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34 wrote:看完這篇覺得多年前買的mastergel maker 40g意外的划算雖然冷機狀態有點黏 你買一管TF9,插進mastergel maker裡面擠到底,攪一攪再吸回TF9的針筒中,也不用甚麼攪,你會發現混和異常容易。然後就恭喜你獲得mastergel maker的性能提升。如果以1:1混和,你大致能得到 6g的 Aeronaut 或 hydronaut 的等效導熱膏 , 約值800元,划不划算,你自己算一下。
exricky1030 wrote:我不建議使用矽油,因矽油大概在65度就會開始擴散揮發,時間久了就跟白膏一樣只剩粉油都跑了,現在的灰膏大部分靠氧化金屬導熱,用低有機揮發溶劑稀釋就可以了 多謝告知,直接點出了"揮發"這個盲點。這讓我突然想到"矽油"是一個總稱,而非某個化學分子的俗稱。我剛剛還特別去問了化工行,他說"矽油"有好多種,每一種的揮發速度不一樣,分子量愈高的,黏度愈大,但他那邊沒有揮發數據,以目前的電腦使用環境,確實需要挑難揮發的矽油。理論上,沸點愈高,揮發速率愈低。以前我用的"矽油"標示耐溫200度,但沒寫這個200度是沸點或是大幅揮發點。
eanck wrote:多謝告知,直接點出了(恕刪) 矽油有多種黏稠度, 10度 2000度 到 10萬100萬 黏稠度都有10萬黏稠度 比凡士林 還要稠...越高越不會揮發...接近不會揮發 就要使用 全氟聚醚 ... 很貴
原來不少有機溶劑的毒性超強。甲苯的毒性資料丙酮的毒性資料甲醛的毒性資料例如: 稀釋油性漆用的甲苯的毒性大致是丙酮的2倍, 甲醛的毒性大致是丙酮的200~500倍,而化妝品用的礦物油則毒性極低。所以能用低毒性溶劑有效稀釋的東西,就不要用高毒性溶劑去稀釋。我目前在化工行找到的礦物油的黏度有 100、350、1000、1萬、30萬、100萬,用1萬的應該就能保持導熱膏多年濕潤。
散熱膏的測試chiphell那邊有比較齊全的樓主的塗法也錯居然是擠一坨現在包含yt bili chiphell等等上所有的測試結論都是要塗X字才對,這樣才會均勻原因詳情請自行找影片目前各地就結果來論 信越7921 TFX是最好且耐用的其他基本不考慮其中台灣這裡TFX好買,7921得自己找網拍如果想要好塗用MX系列也不會太差,只是耐用度肯定低些更上去就只能用液態金屬,但個人用很麻煩且有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