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感謝intel / 捷元 / ASUS 讓久未來到台北的我又有機會來到這繁華城市
先來介紹這次的主角 - intel i7-10700KF
核心數/執行緒 - 8核心 / 16執行緒
基礎預設時脈 3.8GHz / 最大自動超頻時脈 5.1GHz

本次使用的主機板為─ASUS TUF GAMING Z490-PLUS(Wi-Fi)
使用的水冷為─ASUS ROG STRIX LC 360

介紹完本次的設備後,開始進入到正題!

首先由intel專業的講師講解這次10代處理器的特色,這張照片強調的一個重點,如何提升intel處理器的散熱效率,『使用了更薄的晶片、更厚的散熱頂蓋』,並且使用釺焊作為傳導介質來增加整體散熱效率,這對大多人數無感,但如果說到『超頻』,散熱就是首要解決的問題!所以這次intel的設計者使用了這個方式提升了散熱效率,也讓處理器能夠維持在更高的時脈之下降低散熱器的負擔,進而提升整體性能。

對於大多數的初階玩家來說,操作bios可能會有點難度,所以intel也很貼心的提供了數種超頻工具,讓超頻變得不再是夢想,而是能夠隨時嘗試的樂趣。

在華碩的AI功能下,AI散熱是相當重要的技術,透過主機板本身的接點連接到機殼上的每個風扇,能夠提升整體的散熱效率,當需求不高的時候,能夠降低整體噪音,提升電腦遊戲品質。

當然本次的主要使用的功能─AI超頻,則是華碩主機板最大的賣點之一,記得從一代ROG開始追粉的我,就是愛上那強大的超頻功能,才死忠的追隨華碩。

而AI超頻的強大後盾,就是華碩工程師們的心血結晶,『大量的數據庫及演算法』構成的專業軟體,能夠將您手中的CPU超頻至最大化,超越原有性能並且保有一定安全性,讓超頻不再是危險的CPU測試行為,轉化為人人都可上手的極致樂趣。

現場也有提供Intel VS AMD的兩者超頻差異,在時脈上intel是穩定的高於AMD,當然這也歸功於新一代CPU的設計以及ASUS 超頻軟體的優異,造就了最新處理器的標竿。

現場還是有一台超美的ASUS ROG主機,看來這新穎的配色,又會讓不少小朋友流離失所,就算跪算盤也要帶回家!

現場夥伴的一個完成照片!其實安裝過程不難,很建議新手可以嘗試看看!

通常都是先上好背板→鎖冷排→上CPU水冷頭,這樣的一個流程會比較順暢,而且比較不會影響到安裝上的安全,記得要上散熱膏!

最後在附上現場超頻的數據
在完全沒有額外調整電壓的情況下
intel i7-10700KF 直上 5.3G 8C / 16T
在燒機過程中還沒有破百度的紀錄
當然因為現場的測試時間不足
不然有機會能夠做更多測試就能提供更多詳細數據
之後有稍微加電壓將提升時脈到5.5G
比較遺憾因為要趕火車比較來不急拍照
如果還有下次機會
火車票不要訂太早會比較好...

附上ASUS 專業的餅哥的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kBxwM_Us-vPe_zm2E3BpA
希望喜歡ASUS主機板的朋友
能夠多了解自己的主板特色,進而發揮全部性能!
最後感謝---
intel 現場的講師與工作人員
https://www.facebook.com/IntelTaiwan/
ASUS 專業的講師講解
https://www.facebook.com/asusrog.tw/
捷元電腦公司 用心地提供場地設備與零件
https://www.facebook.com/gcncpc/
以及現場與會的經銷商與玩家朋友們
謝謝!
----------------------------------------------20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