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比較忙,沒時間多拍幾張圖,先這幾張給大家參考一下。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原本使用的GTX580,也是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今天改裝的主角之一,MSI GTX680公版。
因為一體式全覆蓋水冷只有公版的買的到,所以只能買公版卡。
但是溫度降更低,可超頻幅度比廠商號稱的OC版還要強,可以搜尋我以前的GTX580測試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拆開塑膠導風罩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拆掉均熱板散熱片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終於見到本體了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這是熱導管散熱片
(更正,只有GTX580公版才是均熱板)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這是近拍特寫,可以看到品質不怎麼樣= ="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噹噹!主角外盒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這就是本次要裝的主角了,XSPC GTX680一體式全覆蓋水冷頭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純銅底板+不銹鋼上蓋+POM連接塊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顯示卡貼上導熱矽膠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顯示卡核心近拍,因為核心是裸晶的,所以GPU測溫貼片改貼在水冷頭上靠近GPU來測量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上機,試水完成

GTX 680公版 改一體式全覆蓋水冷
插上顯示卡支撐桿!!
無敵竹筷XD....
那個粉紅色管夾是用來保持水管不會扁掉變形,大概過個一星期後,就可以拆掉了。
到時候水管就會大致上定型,不會扁掉。


我忘了拍水冷頭裝在顯卡上,也忘了拍測試圖,改天有空再補上來XD

第12樓為第一次測試!
2012-06-21 18:13 發佈
大大你那麼快就換680拉,不過這次怎沒像580訂製強化背板?

對了,那張580需要在差竹塊支撐嗎?

整張的重量好重,尤其是那強化背板

現在580頭好壯壯中
殘月止水 wrote:
大大你那麼快就換680拉,不過這次怎沒像580訂製強化背板?

對了,那張580需要在差竹塊支撐嗎?
整張的重量好重,尤其是那強化背板

現在580頭好壯壯中


強烈建議你,加裝"顯示卡支撐桿(無敵竹筷子...)"。
雖然有加裝不銹鋼強化背板了,但是你有拿過那張改水冷的580,那個重量可以證明他是真材實料的!!

強化背板:
1.防止珍貴的580彎曲損壞(原廠會當你是人為而不保喔)。
2.可以幫助顯示卡散熱!因為是使用銅製螺絲與螺帽,導熱效果一級棒,所以背板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幫助顯示卡散熱。
3.所有強化背板無法保護到的地方就是"顯示卡的金手指"部分。因為它直接插在PCI-E插槽上,顯示卡的重量長期壓下來只怕不安全,所以竹筷子是必備的。


有,我正在繪圖製作680公版的強化背板,只是沒那麼快。初稿完成後要先試做,試做測試哪邊不合.不完美修改後,第2次試做,確定都OK後才是完成品。

所以正常來說都要經過2~3次製作,單件試作品通常工廠排單都比較久,試做1次約1-2星期,除非我去催件XD。

本來我以前認為要烤漆會比較好,所以以前有做烤漆的,結果後來做不銹鋼互相測試以後,做不銹鋼的會比較好,雖然比較貴!
因為烤漆會阻礙導熱.散熱! 用不銹鋼的溫度硬是比烤漆板的低了3度以上.....,差很大!!
這也是測試心得XD
qazcarr wrote:
強烈建議你,加裝"顯...(恕刪)

我是用這個~~~~~很耐重,最近小改裝把下面的水箱換掉(水位被後面的馬達經常抽掉)換成單一顆DP的馬達,水箱中的膠帶是我懷疑水位好像會減少,貼上去做記號的,這是去年拍的
請問一下您的機殼是哪一個呢?

小弟我也是用LERKOOLER那款冷排

但是我的海盜650D卻沒辦法把冷排鎖在上面...

出水口裝上去會卡到前面

超悲劇的.....
這機殼是約三年前買的,那時想要自己組電腦,因為想放很多硬碟做Raid,以及一些散熱排溫控裝置,當時就想找大機殼,原本考慮聯力,後來還是決定用Thermaltake XaserVI 因為他符合我的需求,這是我去年組好拍的

wjywjy wrote:
這機殼是約三年前買的...(恕刪)


雖然我是問樓主...不過還是謝謝您熱心的回答
o955876892 wrote:
請問一下您的機殼是哪一個呢?

小弟我也是用LERKOOLER那款冷排
但是我的海盜650D卻沒辦法把冷排鎖在上面...
出水口裝上去會卡到前面
超悲劇的.....


這個機殼是酷媽的 CM690II-透側板,當初購買價格3200的樣子,現在好像2600就買的到了。
請仔細看照片!

機殼上方的塑膠蓋內,空間可以裝2個14CM風扇,我本來要把散熱排裝在裡面,但是因為水管不方便折彎180度,所以我改裝在下面。
空間整個剛剛好!上方塑膠殼內裝2個12CM抽走熱氣。

還有喔!
機殼後方那個12CM風扇,我也又買了一個120水冷排要裝在那,只是一直懶得裝上去XD....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2&t=2434691&r=10&last=33019198
我以前水冷排是裝在機殼外面的,想搬去外面用空壓機清潔都很不方便,所以才改成裝在機殼內。


以下這些僅供參考,雖然目前已經有人照我這樣配置裝水冷了@@,但,我懶得動手XD



這是我買的五通


我的光碟位水箱


水冷排




雖然我東西都買了,但是我還沒裝上去XD...提不起勁去裝@@

外觀


打開側板


120冷排預計要裝的位置,空間都剛剛好裝得下,機殼後方的外置冷排也可以裝,只是我好懶得動手...



我個人的散熱設備通通都是買銅底鋁鰭類的,意思就是中間是銅外面是鋁。
可以在較低的風流下散熱效果佳。優點是非常安靜!

銅雖然導熱很快,但是他會"聚熱",如果風流不夠大反而會造成熱量堆積散不去!
所以必須選用暴力風扇,但是會很大聲....

我晚上睡覺時。電腦放在床旁邊桌上,距離床約50公分。
我坐在電腦桌旁打電腦時,說真的,我最小的小孩(10個月大)打呼聲還比電腦大聲.....

這才是我改水冷最重要的目的,最好是安靜無聲!
我是其中一個照大大水路圖跑的

不過目前只跑CPU+GPU

半個月前水管突然彈開

水箱水少一半

SC600的測溫大約多個2~3度

現在正在跑X264 2PASS中

CPU:70度(MAX:74)

GPU:50度(MAX:54)

水溫:38.7(MAX39.2)

感覺有點怕怕的...

CM690機殼以價格來說真的很實用

目前用2個冷排(後2D+上3D)打遊戲壓制力很夠

只是現在....

可能要在改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