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各位家裡電腦 CPU 風扇都怎樣的? 幫解迷思...

enm wrote:
我買過的電腦零組件...(恕刪)


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 都用進風而已,

這樣一來 廢棄熱 不就要電供排出,部分排不出就在內部循環?

電供 選擇新巨,原價屋上我沒看到牌子呢,有海韻 沒看到新巨

電供 是要選擇全模組化 半模組化 還是傳統型呢?


像下面這種機殼 網頁上怎樣看可以知道 前面面板 是否也可以加裝風扇呢,

還是大大有推薦的,[因為硬碟多  所以想放1~2顆進風式風扇。




johnny00207 wrote:
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 都用進風而已,
這樣一來 廢棄熱 不就要電供排出,部分排不出就在內部循環?
電供 選擇新巨,原價屋上我沒看到牌子呢,有海韻 沒看到新巨
電供 是要選擇全模組化 半模組化 還是傳統型呢?
像下面這種機殼 網頁上怎樣看可以知道 前面面板 是否也可以加裝風扇呢,
還是大大有推薦的,[因為硬碟多  所以想放1~2顆進風式風扇。


我不太想回這句話
尤其是在我們落落長打了很多東西之後
還要打上這麼一句話

但您知道為什麼隔了兩天都沒人再參與討論了麼?



有一種東西叫做 GOOGLE



用 IE / FireFOX 等瀏覽器

圈選您要的關鍵字, 右鍵

如下圖





若您不會選關鍵字, 沒關係
我現在幫您用顏色字選起來

johnny00207 wrote:
電供 選擇新巨,原價屋上我沒看到牌子呢,有海韻 沒看到新巨


johnny00207 wrote:
電供 是要選擇全模組化 半模組化 還是傳統型呢?


johnny00207 wrote:
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 都用進風而已,
這樣一來 廢棄熱 不就要電供排出,部分排不出就在內部循環?

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在我該篇文便出現
enm wrote:
銀欣 PS-05
銀欣 PS-06


答案幾乎都在 GOOGLE 裡, 您知道麼?

看到您的回文寫上

johnny00207 wrote:
這樣一來 廢棄熱 不就要電供排出,部分排不出就在內部循環?


不光是我昏倒而已了吧?

您絕對沒有先 google
enm wrote:
銀欣 PS-05
銀欣 PS-06


所以不光是我, 後續都沒人要回文了


但是關於模組化, 我還是雞婆提醒一下好了.
除非有很特殊的 "整線需求"
因為機殼空間很特殊, 沒空間擠線材
不然模組化壓根兒就沒必要
不管哪一家電源供應廠商都不以模組化做噱頭, 可以想見這模組化根本不是重點



johnny00207 wrote:
像下面這種機殼 網頁上怎樣看可以知道 前面面板 是否也可以加裝風扇呢,
還是大大有推薦的,[因為硬碟多  所以想放1~2顆進風式風扇。


所以您要親自花時間逛機殼拍賣站

看到關鍵字, 便 google , 有說明書找說明書
沒有說明書就看機殼實拍相片去推測

坐等答案, 答案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機殼的種類搞不好已經破一萬種
什麼樣的人在不支薪的情況下花時間整理一萬種以上的機殼拍照, 分寫說明書
詳寫規格, 價位, 列出來在網站上呢?

硬碟都沒有人能做到全型號總測了呢.

像這種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 您唯一能做的, 也必須做的

就是自行 GOOGLE

除了 GOOGLE 以外沒人能幫得了您





我不喜歡扮黑臉, 但我認為這基本的提醒還是要有, 因為這是討論區
我個人既然回了文, 我還是有必要對我的回文負責


enm wrote:
我不太想回這句話尤...(恕刪)


謝謝大大,我有自己搜尋一下 機殼 ,

繼續問 是 銀欣 PS-05 和 06 是好幾年前的機殼,想知道近年內 有沒有 推薦的牌子啦 ...

也想了解你自己方面 及現在這台再用的感覺 分享,並沒有真的要全方面 資訊及詳細內容,

關於 電供 谷歌 確實是百百款款,有人說全模化好 有人說半模組好,

全模組跑水冷 線路少 不佔空間

半模組有些機殼可以背板 藏線路,也不必擔心到時候擴充 找不到線路接的窘境,

在兩難情況下,我只好求助有經驗的玩家,

畢竟爬文 這種東西 十篇裡面 未必有自己想要的答案,更別說會有好心人 會告知什麼是好 什麼是壞,

優與劣 只有用過的才有感覺,因為現在這一台 我就是 在 網路上爬文 四處搜尋 各方的意見 組下來的,

結果 ... 不用我說 ... 當然是慘 ...

也謝謝大大那麼仔細地說明,受益良多,

也在昨天 了解 ATX,MATX,ITX 這些是什麼,線路又少 又好整, 就可以從板子下去選擇 ...

機殼昨天感覺 賽德斯 不錯,所以我會選這牌子,至於電供 我在自己找看看 和 問店家了,

估價網 看沒有 ZIPPY 電容供應器,辛苦大大了。
johnny00207 wrote:
畢竟爬文 這種東西 十篇裡面 未必有自己想要的答案,更別說會有好心人 會告知什麼是好 什麼是壞,
優與劣 只有用過的才有感覺,因為現在這一台 我就是 在 網路上爬文 四處搜尋 各方的意見 組下來的,
結果 ... 不用我說 ... 當然是慘 .


GOOGLE 下來的文章是一種初步的全面資訊

爬文是很好, 但爬文只爬 "網友討論文" 絕對爬不出所以然

網友的意見就跟 "報明牌" 一樣
但報的明牌不止一大堆雜亂無章
這些明牌會不會真的開還是個問題?

畢竟那是他們的明牌, 是不是你的明牌?
這只有你自己知道, 只有你自己能知道.

收集到了這堆資訊之後
如何從這堆資訊當中抽絲剝繭, 重新整理,
並從中得知重點, 還要內化成自己適用
是一門功夫

而這門功夫說深很深, 說簡單倒也非常簡單

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

機殼, 散熱器, 以及各種產品
小至買吃的, 大至買房子, 全都是用基本概念去推敲

因此基本概念很重要, 建立足夠的基本概念後
您就能從找來的資訊當中立即過濾出

"這是打手/業代文, 因為內容看起來就騙人的, 這種產品的設計根本沒可能像他說的那麼好"

"這是沒經過美化的使用心得文, 因為使用的結果看起來符合我基本認知對於這個產品的推敲假設"

等各種有用與無用的資訊



我貼文為什麼會花時間打很長
但是內容都寫很基本面向的東西而不直接論斷一個東西的好壞?
一來好壞真的沒有絕對, 還要配合使用環境才能客觀論定

沒人會覺得一個人上班, 坐上一輛只為這個人開的公車去上班是 "節省資源" 吧?
可是如果這個人是 "行動不便" "偏遠地區" "特殊需求" 的情況下
有必要一個人使用一輛公車去上班的時候,
這就不是 "節省資源" 這個前提可以全盤認定
這個人不應該一個人坐一輛公車去上班對吧?

但這種案例畢竟是少數, 符合大多數正確情況下的邏輯, 還是普通人的思考方式
然而, 何謂 "大多數正確情況下的邏輯" ?

就需要自我本身進行基本原則的認知過濾



打這麼多我好像講得很玄
但其實重點就只有一個

凌駕於所有 "結論" 之前, "基本概念原則" 高於一切

因為, 這社會上的人, 多少會為了某些原因而使得 "應該客觀的結論" 變成 "自我主觀論述結論"

我這篇也算自我主觀, 經由人口講述的東西誰能說他完全公正?

為什麼基本概念原則高於一切?

就好像要買保險, 在買保險之前要先知道這保險的內容與功用是什麼吧?
保險可是有分很多種的, 以為只要買了保險, 出事就有理賠?
買了意外險結果自然死亡不理賠,
買了壽險結果醫療住院沒在給付內容裡面...
這就是沒有搞懂保險內容的 "基本原則" 產生的悲劇.



電腦產品亦同.

就拿散熱器來說

材質是影響熱交換的基本之一
可進行冷熱交換的總表面積也是重點
除了總表面積以外, 冷媒介 (這裡多半是空氣)
是否能順暢且快速的帶過散熱總表面積進行冷熱交換也是重點
因此鰭片設計密度(間隙) 也是重點

...上面的論述其實已經打槍最近流行的某種東西的真實效能
最近也不少人買單之後發現 e04 沒有人家推薦文章寫的那麼美好

所以一個散熱器的好壞, 很多部份都關係到, 並沒有絕對

有些東西看起來不怎樣可是散熱效果具有一定水準
有些看起來譁眾取寵可是效能很糟
有些東西一堆網站狂推, 可是你買下去發現 "e04被騙了"

雖然是這樣講, 但其實絕大多數的產品最終呈現結果都是 "照著基本原則走"



因此挑散熱器, "只有重量" 或 "只有體積" 或 "只有導熱管" 或 "只有網友推薦" 都不對

能否從千百篇文章中分出真實與謊言
除了收集各種不同測試數據 (樣本數越多越好)
還要看個人的基本認知到哪, 能否正確做出分析
才不會最終人云亦云

那個人的基本認知怎麼累積?

看到我前面幾樓貼的那些 "風扇的葉片數量多寡" "風扇葉面形狀" "滾珠培林與油封軸承" "下吹式與塔式的基本差別" 等諸如此類的文章了麼?

那就是基本認知的一種功夫, 無關真實產品誰好誰壞.
只能有了基本認知才能開始去判斷產品是好是壞.

這功課沒人能完整的傳給別人, 任何人也不可能完整的學起來
套到我自身身上亦是如此.
除非您是從小到大每科考試, 從來不考出分數是滿分一百分且低於一百分的高學習效率菁英人材


enm wrote:


GOOGLE 下...(恕刪)

買保險 結果你車禍掛了
要請意外險死亡理賠1000萬
保險公司告訴你家人
我們去醫院查的結果
是在車禍當時 驚嚇到 引起心臟疾病而死(要保時檢查和平常都沒有,突發的)
只能請疾病死亡200萬
超瞎
超越了基本概念
黃金300秒 wrote:
買保險 結果你車禍掛了
要請意外險死亡理賠1000萬
保險公司告訴你家人
我們去醫院查的結果
是在車禍當時 驚嚇到 引起心臟疾病而死(要保時檢查和平常都沒有,突發的)
只能請疾病死亡200萬
超瞎
超越了基本概念


那就找醫院跟上法院

請保險公司證明 車禍發生(意外, 原因A) 跟造成心臟病發 (疾病, 原因B) 而死亡(結果) 沒有因果關係

若真的完全沒有因果關係, 就可以用疾病死亡來處理

於是這就是法律上的攻防

而這個套到這個散熱器的主題來
就可以衍生成類似下面問題

假設散熱效率一樣 (結果)
那麼散熱器的不管是總重還是導熱管數量甚至使用的風扇應該都相同? (原因)

假設兩個不同機殼的散熱效率一致 (結果)
那麼兩個機殼內裝的風扇數量與位置必定相同? (原因)

---

保險公司收保費很勤
要賠非常難, 所以請在簽約前先問清楚, 並紀錄與錄音
當初就要喬好, 合約要看好
才不會讓保險公司鑽漏洞

就好像一體式水冷號稱比頂級空冷還強
結果水冷排的體型做得超可愛還只能裝在機殼內
那散熱效率一定會比頂級空冷好就非常有可議之處了

廠商就是利用大家心中普遍認定的 "水冷比空冷好" 的先入為主印象
鑽了產品設計省料上的漏洞, 賺比空冷更高的毛利.

(當然不是每一廠的一體式水冷都必定是這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