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各位家裡電腦 CPU 風扇都怎樣的? 幫解迷思...


z10100515 wrote:
i7-6700用非k...(恕刪)


謝謝你,英特爾原廠風扇 夏天高溫 遊戲跑下去 原廠真的 嗡嗡嗡超大聲 ~

所以我才自己換塔散,

是因為最近又要換電腦 才來問一下 九鐮刀 和 更多 葉面 感覺聲音如何,

我並沒嫌吵啦,我也不懂 怎麼會有人 誤會成 我要超頻 又要安靜, 有點傻眼,

文章內容都不看清楚,一入就想要酸,難怪 網友回復訊息要慎選,

酸民真的太多了 眼盲的也很多
johnny00207 wrote:
謝謝你,英特爾原廠...(恕刪)

你其實不用去斟酌那一點點的差異,

風扇設計本身就是一門艱深學問,

我不是學這塊的,所以無法幫你解答。

根據我的經驗,風扇吵的主因是轉速,

要安靜,可以選14CM的,因為轉速可以相對低。

聲音的部分,很多品牌都會標榜多安靜多安靜...

實際上,只要一千左右的轉速,

基本上你耳多要很靠近才聽得出聲音,

但那是定速機殼風扇,

你想要問的應該是有PWM功能的變速風扇,

基本上,轉速破一千五聲音就開始明顯了,

你就算買比較貴的風扇也差不多,

以酷碼 12cm JetFlo 120為例,

最高轉速2000RPM其實蠻大聲的,我有現場聽過,

有不少人說貓頭鷹的很安靜,不知道是多安靜

我的經驗是轉速只要高,聲音一定蹦出來。

CPU散熱器的風扇,

轉速是可以自己透過BIOS依溫度設定相對應轉速,

基本上轉速不需要太大,12CM的風扇頂多用1500RPM即可,

散熱能力主要是看散熱鰭片的總體積(和品質)和導熱管數量來決定,

再來就是機殼風流的順暢度,

CPU風扇本身其實只是導引風流,是次要因素,

你把風扇轉速調到最高,實際溫度下降有限,不如把轉速調低,

有些塔散甚至本來就沒有附風扇。
z10100515 wrote:
買一體式水冷,不如...(恕刪)


買爛機殼的話什麼塔散都沒用水冷也差不多...lol 更遑論什麼改風扇以為能改善多少.

鏡月 wrote:
本人的cpu +酷...(恕刪)


過來人
正常情況下,超頻幅度在5ghz以下
風冷cm 212壓不住的情況,換其他牌子也是壓不住了

水冷也沒那麼神,在海盜還沒引進來之前
就玩過oem版本的水冷,很安靜還有led燈沒錯
但是一但長時間(工作跑圖),溫度上去了,就真的上去了

還得注意是否會漏的風險
風扇嘛

先講風量的部份
我只討論原則性

1. 風扇尺寸越大, 出風量會越大
尺寸大, 總體空氣流動量 = 風的總量也會變大

2. 風扇轉速越高, 出風速度會越大
高轉速下產生的風壓力較大,
可強化內部空氣的對流(移動)速度

兩者相乘的效果當然更好
不過機殼的大小就那樣
要把風扇轉速往上拉, 又加大尺寸...

不就是我們平常放在旁邊的電風扇了嗎?



再講聲噪的部份

聲噪的來源基本上分成三大類

1. 風扇葉切過空氣產生的聲音

2. 風扇軸承的旋轉產生磨耗的聲音

3. 風扇本身所產生的振動



這個部份, 在電腦上的概略應用來說

第一點風扇葉切過空氣產生的聲音與各家葉片設計有關

如果想要知道葉片數量, 葉片面積, 葉面特性等各種資料
建議 GOOGLE

我給兩個連結可以讓大家快速的瞭解重點
都是簡單的說明

扇葉形狀 :
痞客邦的文章 - 風力發電所用到的扇葉相關原理

扇葉數量 :
對岸的南方網 - 電風扇扇葉越多風越大?



第二點關於軸承的部份, 變化較多
不過基礎上不跳脫兩大主流

A. 油封軸承
B. 滾珠培林

其他如磁浮之類算是比較少數的, 就請自行 google 吧


A. 油封軸承

算是市面上應用最多的消費者取向機殼用散熱風扇軸承
一般什麼液態軸承說穿了也是油封軸承的一種變化型式
至於為啥說是消費者取向
因為一來是聲音非常安靜
用液態油做為外圈扇葉體與內部電場中心之間的磨擦潤滑劑
二來是製造的成本相對滾珠培林要低
而且油封軸承理論上能做到較低的磨擦系數
因此也非常適合用在更低轉速的風扇軸承上
還能降低噪音

缺點嘛, 油封的軸承如果沒封好, 漏油漏乾了, 就不會轉了
而且風扇通常都會直接放在熱區
溫度差距的變化也會讓軸承的油變質
因此存在平均可靠壽命較短的傾向
(當然廠商特別設計調整過的話那是另一回事)

油封扇最常見的應該是 CoolerMaster 的九葉鐮刀扇
普通版本的銀欣穿甲彈, 各家低轉速系列, 靜音系列
一般單純拿來賣的散熱風扇, 價位在五百元內除非有註明使用滾珠培林
不然非常大的機會都是油封


B. 滾珠培林

滾珠培林因為是在內壁與風扇扇葉結構之間
以小鋼珠做為固定軌道的旋轉用中間物體
因此它本身不需要上油即可依靠小鋼珠滾動的特性穩定讓扇葉旋轉
當然, 內外加上中間的小鋼珠都是金屬製品
這磨起來的聲音一定會比只有油的空間要來得響亮

一般寫雙滾珠的話就表示同一接觸點上有兩顆小鋼珠並排
其穩定性與耐用性通常比單滾珠更好
而且因為不用擔心漏油, 氣密性問題
滾珠能做到比油封更好的高轉速

缺點就是同轉速下會比較吵,
而且滾珠培林的可靠耐用性雖然普遍比油封扇要長
但不是不會壞

不少暴力扇都是滾珠培林
有名的臺達暴力扇, 影隼暴力扇, 高轉速風扇幾乎都是滾珠
當然價格也很可怕

不過滾珠培林當然有異數
低轉速的南實高爾夫風扇就相當安靜, 但風量也不會太低
我手上那個白色從 478 轉到 775 再轉到 1155 到現在
算算至少超過八年還在轉, 非常耐用, 而且也不吵

附帶一提, 正因為這耐用性與可靠性
所以電腦機房伺服器幾乎都使用滾珠培林風扇來做散熱


至於 3. 風扇轉動造成的振動問題
風扇轉起來免不了產生振動
排除風扇本身扇葉與框體的共振
要消除這個振動做法倒是簡單
在風扇框體與機殼接處的地方上減震裝置就可以了
一般都是用軟橡膠做成墊圈
安置在風扇與機殼之間或風扇與散熱器之間
(利民的散熱器就會提供兩條細細的膠條給使用者墊在風扇與散熱鰭片接觸面之間作減震)



---

講了堆廢話之後講散熱器本體

散熱器本體, 網路上有超 ~~~~ 級無敵多的文章可以 google
所以就不多講了

就幾個重點



先說塔式跟下吹式的差別

塔式主要構想在於快速把 CPU 熱量帶走
所以塔式的出風向要對著機殼後方抑或是上方要看機殼
塔式要配合機殼的風道安排, 才會有效果
不然塔式會比下吹式更容易爆主機板

下吹式的優點不用說
可以照顧 CPU 旁邊那圈 VRD 與 PWM
對, 不是只有 CPU 很熱, 旁邊的 MOSFET 跟電感與電容也非常熱
因為這區通常是最耗電的地方, 電流集中在這裡當然零阻件跟著熱
下吹式可以把風一起吹向一旁的供電區, 降低大家的溫度
缺點就是下吹式因為風扇擺放的方向問題
很難將風扇尺寸做大
其次就是因為是下吹式, 對於有設計過進出風的機殼與風扇安排來說
較容易產生部份區域熱氣蓄積而散不出去的情況

目前主流多數是塔式
就是因為下吹式的缺點就寫在上頭
而且現在也有很多機殼可以選擇
布置好風道的話塔式的毛病也會跟著減輕



再來關於空冷式的部份

1. 扣除風扇後的本體重量
重量通常可以很明白告訴你他用了多少金屬來散熱
越重的傢伙通常越好 (散熱鰭片厚度相同, 材質相同, 且散熱底座大小也相仿時)
但是重量過重會造成主機板承受過大重量而變形彎曲進而損壞主機板

如果不是重度超頻發燒友, 不榨出 CPU 極限就會死的話
如何在散熱效率接近的產品中挑選適當重量與大小的散熱器會是最關鍵的一步

2. 熱導管的粗細與數量
熱導管越多通常表示能有越多管道同時將熱導到鰭片上
因此較多導管的空冷散熱器效率通常也會明顯較好

3. 散熱鰭片跟導熱管之間的接觸方式
(穿FIN, 扣FIN 等)

4. 熱導管與CPU接觸的方式
HDT 直觸式, 或傳統的焊在一個底座上的方式等

5. 鰭片數量與密度, 及材質, 面積等
這不但會影響風扇打進去的風量
更白話的說, 鰭片與空氣接觸面積越大, 散熱效果理當越好

其他... 還是看實測吧

水冷, 我沒研究
水冷這部份比較專業
也只有超很大或者追求無風扇, 無塵或其他需求的人會用上水冷
(可是還是有個水冷排, 有時為了強化散熱效率, 也不全然無風扇...)

一體式水冷的話我覺得噱頭成份比較大

上面空冷就談到了體積
熱交換體積而言一體式水冷沒有像水冷那樣有外部的大型水冷排
也少了空冷那種整個體積空間都是熱交換的面積效率
而且一體式水冷多數裡面還是有藏一個小型馬達來運作內部水液的對流
聲噪的部份並不會美觀到哪去...
而且一體式水冷還是會漏水, 如果零件老化或破損的時候 = =
網路上有不少使用心得可以參考看看.

---

散熱器的部份我個人認為利民的不錯
我也都用利民的, 從 SI-128 到 MUX-120 鍍鎳黑化版
至於我弟通常是原廠風扇 (喂
這次 i5 6500 回來
我給他上了之前買來擺著生灰的 CoolerMaster vortex plus 下吹式
因為我弟的機子本身進出風的安排與我的不太一樣
他的機殼是用多數量進風單一後排的方式配合高轉速滾珠風扇來推出強力氣流
缺點很明顯, 很吵, 濾網集塵快, 但因為是正壓所以其他部位沒啥灰塵

我是因為風扇安裝數量少
加上機殼頂部的大型風扇可以大面積進風
所以我就不再堅持要下吹式, 而改使用塔扇了

以前我都認為散熱器要買好的
機殼也要買好的
但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聯

但換過幾個殼之後
我發現散熱器與機殼兩者息息相關
一個好的機殼, 散熱器不用太好也能發揮效用
一個糟的機殼, 散熱器再好也沒用 = =

所以討論空冷水冷或適合什麼散熱器的時候
除了己身需求以外
也要把使用環境通盤考量進去

以上



enm wrote:
風扇嘛
先講風量的部...(恕刪)


請問重量太重的話大概要到多少?
800~1200 g的都有看過
現在高階塔散也差不多都是這種重量
我個人是認為單塔的話每台的品質都不會差到太多(應該吧?)
所以除了會定期換主機板的人之外,就不用考慮雙塔囉?

目前也在考慮用散熱器的問題
用的是6700K Z170x 挺惱人的問題
脆皮小嫩雞 wrote:
請問重量太重的話大概要到多少?
800~1200 g的都有看過
現在高階塔散也差不多都是這種重量
我個人是認為單塔的話每台的品質都不會差到太多(應該吧?)


老實講, 您若看過一些國外論壇的實測...
單塔的性能差距其實可以挺大的
反而那些重量逼近極限的雙塔之間差距較小
這是因為材質, 重量與尺寸給空冷做出了一道無形的極限

至於要買到什麼程度...
就要看使用者本身打算超頻到什麼程度

如果只是照原廠設定值跑
一般的單塔通常足夠應付
至於效能差距怎麼判斷呢
國外通常都有評測, 查找應該就能得知

但如果要重度大超
為了空冷效率, 笨重的塔式應該是免不了...

如果不超頻, 要買輕一點的
不管它多輕, 除非是小尺寸的低矮下吹式
要不然最好找強化背板鎖螺絲型
或自己改成鎖螺絲的強化背板型 (有些是沒辦法改)

不為什麼, 除非主機板是平躺
一般立式機殼主機板都站著,
意謂著散熱器是掛在主機板身上出現類似槓桿原理的作用力
長得越高越重這力當然就越大
這不單純只是散熱器對主機板的下壓力產生板彎而已

至於重量的拿捏...
這個就要看經驗了
我的經驗不足, 至今也才買了四五個散熱器
而且我本身又不超頻
就不好意思亂說了

國內對於散熱器的互相比較的研究文章相對少
您可以看國外論壇的評測與比較表
再反查適合您的散熱器其重量都落在哪裡

在相近散熱效率下, 可以挑重量較輕的
不過輕過頭也代表散熱極限能力較差
可能對於更高溫的情況就無法妥善散熱



enm wrote:
老實講, 您若看過一...(恕刪)


喔喔喔!! 感謝感謝
enm wrote:
風扇嘛先講風量的部...(恕刪)


謝謝大大解釋如此詳細,

那麼暴力扇  適合 改裝在塔扇上面嗎?

 暴力扇 用在 進風  還是出風好呢?

大大說 好的散熱器 首先要有好的機殼,

可以推薦一下機殼嗎,

還有機殼 電源供應器 有選擇在機殼上方 還是 機殼下方呢? 

快睿 Q120  這款 12吋風扇 大大有用過嗎,

我感覺 此款12吋風扇 同樣待機狀況下風量 比他牌 強大 許多 
johnny00207 wrote:
大大說 好的散熱器 首先要有好的機殼,
可以推薦一下機殼嗎,


johnny00207 wrote:
快睿 Q120  這款 12吋風扇 大大有用過嗎,
我感覺 此款12吋風扇 同樣待機狀況下風量 比他牌 強大 許多 


我買過的電腦零組件跟其他人比起來,
整部電腦機箱從螢幕算到機箱腳架
除了主機板的數量我有自信
一般普通使用者不可能買的數量比我用過的多以外

其他都是乏善可陳

例如電供
海韻之後我就接新巨了
中間其他任何牌子我都沒用來放在一號電腦主機上長時間使用過
所以問我電供, 我一定毫不遲疑要你買新巨

其他同理.

所以, 這都是主觀問題.


推薦這種事情就給別人去做吧.



我買來用過還轉很久的風扇叫做南實高爾夫12cm
但是它主打靜音低轉速然後風量保持一定
我買過酷媽的九葉鐮刀扇, 它才轉一年多一個月就停了
很吵很吵的暴力扇一直不在我個人的採購清單內

我實際使用過而且我覺得滿意的殼只有銀欣
我自己使用的型號分別是 PS05 / PS06
但我不認為每個人都一定要買這些機殼
因為每個人的電腦零組件, 電腦的使用狀況, 電腦使用思想都不可能跟我一樣

就像板上也不少人說微星主機板簡直爛透了
我自己用微星的 Z77A-GD55 安穩越過第四年進入第五年
又該怎麼解釋?

對, 主觀, 就是主觀
還要看每個使用者的生辰八字合不合

機殼款式千百萬種
請自行爬各官網或各大賣場找尋自己中意的殼

還要配合自己的使用思考方式.

板上有個討論
機殼的正壓負壓


另外, 我講我跟我弟的配置您大概就會懂

我個人是認為剛好就好
而且我偏好防塵
所以我的 PS06 配置是前方下部 12cm 一個 (還是機殼附的, 沒買別的換)
後部上方原始的銀欣穿甲彈 18cm 一個
兩個都是進風

除此以外就是 CPU 塔扇用利民AUX-120黑化版, 塔方向朝後方吹出

我電腦上的風扇就這麼三個
對, 我沒寫到排風扇
是因為我希望製造正壓讓風自然排出, 進而達到防塵的效果
而這是我試過的組合當中, 在防塵為前提的情況下散熱情況最好的

我弟則認為電腦機殼就是要能夠有效散熱
所以我弟使用他的軍旅經驗改裝他的 PS05
他的機殼上方後段兩個 12cm 影隼暴力扇, 前部下方是機殼附的風扇
然後在後面裝了唯一一個向外排出的風扇 (但不是暴力扇)
CPU 則只使用 intel 原廠風扇 (換 i5 後改用我剩的酷媽 vortex plus 下吹式)

我是認為上部風扇應該要向外排風才會有最好的散熱效果
但看我弟說的戰車式改裝之後我也試著改成上方吸風
嗯, 效果也不錯

所以, 這些都是試出來的
但不見得就會是最好的組合



johnny00207 wrote:
還有機殼 電源供應器 有選擇在機殼上方 還是 機殼下方呢?


現在都是下置式, 不用說, 因為它本身就是熱源
讓它住樓下獨立進風獨立出風, 對主機本身的溫度影響最小


johnny00207 wrote:
那麼暴力扇  適合 改裝在塔扇上面嗎?
 暴力扇 用在 進風  還是出風好呢?


就跟做室內裝潢一樣
靠窗的這一面
應該要弄主臥室可以看風景好呢?
還是弄浴室一邊洗一邊看風景好呢
還是弄客廳起居室讓自己平常起居風景好呢?

個人喜好要自己規劃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點
用暴力扇大概就是想要超級高效率的散熱
那麼進塵量是免不了的

要花錢買殼的話, 記得找來的機殼款式
最好各進出風口配置有快拆可洗濾網
不然就是要勤勞的每月清機殼

google 通常都會找到你要的使用心得 (即使是外文的)
但如果找不到, 可能就只是東西太新, 或用得人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