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散熱膏

Ghostwriter wrote:
led 比 cpu (恕刪)

你只要diy一個高功率的養魚燈,就知道led有多熱了
我朋友之前是用p4 cpu的原廠散熱器下去改裝......
chiyenms wrote:
Die size 12mm^2, 13 watt

是我搞錯了
看到晶粒才想起來
65W 的Led日光燈泡是小瓦數的led燈珠拼起來的
跟單一大瓦數Led燈珠不能比
手上的5w uv400燈珠全功率就超燙的

手電筒用的led燈珠還真好,1w就有140lm左右
吸頂燈台廠都還在70~110lm...
bbctank wrote:
你只要diy一個高功(恕刪)


那是以前的LED發光效率太差亮度不足外廢熱還超多
溫度高到散熱還需要鋁鰭片
現在效率改善很多,亮度夠,熱量不高直接包塑膠殼就行
但如過你的LED太冷門銷不了舊款他也不會想會上新的給你用罷了
勇者 吉姆 wrote:
那是以前的LED發光效率太差亮度不足外廢熱還超多
溫度高到散熱還需要鋁鰭片
現在效率改善很多,亮度夠,熱量不高直接包塑膠殼就行


那是相對以前的發光效率有改善,
以光線形式幅射出的熱量大約從 1/10、1/6、再到 1/4、1/3
但比率上絕大部份還是廢熱

且因為基數變大,整體乘出來的廢熱量有時更高
E27 燈泡型的話,早期一線廠也是只作到 4W、 6W 而已
現在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廠,也在出一堆 10W 以上的 LED 燈泡

不過散熱設計上,後來大家似乎摸出比較有效率的方法
以前主要是在最外圍加一些散熱片,打洞等,
但熱阻卡在 Die 到基板這邊 (開發與更換基板材質是上游大廠才有能力作)
真正要控制的是 Die 的介面溫度,不是燈泡外殼表面溫度
從基板那邊下手的話,對控制核心溫度比較有效

---

有點像是,如果你 CPU 散熱器與 CPU 接觸面沒塗散熱膏的話
那上面塔扇作得大大一顆,效果也會不太好
控制溫度的目的是要控制最裏面那個 CPU 的溫度,
不是控制塔扇頂端的溫度
勇者 吉姆 wrote:
那是以前的LED發光(恕刪)

這個瓦數的問題,用3顆1w跟用1顆3w的方法不同,有人用0.5w的排20個,有人用3w的排5個,用0.5w的不用擔心散熱,但是用3w的不止要鋁鰭,還要用風扇散熱.........
另外後來因為市場要求不是要有發光就行了,
還需要出來的光有品質 (顯色性、CRI)

所以燈泡型的後來的都用多顆 Die 來配色,
出來的光的品質才能看
(然後多顆單粒小的二三線廠品、也比單顆大的一線廠品便宜)


 白紅白
白紅白紅白
 白紅白

大約是這樣在組。
其中所謂的白光 LED,實務上都是用藍光 LED 加螢光粉轉出來的廉價白光
單用這種 LED 來發光的話,發光效率好、成本低,但是出來的光的品質很差

(然後為了壓低進價成本,
一些燈泡廠只進低品質成色不均的藍光 LED 來自己點螢光粉,
然後點出來的東西不齊)

--
一些廉價 LED 背光螢幕也會有這種根本問題。
不管你再怎麼調色,紅色就是不會很紅
但一般商品用側投背光,空間限制不能用不同顏色的 LED 來混搭
但至少你上面塗的螢光粉,可以有成色與比率上的選擇
chiyenms wrote:
那是相對以前的發光效(恕刪)


SONY那邊在處理PS5散熱時有句話很正確
投資離熱源越近的效果越大
所以PS5直接用液金導熱後就能配一般散熱片就夠
這LED燈泡也差不多意思
不過2020年款的LED燈真的效率高和發熱低以前很多
14W就1800lm了,溫度我摸外殼手可以接受,以前鋁鰭的早燙傷了
魚燈這種太冷門的不可能使用新款的...
bbctank wrote:
用3w的不止要鋁鰭


這也效率太過時了吧?
像手電筒用的L2燈珠耗電都到10W也不熱,沒需要散熱鋁鰭啊
亮度還能1200lm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