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水冷規劃 請專家給點意見!!感謝!!

請先看圖吧!
水冷規劃 請專家給點意見!!感謝!!
水冷規劃 請專家給點意見!!感謝!!

1.首先 本次預計採購 CPU(I7 960 1.42V)、GPU(ASUS 580) 水冷頭,
但第一次規劃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幫浦匹配水庫、散熱器、水冷頭等其他週邊配備!
2.此次採購望能把往後能升級的空間(MOS、NB等)一併列入考慮。
3.還請各位多給點意見不令指教!
2012-06-26 20: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專家 意見
我不是專家.........不過我能提供你線索~~~~~~google~~~~~~水冷的秘密
aqua的水冷頭好用嗎?我有看到有2顆材質是“銀“耶!但是有貴到
jerrymix wrote:
aqua的水冷頭...(恕刪)


aqua還OK(但其背板部分不好安裝);小弟的全銅HF可壓制I7 980 4.4G vcore1.45V qpi1.43V + GTX580 一張通用冷頭 + iceblack240 EK360 各一個=全載 CPU 54℃ / 全載 GPU 65℃

室溫約24.6℃ pump:京威DP600p

我之前用ASUS公版GTX580加上EVGA的水冷頭與背板

CPU為I7-2600K 超4.3G

水冷是套裝 LERKOOLER KU3241

夏天跑燒甜甜圈顯卡溫度最高為45度

CPU燒機最高跑到65度 參考參考

jerrymix wrote:
請先看圖吧!1.首先...(恕刪)

我也不是專家
不過我是建議使用兩套獨立水道
一套冷CPU, MOSFET, RAM
一套冷GPU, NB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我是散熱排(1)加Pump..>Cpu2700k..>散熱排(2)..>主版MaximusZ一體式水冷加Pump..>主機外的三個高轉速可調轉速240散熱排(3)加Pump(4)(5)加Pump(ati6990很熱情)..>GpuAti6990..>散熱排(6).......>散熱排(1)..>cpu...........
Cpu待機略高室溫1度多,燒機略高室溫6度(印像中)
Gpu待機略高室溫1度多,燒機略高室溫12度
待機水溫略高室溫1度多,燒機略高室溫2度
共六個散熱排
以上是一般不專業測溫設備

這是去年拍的,今年已經有再改造,因為總覺得散熱還有加強空間,因為這是自己人生第一台組裝給自己的電腦,所以整線很差,而且ENERMAX 1200 的線材太粗了
感謝各位熱心公益@@

京威的PUMP也有人跟我推薦過但是他是推DP-1200

艾澤拉斯浪人 我也認為要獨立水道 效果會較好!

wjywjy 請問散熱排能列出來參考嗎?

還請問Koolance那些東西效果如何呢?
Koolance效果應該不錯,不過有些東西實不實用又是一回事,像是我用CPC快速接頭(很像塑膠質感較差),但是我如果用Koolance的金屬快速接頭(質感較好),我必須克服重量的問題(太空管會被拉彎下垂),所以我選擇CPC快速接頭(這樣方便我隨時想改裝就不需放水).........
我這台電腦從第一個零組件入手是三年前了,第一個是機殼,機殼大的才會有空間可以規劃,後來P67出狀況,我的計劃因而暫緩,直到Z68問世而且有全覆蓋水冷頭,而且HD6990的全覆蓋水冷頭也有了我才又開始計劃,基本有全覆蓋水冷頭的款式不多,尤其是主機板
冷排的散熱能力(含風扇因素)直接決定了整套水冷系統的效能,銅冷排鰭片銲接似乎是用錫來做的,錫的導熱性能其實遠遜於銅,所以我採用全鋁排.



機殼裡面三個120鋁排,外面三個240鋁排.前面兩個14x14紅色風扇處鎖上了240鋁排,鋁排又鎖了兩個12x12可調速2500轉風扇,這樣240鋁排的散熱會提高很多,兩個風扇如果重疊在鋁排前方,跟放在鋁排前後,兩者的風流量後者快很多(水冷的流量也是相同道理,曾看過有人把水馬達串在一起,其實這樣效果不好,我採用的是鋁排的前後單一馬達,馬達送水經過鋁排水道水阻流量會變低,但如果再加上馬達抽水流量又會變快)........水冷的秘密.........你Google了嗎,我以前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順便付上我燒機20分以後的溫度27.7是目前水溫26是室溫,Gpu溫度最低36最高41平均38,41的時候室溫顯示27還跳了一下2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Ruh1j0ts78&feature=youtu.be
我剛剛才看完@@
大致概念是懂!但是各國的數據參差不齊 一些數據單位還在研究中..
目前我決定用雙水路雙馬達雙散熱排(混搭Y插單水庫.....整線問題ˇˇ 水冷的秘密裡面剛好也有提到)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