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分享]AMD K7 最輕巧的散熱方案 thermalright SI-97

野人自曝一下...
金屬熱傳導效果與接觸面積成正相關,
而且兩片金屬很難完全密合,
所以需要散熱膏...使之盡量密合

所以 薄薄一層就夠囉^^"

太厚反而浪費啦...

安裝好風扇囉。記得方向不要裝反要吹向CPU??
CUP風扇是吹向CUP的阿??部是應該把散熱片的熱氣排出,所以是吹向外面的??
原來還可以塗散熱膏喔
我都任由我的電腦熱到報表
請問大家知道AMD K7的價位嗎?
norman wrote:
野人自曝一下...金...(恕刪)


不用太在意這各啦
塗厚也沒關係啦
只要你不是用那種會導電的散熱膏
塗厚點也沒關係
只是要小心裝好後不要擠的到處都是就好了
散熱膏又不是固體
除非你的散熱器是浮貼的
或者是散熱膏已經乾硬了
否則你一扣上去
那個壓力管你是多厚多薄的散熱膏
通通會被擠的剩下薄薄的一層
塗太多通通被擠出來有點浪費就是了
塗太薄搞不好根本就沒碰到散熱器
那跟沒塗有啥兩樣
途多一點反而更能確保散熱膏完整的填充在
DIE跟散熱器之間
這樣才能發揮效果
也不用怕多塗那幾mm會影響到你的散熱效果
要是真有這麼爛那乾脆塗沙拉油就好了
那種要塗薄薄的一層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
要是扣具連把多的散熱膏擠出來的能力都沒有
那也可以拿去丟了
看01閒聊板 不回報還算是人嗎
cpu的散熱膏真的很重要
有些人都習慣把他塗很多很厚
就以為這樣比較有效用

其實不然
主要是要把他塗均勻
均勻才有效
不然塗的凹凸不平
就算塗再多也沒用

其實AMD只要散熱膏塗的好
我個人覺得還蠻好用的
起碼就我來說 都可以用很久
superouch wrote:
我前幾天也買了重量又...(恕刪)



如果是小弟這款 SI-97A 就不一樣瞜....效能一樣絕不輸舊款的 SI-97

重點是還有支援 K8 系列喔 ~ 一整個


點我開起 全新 SI-97 A 高階散熱器



有需要歡迎 PM 喔! 有問有便宜 ^^
smis 資訊交流站 http://home.anet.net.tw/smis/index
keiguest wrote:
原來還可以塗散熱膏喔...(恕刪)



現在 K7 已經停產而且價位也隨外觀跟體質有所差異

當紅的 將軍 2500+ 普通體質大約在 1000 ~ 1200 元飄動

好一點的體質大約都要到 1300 基本價位 !


當然也有像 smis 有比較特殊的 CPU ! Athlon XP-M 3000+ 筆電板!!


輕輕鬆鬆就可以隨意上 2.4 G ! 詳細可參考 smis 相關測試瞜


點我開啟相關網頁
smis 資訊交流站 http://home.anet.net.tw/smis/index

ycchang wrote:
這是Star Tre...(恕刪)


請問這還在嗎?? 要割愛嗎??
atalas wrote:
不用太在意這各啦塗厚...(恕刪)


同意你的觀點,
散熱膏塗厚,壓力會使散熱膏在散熱器和CPU中溢出
只要不要多到去碰到其他元件就好
但太薄,可能連碰到接面的機會都沒有,結果跟沒塗差不多.
我也看過網路上有人用X,5點法之類塗的,怕的是有氣泡,還嚴禁用手去塗..
氣泡的問題,只要先塗好一整面看不到沒塗的地方就OK了,
因為在正常使用時,高溫會使得散熱膏變軟,軟了之後會更加貼合接面.
除非CPU一直都在待機的常溫下,沒法變的更軟,
我在上好散熱膏後,都會去燒它個半小時,讓散熱膏軟化,使它更加密合接面.
扣具在扣好後,基本上是一直在對CPU和散熱器施加壓力,而中間的散熱膏就像夾心餅乾的內餡一樣
大家一直以為散熱膏是固定的,其實在高溫下,它是會變軟的.氣泡也會隨著移動.
另外,不要用手去塗是對的,可以用其他物體,如塑膠卡片如信用卡大小的去推開,再目視有沒有沒塗到的地方就可以了.
老玩具玩起來真辛苦
K7的Die裝起來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