AMD Ryzen 9 5950X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ASUS ROG STRIX RTX3090 O24G GAMING
Ripjaws V (DDR4-4000MHz CL18-22-22-42 1.40V 128GB (4x32GB))(F4-4000C18Q-128GVK)
SAMSUNG 970 EVO PLUS 2TB M.2 PCI.E * 2
Seagate 18TB 那嘶狼 256M/7200RPM(ST18000NE000)
全漢 HYDRO PTM+ 1200W 水冷式電源供應器
COSMOS C700M
水冷廠牌 BITSPOWER: 16mm壓克力硬管
水箱馬達 BP-PD5150AC-DRGB
420水排 BP-NLSF420-F4PB
DDR水頭 BP-RAMS44-DRGB
溫度顯示 BPTA-DTMC-V2
CPU水頭 BPPRE-CPUMGM-BS
360水排 BPTAN-NLS360-F2PB
顯卡水頭 BP-VG3090AST
硬碟水頭 BP-HDS350AC-BKCL
水路:
第1路 420冷排+水箱馬達BP-PD5150AC-DRGB (CPU+DDR+主板)
第2路 360冷排+和POWER共用水箱馬達 (硬碟+顯卡+POWER)
初步想法 水箱馬達出來接3通給各路的設備進水端, 各路的水冷頭出水端也各自用3通連接 然後接溫度顯示出來再給各自水路的冷排最後回到各自的水箱, 這樣的跑法對散熱不知大家有何建議?
另外如果第2路的水箱馬達在冷排之後用3通與第1路的水箱馬達共用會有問題嗎? 馬達推力是否足夠?
另外120/140風扇 能依照散熱效能為主要考量給建議嗎?
謝謝
PS:1 2020/12/04 水箱&馬達固定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