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大家一起分享水冷機吧! 持續更新中

大家好,之前有PO過 陽春的水冷系統!

現在換新電腦了 重點是新電腦ITX主機板

連機殼都用22X17X32公分的機殼
體積相當的小 系統碟使用MSATA的SSD 沒光碟機 整個很輕巧
相對的就電腦就準備被邊緣化~

我發現電腦好笨好重~~根本不符合 現代!!!
我就把水冷拆掉 很乾脆的丟了...
因為很便宜 水箱裡面也加了一堆有的沒的 鹽巴都有加進去過 哈哈...很白癡

最後還是搞回空冷~~


我想說 水冷固然爽...但是要換電腦的時候 頭很大!!

我愛上ITX主機板 又輕又巧 還不賴
大家好,之前有PO過 陽春的水冷系統!

現在換新電腦了 重點是新電腦ITX主機板

連機殼都用22X17X32公分的機殼
體積相當的小 系統碟使用MSATA的SSD 沒光碟機 整個很輕巧
相對的就電腦就準備被邊緣化~

我發現電腦好笨好重~~根本不符合 現代!!!
我就把水冷拆掉 很乾脆的丟了...
因為很便宜 水箱裡面也加了一堆有的沒的 鹽巴都有加進去過 哈哈...很白癡

最後還是搞回空冷~~


我想說 水冷固然爽...但是要換電腦的時候 頭很大!!

我愛上ITX主機板 又輕又巧 還不賴
換電腦怎會頭大。。。
買個頂級機殼,換電腦只需要
放水,拔快接,換板跟cpu

很麻煩阿~拆水冷~~如果你水管穿過機殼 要拆下來是不是要先拔管 拔管就會有放水問題

還要拆主機板 拆顯示卡 音效卡 等等....

電腦3年就被邊緣化了 還是空冷算了= =!!有玩過水冷就好!

組了一台ITX 我已經愛上ITX的體積了!!!太讚~~~

I5 K板 CPU
ASROCK Z87E-ITX 主機板
DDR3 2400 4G雙通道 金士頓
SFX模組化450W POWER
ITX小機殼
MSATA SSD 128G 金士頓
顯卡未購入
體積重量大大減少 就連小機殼裡的空間也很多

房間精簡化 看了心曠神怡~~~

雖然PCIE只有一個插槽 但應付打電動就夠了 用不到雙顯卡

ITX內鍵WIFI 藍芽 (背板不會插一些有的沒的了)
音效部分也支援600歐姆抗組 (之前買的音效卡也可以賣了)

現在走精簡化~~我跟水冷機說掰掰了

bluedemesne wrote:
大家好,之前有PO過...(恕刪)


這位大大

我都搞不懂您在這版說這些話的意義何在?

bluedemesne wrote:
大家好,之前有PO過...(恕刪)


這位大大您可知道Mini-ITX小機殼內還是可以上水冷的喔....
我知道小機殼 一樣可以上水冷
只是 影片的機殼比我買的還要大!!
我的是1大1SDD槽光碟薄型
雖然一樣可以玩水冷

還是因為方便性考量 不玩水冷了!!
當放掉水冷 少了酷炫 但是多了簡便~

小弟又有問題了拉

目前通用GPU到手但還沒動工,因為想到一些問題

目前的水路是,馬達>南僑>CPU>240冷排,但最近發現這樣南僑的水溫帶過去CPU 使得CPU溫度變高了

目前想把南橋用回原廠的散熱鰭片,感覺南僑溫度好像不是很高

但是鑑於以上經驗 所以通用GPU上去後我打算

馬達>CPU>小冷排>GPU>240排

不知小冷排的效益如何,還是其實乾脆走雙水路比較好呢??

如果要用單水路的話,有沒有比較建議的小冷排呢!??
加個12CM 冷排(機殼後面那個)
南僑本身不熱 不需要~
馬達>GPU>240>CPU>12>水箱 這是我的建議~

基本上其實怎樣換都差不多啦~ 因為都是靠冷排散熱,,,,

要嘛換 厚排 要嘛再加冷排

像我用RX360+RX480 不管怎樣跑 GPU(5870)+CPU(L5639 OC 3.6G)+X58 北橋 雙燒一天 從剛開始的10分鐘到結束 溫度始終維持在58度 因為是單水路 水溫會相同,,,
雙水路 我也有考慮過 不過 要兩顆馬達 水管部分長度也多不少 效果也不一定比單水路好~
  • 1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