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次小編也特別向曜越借來了一款Water 2.0 Extreme來進行測試,看看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實際表現究竟是如何。其實這款Water 2.0 Extreme算是曜越推出的第三款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與先前的Performer和Pro兩款產品雖然同樣都是由Asetek所代工,但不同的是Extreme上所搭配的散熱排則是加大至240mm的規格。正好小編手邊也有一個先前AMD所推出的FX專用水冷散熱器,其規格基本上也與PRO相差不多,所以也可以來比較看看在水冷散熱排加大之後,是否真的能夠提升散熱表現,那麼在實際測試之前,還是先來看一下Water 2.0 Extreme的開箱吧!

從外盒的正面圖案就可以看得到Water 2.0 Extreme搭載了雙散熱風扇以及240mm規格的散熱排。

在外盒的背面則是產品的特色介紹與重點照片。

側邊可以看到這款Water 2.0 Extreme的幫浦、風扇以及散熱排等配件的詳細規格表。

在外盒側面底下,則有一張將Intel Core i7-975處理器超頻至4GHz並全負載的狀態時,分別使用Water 2.0 Extreme與盒裝散熱器的溫度比較圖。

卸去外盒之後,便可以看到用瓦楞紙箱裝著的散熱器與配件。

其中除了水冷散熱裝置主體之外,內容物還有兩個12公分的散熱風扇、安裝套件、多國語言說明書、軟體光碟以及快速安裝指南。

搭配的兩個散熱風扇型號為PLA12025S12HH-LV,其轉速規格可依照溫度改變從1200到2000RPM之間進行調整。

兩個散熱風扇都是採用具有PWM功能的4Pin電源設計。

Water 2.0 Extrem所搭載的水冷頭。其中所內建的馬達幫浦的每分鐘轉速規格是為2800±150RPM。

水冷頭的下方則是採用銅質的吸熱底層,並且已經預先塗上一層散熱膏。而水冷頭與散熱底層都是採用十字的螺絲固定,看起來很好拆解,但小編這邊還是跟大家說一下,當開啟下蓋之後,裡面的水冷液也會隨之流出,所以除非必要,不然還是別自己輕易拆解比較好。

水冷頭與水冷管連接的位置可左右轉,讓使用者安裝時較容易擺放。

散熱排的水管連結則是固定式的設計。

水冷頭上共有三條線材,一條馬達幫浦的電源供應、一條是散熱風扇的電源轉接線,最後則是一條USB介面的控制線,透過這條線材,使用者便可以在系統內來控制風扇與馬達幫浦的轉速,亦能隨時監控水冷液的溫度狀況。



內附的扣具可支援Intel LGA2011、1366、1156、1155以及775的平台,而AMD部分則可支援FM1、AM3+、AM3、AM2+以及AM2等平台。

由於小編這次所使用的測試平台是為Intel LGA 1155,所以接下來就先以LGA1155的扣具來示範安裝步驟,至於其他平台的安裝方式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只不過是在扣具使用上或安裝位置有所不同而已。針對Intel的扣具設計上,所提供的背板則是共用於LGA1366、1156、1155以及775的平台,至於LGA2011則是直接以螺絲鎖上主機板上的孔位即可。

固定在水冷頭的安裝架四個角落需要先安裝固定螺絲的扣具。

固定扣具的螺絲安裝孔朝內時,則適用於LGA 1366、LGA1155、1156以及LGA775平台。至於朝外的時候,則適用於LGA2011的平台。

安裝到水冷頭的時候,記得要安裝配件裡提供的固定環來固定扣具。

固定好水冷頭的扣具後,再來將剛剛裝好的背板裝上主機板。因為背板是多合一的設計,所以裝上主機板的時候,角度從背後看起來會有些偏移。

接著再使用配件內的固定螺絲依序固定扣具的四個角落即可。

將水冷頭固定住之後,記得將資訊監控線安裝到主機板上的USB埠上才會啟用。

軟體安裝設定操作
當安裝好水冷裝置時,在系統內的裝置管理中,則會看到一個690LC的未安裝訊息。

這時候就使用者配件內的驅動光碟來安裝Fan Control軟體,安裝的時候,則會有個Asetek通用序列匯流排控制器的安裝詢問,這時選擇安裝即可。

第一次安裝完需要重開機。

重新進入系統之後,就可以開啟Fan Control軟體,這款軟體主要有四個操作頁面,一開啟之後最先看到的主畫面上則可直接看到馬達幫浦與風扇轉速值、水冷液溫度以及當前的噪音程度。而主畫面的右上角還有一個模式切換的設計,可依照需求進行Extreme(極限)、Silent(靜音)以及Custom(自動)等三種模式切換。

在Graphs的頁面中,則是以圖表的方式來呈現水冷液溫度以及風扇轉速的狀況。

Fan Control的頁面裡,則可設定啟動風扇加速或是全速運轉的溫度指標。

最後的設定頁面裡,則可切換攝氏或華氏溫度的顯示單位,也可更換軟體介面的顏色。

外觀比較
在實際比較測試之前,先來看一下這兩款水冷散熱器的外觀比較吧!兩款水冷頭的外觀相差不多,主要是廠商標誌有所不同。

水冷頭底下也都是採用銅質的吸熱底層。

兩款散熱器都是採用雙風扇的設計,不過AMD上採用的是九葉扇,轉速規格也稍高一些。另外,兩款散熱除了風扇之外,最主要的差別則是在於水冷散熱排大小。曜越的Water 2.0 Extreme是搭載240mm規格的散熱排,而AMD的水冷散熱器則是搭載120mm的散熱排。

不過厚度上,AMD的散熱排有稍微厚一些。

實際測試
這次小編所使用者的測試平台是Intel Core i7-3770K搭配華碩的Maximu V GENE Z77主機板來進行測試,而實際測試的環境則是在室溫約26度C的冷氣房裸機測試。測試主要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在預設時脈的狀態下待機以及燒機的溫度測試。第二個階段,則是將處理器加壓至1.368V,並將時脈調整至4.8GHz,來測試待機與燒機溫度。燒機時,則會同時開啟AIDA64的系統穩定度測試以及LinX來測試穩定度以及溫度表現。接著就直接還看看實際的散熱效果吧!
處理器在預設時脈狀態下的待機溫度表現
曜越Water 2.0 Extreme水冷散熱器風扇轉速大約維持在120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27.7度,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在24~32度C的範圍。

AMD FX專用水冷散熱器風扇轉速大約維持在600~70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32.2度,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在31~39度C之間。

處理器在預設時脈狀態下的燒機27分鐘溫度表現
曜越Water 2.0 Extreme水冷散熱器風扇轉速一樣也是維持在120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30.7度C,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維持在45~53度C之間。

AMD FX專用水冷散熱器風扇轉速一樣是維持在600~70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39度C,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維持在53~62度C之間。

處理器超頻至4.8GHz並加壓至1.368V時的待機溫度表現
曜越Water 2.0 Extreme水冷散熱器調整至Extreme模式時,風扇轉速大約維持在200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28.8度C,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維持在31~38度C的之間。

AMD FX專用水冷散熱器調整至Extreme模式時,風扇轉速大約維持在222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29.3度C,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維持在29~38度C之間。

處理器超頻至4.8GHz並加壓至1.368V時的燒機27分鐘溫度表現
曜越Water 2.0 Extreme水冷散熱器調整至Extreme模式時,風扇轉速大約維持在200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32.3度C,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維持在65~79度C的之間。

AMD FX專用水冷散熱器調整至Extreme模式時,風扇轉速大約維持在2220RPM,水冷液溫度大約為32.3度,而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大約在69~83度C之間。

測試心得
看到實際測試數據後可以發現,雖然在預設時脈的情況下,曜越Water 2.0 Extreme與AMD的水冷散熱器的散熱表現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在處理器加壓超頻之後,即便是曜越Water 2.0 Extreme搭載的散熱風扇轉速較低,但溫度表現還是比AMD的水冷散熱器要好一些,所以散熱排的尺寸大小不同,在處理器超頻狀態使用時,則會有較明顯的散熱效能差異。
然而散熱排的加大的確使得散熱效能變得更好,但也因為尺寸的增加,使用者在安裝時,除非是裸機使用,不然的話,亦需要有較大的機殼空間才能夠固定安裝,所以若是有考慮這類散熱器的網友們,在選購之前最好還是先看看自己家中的機殼上方、後方或是側板的位置是否有至少足夠安裝兩個12公分風扇的空間,才不至於帶回家後才發現無用武之地。最後還是感謝大家的賞文,若是有任何問題的話也歡迎在此提出討論,小編一定會盡力為大家解答地,那下次報導再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