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一直以北歐經典素雅風格著稱的Fractal Design,除了經典的各款式靜音、水冷機殼之外,幾年前也有開始踏足一體式水冷領域,而今年推出Celsius的新一代改款”Celsius+”。Celsius+比起前代Celsius新增智慧控溫功能,並分為Dynamic與Prisma兩種版本。前者使用Dynamic X2 GP系列風扇無RGB燈光,後者使用Prisma AL系列風扇帶有ARGB燈效,本次開箱的主角就是後者帶有ARGB燈效”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參數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水泵參數如圖。說明書關於水泵轉速這部分沒有標示的很清楚,官網上有寫到標準模式為800~2800RPM,而當水溫超過60°C時會開啟過熱保護模式把水泵轉速強制提高到3500RPM。不過依照我玩水冷的經驗,除非水泵故障或風扇不轉,不然水溫很難超過60°C。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AUTO/PWM模式的說明。AUTO模式是利用水溫做參考來自動調整轉速;PWM模式則是可以依據自己主機板設定來做調整。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風扇規格如圖。
 

開箱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Celsius+ S24 Prisma外盒底色採用黑圈包覆白面的雙色對比,有著北歐簡約沉著的觀感,上頭印刷著全彩水冷本體。其中ARGB七彩燈效的風扇與水冷頭像是短綴上外盒的絲絲生氣。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黑圈的正上方使用白色標題做對比,強烈且明白的告訴用消費者我就是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左側的黑圈上印有冷排尺寸與相容腳位。主流的Intel 115X、2011、2066與AMD AM3+、AM4皆有支援,而TR4上則需透過CPU附贈的專接片才能安裝。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外盒背面是產品的特色介紹,明確的標示出5大特點。
1.使用6顆ARGB燈株的光圈與品牌背光LOGO的時尚玻璃冷頭上蓋。
2.AUTO模式的風扇、水泵可以依居溫度附載變化自動控制轉速,達到性能與靜音的平衡。
3.可選擇透過冷頭上的旋鈕選轉使用PWM模式,使用戶能自己進行控制風扇水泵參數。
4.冷排上附有的ARGB、風扇集線器,可以簡單地安裝並方便整線。
5.使用高效能且帶有ARGB燈效的AL-12 PWM風扇。
 

本體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Celsius+ S24 Prisma的AIO本體,可以看見冷頭上已經預裝INTEL的扣具。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冷頭框體材質像是有點磨砂質感的塑膠,而玻璃鏡面的冷頭上蓋則被包覆其中。可以觀察到外圈的ARGB光圈、背光的Fractal Design品牌標誌與PWM/AUTO切換旋鈕。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左側為的總控制線輸出的位置,線材利用編織網包覆並於出線端有耐彎防折的橡膠處理。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水冷頭下方還有一個ARGB控制線的孔位。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水冷頭使用AIO常見無鍍鎳、無鏡面的全銅銅底。Celsius+ S24 Prisma本身是有預塗導熱膏減少安裝麻煩,不過我的習慣還是換成自己愛用的MX4。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水管方向可以左右任意旋轉到下死點,可以看到線材從水冷頭進入水管的編織層中。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可以看到冷排鰭片整齊劃一,並沒有凹折與破損。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冷排外框上並沒有做品牌客製化處理,這方面就顯得比單調許多。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出入水孔旁的ARGB、風扇集線器。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線材是從水冷管中間被編織層包覆從水冷頭被帶過來,有可以旋轉一定角度的塑膠環出線孔。
 

風扇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Prisma AL-12 PWM風扇。軸心上有標註風扇電壓、風扇最大轉速、LED電流大小與各項安規認證。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翻到背面可以發現風扇正反兩面均有吸震橡膠墊漸少共振。採用6顆ARGB燈株放置於中軸上進行發光,並配合霧白色的導光光圈與導光扇葉達到更平均的發光效果。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風扇使用4 pin PWM供電設計;ARGB使用常見的5V ARGB接口,公母兩端都有提供方便串接。
 

配件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說明書與保固卡(塗掉序號)。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INTEL這邊的配件比較多,分別是:對應孔位黑色塑膠背板、115X/2066用的長短雙頭螺絲、固定冷頭用的螺帽。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一旁AMD這邊沿用AMD原廠扣押式設計,把中間扣環搭配一顆螺帽鎖上並扣住AMD扣具再鎖緊螺帽即可。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由上到下分別是:
風扇扣(帶3M背膠)*2、金屬風扇墊片*8、短頭冷排螺絲*8、長頭風扇螺絲*8。
另一旁的是冷頭的ARGB線材。
 

成品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風扇安裝上冷排後,白色的風扇外框與扇葉點綴著全黑的AIO本體,而冷頭的鏡面玻璃表現出不同的質感。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風扇與ARGB都能使用集線器有效管理。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上機的燈光效果十分不錯,風扇的白霧面導光效果讓光線柔和均勻與鏡面冷頭上的ARGB光圈配白色品牌背光有著鮮明對比。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旋轉旋鈕時會亮起不同模式的背光進行提醒,過段時間後便會熄滅。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AUTO模式在下方。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PWM模式在上方。
 

性能測試

 
測試平台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CPU:Intel Core I9 10900K
MB:ASRock Z490 Taichi
RAM:Team Xtreem ARGB DDR4 3200 8G*2
GPU:ASRock 5700XT Taichi
SSD:OCZ RD400 256G+WD GOLD 10TB
POWER:CORSAIR RM850x White
CPU Cooler: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DeepCool Castle 240EX White、Noctua D15 Chromax.Black
CASE:Phanteks P500A DRGB
Thermal grease:Arctic Cooling MX4
 
測試方式與條件如下
1.室溫26度冷氣房,會因為燒機排熱有溫度變化。
2. Core I9 10900K使用預設的全核4.9G,解除超頻功耗、溫度上限避免降頻。
3.依據AUTO/PWM設計來進行比較測試,風扇全部鎖定在各自滿轉速,觀察”AUTO模式溫控水泵PWM模式滿轉水泵傳統不控速滿轉水泵雙塔空冷散熱器的溫度差異。
4.處理器溫度使用HWiNFO64作為環控監測,同時監測CPU各核心溫度、CPU功耗、MOS溫度、風扇轉速與頻率監控。
5.使用Cinebench R20當作基本燒機溫度基準,並用Prime95 small FFT做AVX燒機溫度基準。
6.CPU各狀態功耗參考:待機約6~8WR20約193~197WPrime 95 AVX約288~295W,基本上是AIO240與雙塔的極限
7.精簡排版與閱讀量會用圖表呈現各項數值,由於10顆核心會讓圖表複雜化,這邊只取最高最低核心溫度當作參考。
8.未來相關散熱測試也會套用以上基準提供橫向比較,而各家評測會因環境、測試條件不同有所差異,這邊只提供參考不負任何責任。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待機狀態下,Celsius+ S24使用PWM模式的2700RPM水泵與AUTO模式的800RPM水泵差異僅在於最高核心溫度。D15的表現比Celsius+ S24差1°C,而Castle 240EX則是進陪末座的31 /34°C。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R20狀態下差異就出現了,最低溫的是Celsius+ S24 (PWM)以69 /76°C拿下榜首,而Castle 240EX的72 /79°C與D15的73/79°C緊隨其後,Celsius+ S24 (AUTO)的77 /83°C吞敗。
AUTO模式是偵測水溫變化,由於水的比熱比較大溫度上升緩慢無法做出迅速的水泵轉速提升。當R20開始燒機時水泵只有800RPM讓溫度衝到87 /95°C的高溫,直到R20跑完時水泵只上升到1200RPM而溫度趨於穩定的77 /83°C。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Prime95 AVX燒機狀態下,基本已經到達240mm AIO與雙塔塔散的解熱極限,不論是Celsius+ S24(PWM)、Castle 240EX、D15都約是89 /101°C。
AUTO模式這邊溫度就比較可怕,當AVX燒機時800RPM的水泵無法有效帶走熱量讓溫度直接暴衝到104 /114°C的極限溫度。不過隨著水泵轉速上到2000RPM之後溫度降到91 /101°C,基本與2700RPM 的PWM模式相差無幾,看得出來水泵控溫的確有其作用,只不過水泵轉速調控的不積極導致開始測試的前段溫度異常可怕。
 

熱成像觀察

 
利用FLIR熱成像進行Prime95燒機時的溫度監控,測溫項目為水冷排進出水與與主機板附近MOS散熱片、CPU供電做溫度。
 
水冷排出入水溫度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測溫點。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冷排溫度示意圖。
 
主機板溫度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測溫點。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主機板周遭溫度。可以觀察到Celsius+ S24(PWM)、Castle 240EX這兩款都是屬於240mm AIO,溫度表現伯仲之間。而D15雙塔型散熱器對於MOS處供電吹拂受到一定限制使得溫度略高。
 

總結

 
來自北歐寒流的高性能冷卻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24 Prisma在AUTO模式上的動態變化受限於水溫機制導致水泵無法及時反應,但是切到PWM模式時模擬正常使用的R20燒機中提供的高性能壓制確實令人驚豔,如果對於溫度壓制力有更高的需求可以選擇280mm的S28或360mm的S36。不論包裝與產品外觀上都有保持Fractal Design一貫北歐氣質的高雅,詳細內容的說明書、集線器的利用減少線材的混亂、素雅確不失燈光變化的ARGB風扇,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2020-08-05 0:03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