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拿了2個雪豹的COOLER要我測試,
這是另一顆雪豹Falcon IV~
照例先來觀察 一 下包裝的照片

第三代的市場包裝看起來比第二代好多了~
白盒上方簡單的標示了這顆COOLER的名稱及雪豹的LOGO~
還做了一個手把~方便拿取

這一面的設計就有意思了~
中間摟空了一塊~可以讓人一眼就看到這顆COOLER的外觀特色~
而且~
摟空的形狀還是依照雪豹LOGO的外觀做出一個豹的形狀~

在側面產品條碼下方標示了Made in Taiwan~
對於愛用國貨的人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1分

另一個面的包裝~
上面印製了簡易的外觀圖示及規格~
Falcon IV與Falcon II就規格而言差異並不是很多~
主要的有~
1.Falcon II是two ball / Falcon IV是one ball
2. Falcon IV在風扇上增加了綠光的LED,增加了視覺的效果
3. Falcon IV在風扇的轉速上有做提昇最高轉速至2500轉
4. Falcon IV在散熱片上也做了一個變化,在導熱管的折彎角度上變成了一個45°角;在高度與增加散熱面積的設定下,在原先的銅底+鋁散熱器上用一個階梯式的葉片來做一個變化,達到設定的需求~

規格近照~
一樣是附高效能的7762導熱膏~

這顆COOLER並不會很大~
但為了突顯這個45°角的設計,用塑膠盒將這顆COOLER以設計的角度呈現~

配件盒~
與外盒同樣的白色設計~簡單的標識雪豹的LOGO

Falcon IV比Falcon II增加了AM2跟K8的扣具~
加上LGA 1336、LGA 775變成了4合1的功能~
不過相較於LGA 1336 and LGA 775,我比較想要LGA 1336 and LGA 1156~

塑膠盒的設計~
讓這顆COOLER呈現45°角的站立姿態~

承接著Falcon II的理念~
Falcon IV相同的以銅底作為熱源接觸傳導~
相同的可以將熱源傳至以一體成型的鋁散熱器散熱~
也可以將熱源以導熱管傳至上方的鋁葉片散熱~
算起來也是散熱2合1~
在外觀及差異的比較後~
以相同的配件來做解熱測試~
主機板:MSI微星 X58A-GD65
CPU:i7-940
顯卡:NVIDIA GeForce 8xxx
燒機軟體:Everest

裝上主機板的樣示~

開機時的樣示~
COOLER發出悠悠的綠光~
這個 綠光 + 藍光 的搭配在晚上獨自一人時應該會呈現更佳的氣氛~

在測試穩定後的溫度及CPU曲線~

測試後的數據~
相較於Falcon II~
效能明顯的增加不少~
CPU Falcon II 62℃ / Falcon II 45℃
CPU Core#1 Falcon II 80℃ / Falcon II 62℃
CPU Core#1 Falcon II 80℃ / Falcon II 63℃
CPU Core#1 Falcon II 80℃ / Falcon II 61℃
CPU Core#1 Falcon II 78℃ / Falcon II 61℃
最高的溫度居然差異到了17℃
為了再次驗證~
選擇再使用Intel Burn Test V2.5燒機軟體

在連續測試2次5個循環~
最高溫度落在第二次測試時的第4循環 67℃

結論:
在Falcon II、Falcon IV測試後,
相較於性能及外觀包裝上Falcon IV均勝過Falcon II很多~
上網查了一下雪豹~
這個品牌在台灣是忽是比較少人知道~
但就效能而言並不會比其他知名的大廠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