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大多都是發詢問的文章居多
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請多包涵
(不要鞭太大力阿...現在在頭痛 鞭太大力下去會死人

之前有前輩看到在下的筆電溫度常駐高達85度 滿載94度

建議在下可以清理風扇和更換散熱膏
在下之前是清理過風扇了
不過想想散熱膏好似也該換了
(看了看旁邊準備上750的利民Ultra-90I盒子...就把附贈的散熱膏拿出來玩玩看嚕

聲明~! 在下拍的很差

本來用自動對焦就好了 偏偏在下手殘跑去玩手動對焦

傷眼請多包涵嚕~
電腦是ThinkPad R52 1860 I9V
使用的相機是F家 S602z
(用這麼久 在下仍然只會說F家 拼不出全名

先放一下在下的自製組裝風扇
其實是因為筆電的散熱墊根本降不了溫度
(用EVEREST看一丁點兒都沒降

就是這塊墊!

(風扇已經被拆掉嚕

把剩下的4風扇塞到品客空罐裡面


剩下的線路連接起來就弄好嚕~


先來看原先沒換過散熱膏的溫度
常駐約79~86

滿載94!

開下去除了慢 還是慢 旁邊的熱氣害的桌前越來越悶

拿附贈的 利民 Thermal Paste散熱膏


測出來的常駐是65~72 (還不錯嚕~降了10度以上


搭上自製風扇 常駐降到62度

滿載仍然還是上到84度 (不過最高就只到84了 上不去更高

(以上都忘記拍過程了

接下來是測試有名的 OCZ Freeze Extreme散熱膏
(這就有全程拍啦~ 只是...有點傷眼

先來幾張在下的R52照片~

IBM的標誌~

近看可以看得出來連漆都剝落了


製造日期~2005 9月


這是在下使用的工具

本次用到最小的十字螺絲 和 中等十字螺絲 PH00 和 PH1 (不知道是這家才有還是統一代號?


要注意~電池的鎖要打開才能拆下喔~硬上是不好的


拆下電池後可以發現內部還有3顆小螺絲要拆

拆下來的螺絲 比較不熟的可以照位置擺好 習慣了之後就不用嚕~

電腦蓋打開嚕~ 傳說中的小紅點~!

(雖然在下都外接滑鼠......


翻起鍵盤後要注意鍵盤的連接線
圖中的那條觸碰版的線真的很難裝 得拿東西攪來攪去才壓好
(線的長度很"剛好" 只要翻開鍵盤手伸進去 線就會太短變的插不上去插槽


鍵盤的背面~

鍵盤按鍵插孔

M.I.T! 可惜T是泰國


打開後 看到那一大塊就是散熱器嚕
(風扇+導熱片)

在拔之前小心散熱器附近有風扇電源線 要記得拔掉喔~

將CPU四周三個螺絲轉下~
(每家的都不一樣嚕~螺絲規格 散熱器樣子~
拔開散熱器後會看到散熱膏黏在散熱器和CPU上


小心的把散熱膏擦掉擦乾淨嚕~


擦乾淨後就來準備上OCZ Freeze Extreme嚕
其實在下太興奮了...把殼拆壞丟掉...才發現沒有拍

大家就...想像一下吧


背面
(即使符合RoHS 也盡量不要用手碰嚕~ 畢竟是化學物質~


把外皮刮掉看的到量大概約半條~
(應該夠在下用這次...還有家裡3200+ 在下的哥哥筆電 以及6/26要組的750吧



雖然比利民的短很多 不過量不輸給利民的~
(一個高瘦子 一個矮胖子


恩...泡麵好了 中場休息一下


吃了三口 繼續嚕~
接下來要上散熱膏了~
確定好沒有多餘的毛屑後~
輕輕的擠壓上去~
(OCZ Freeze Extreme 比起Thermal Paste來的黏許多~
散熱膏不用怕弄太多 也不要刻意弄一堆
剛剛好就好~
太薄會影響散熱 太厚除非弄太多擠到外面去可能會出問題之外
只會浪費而已嚕~
現在什麼都要省~ 還是剛好就好唄~


在下是用散熱膏擠上去 直接用散熱膏的頭來稍微拉平均
拉好後拿中型螺絲PH1 背後平坦面稍微抹平均一下
(小心不要刮到CPU 不要用手 其他什麼都隨便嚕~

大概抹平後 在把散熱器蓋上去~稍微左右晃一下下就好
(讓散熱膏分散點
放上去後就不要再拔起來嚕~
(會破壞散熱器和CPU之間黏合的密度~
記得! 螺絲轉好後要把風扇電源接回去喔!

剩下就逐步裝回去嚕~
其實可以先從最前端開始鎖
因為那邊沒鎖緊很容易又打開~先鎖好後面都好弄嚕~



背後的螺絲有些會比較難鎖~轉了一陣子感覺沒有鎖緊 一直在轉
這種情況可以稍微加壓一下 鎖到開始變緊再用正常力道鎖
(當然~只是稍微的垂直加壓轉幾下~ 不要太暴力戳穿殼嚕


還有~ 電池鎖記得要鎖回去喔~!!

以上只是在下小小心得~
希望貢獻給不太清楚怎麼更換散熱膏的朋友們一個參考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