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by wrote:
這才是決定多少廢熱留在機殼內的最主要因素,系統廢熱帶不走,局部熱傳解的再好都是遺憾,
但是...系統廢熱帶出越多....代表房間越熱啊XD
這個不會有差
Eventually, 你機體對房間傳出熱量的速度,必等於機體總發熱量 (耗電量)
* 假設你的機體沒有對外射出 CO2 高能雷射光、或是用很強的 AMP 直接驅動房間外的喇叭等,直接把很多能量射出到別處的話
不過,「溫度」和「總熱量」是兩回事
你可以用很好的機殼風扇,讓熱氣以 20CFM 的速度,10度溫差出去
也可以用較差的機殼風扇,讓熱氣以 10CFM 的速度,20度溫差出去
後者會感覺出「較熱的風」,直覺會認為這樣子會對提昇室溫造成的影響較大
但其實兩者對整個房間的總加熱效果是一樣
不過後者還是較容易對機殼週圍的小空間,造成局部熱點,讓人感到「過熱」
畢竟人的感覺器官只能感受到「溫度」 (熱 vs 涼),不能直接感覺出「總熱量」
eanck wrote:
你這問題很好解,但...(恕刪)
大大的方法看來也蠻有趣的XD,剛去查了一下才知道市售風扇原來都不便宜-.-
我還是拿手邊Sanyodenki的RD sample來改一改好了 XD
chiyenms wrote:
嗯,連很多中小電子...(恕刪)
嗯..大大說的觀念基本上沒錯....
但除非是在密閉且與外界完全絕熱的情況下才會有絕對的熱平衡產生,
LED燈具的thermal design跟PC的又有點不太一樣了XD
thermal要考量的東西確實很多,系統大小、環境大小、熱源placement.....
甚至最近還有客戶要求評估系統傾斜角度對thermal的影響,
就像電腦機殼跟房間一樣,地球本身也可以看成一個大容器,
因此要地球、房間、機殼達到完全熱平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XD
所以機殼內的溫度一般還是會高於房間溫度,理想狀態當然就是兩者相等,
且很多人都會開冷氣來使房間維持在25-27度,多的廢熱就是冷氣的熱交換器去跟大氣中的水分做熱平衡了XD
我會強調盡量不要讓廢熱累積在機殼內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系統內部的電容壽命跟溫度是有絕對關係的,
少10度溫升可以延長一倍使用壽命,如果想用個5、6年其實還蠻重要的XD
說不定我的說法是錯的,也請大家見諒,互相交流而已,別太在意XD
MOOMS wrote:
以價格來比,確實是塔...(恕刪)
其實留意一下
塔式散熱器的導熱管只有折一個90度
而且正當情況下(不論直立又或橫置機箱)冷凝液移動方向只會有機會用面對逆地心吸心(還有逆熱升冷沉)大約2cm
下吹式散熱器的導熱管要彎曲兩個角度
近cpu端只是轉近45度就還好(冷凝液移動方向相差不大)
但近熱排端是折近135度(冷凝液移動方向相反)
而且在直立機箱情況下,冷凝液移動方向有機會(視乎下吹式散熱器安裝方向)面對逆地心吸心(還有逆熱升冷沉)大約12cm
相較之下
塔式散熱器的導熱管冷凝液移動速率應會較快
導熱管冷凝液傳熱較有效
這也是一個因素導致塔式散熱器cpu散熱上限較好吧
不過我記得下吹式散熱器的確可以下降cpu四周元器十度左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