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尋求導熱係數6以上的導熱矽膠

導熱矽膠的問題應該是發在散熱器的版面吧?

需要高係數導熱矽膠的購買資訊,最方便的自然是以北縣市有店面者為主,感謝各位。

因為不想換購螢幕比例已經全面16 : 9化的新型筆電,因此守著老筆電(16 : 10,修圖多少方便一些)不放。但也因為如此,一些日常保養的工作通通落到自己頭上--因為住處也就這麼一台電腦,除非萬不得已不會考慮送修--根據過去相關經驗,一周大概跑不掉。

半年前更換CPU導熱膏時(原應為Intel原廠使用的導熱膏,改用Arctic MX-2,待機可多壓5~6度),發現GPU部分的導熱矽膠已經出現裂解的情況,於是日前做例行保養的時候,就把看得到的導熱矽膠通通換掉了。更換的材料為網拍上可購得,導熱係數2W/m.k的軟Q白色導熱矽膠墊,厚度為1.0 mm。在裝機以前有確認過一條龍散熱裝置與重要元件間的接觸關係,確定均有壓合才放心裝上。

天曉得或許是因為換上的導熱矽膠墊係數不足,原本待機溫度約為54~56度的GPU,現在約在60~62度左右。更糟的是會不定時當機(藍天白雲),出現win32k.sys或是其他系統檔案發生錯誤的情況(系統為Win 7 x64 SP1)。原本以為是GPU過熱,但是有時看影片開硬解時,GPU可以飆到85度(過去不曾發生)卻還是正常運作直到影片播完;有時卻是開Lightroom修圖時,GPU在62度左右就突然當了 ... ...

於是覺得問題可能出在北橋晶片散熱出了問題這個點上頭,因為同樣換了導熱矽膠墊,但又不像CPU/GPU那般有熱導管連接,而是接觸到鋁擠材料(大概啦)製成的一條龍上散熱,於是過熱發生熱當機。

找過01上的討論串,雖然前輩們提過一些"神級"的產品,如50W/m.k的必殺矽膠墊或是90W/m.k的無限石墨片,深知換上去後肯定有救(握拳!),但是遠在日本,遠水救不了近火(淚目啊) ... ... 沒屋頂或是X戰警家隔壁的拍賣場,能購得的品項,係數頂多也在3.2W/m.k左右。在此向各位達人們請教,如知道何處可購得係數6以上的導熱矽膠者--原廠那看起來像口香糖的玩意兒原來不簡單--還請不吝提供相關資訊,感激不盡 : D
2011-04-24 18:14 發佈
小弟是建議你參考原來 Pad 的厚度與軟硬度. 畢竟除了導熱能力必須考慮外, 組裝時的壓應力也必須考慮. 如果厚度不是很厚的情況下, 可以考慮相變化材料.
感謝回應。其實發文時有省略一些細節,雖然不是很清楚兄台所指相變化材料為何?但曾經用過MX-2代替導熱矽膠墊,但效果不好且同樣發生熱當機,因為MX-2沒辦法完全填補GPU與熱導管之間的空隙。還因為不知道產品間的差異,起初買到硬梆梆的導熱墊片,結果無法組裝,整個人傻眼啊 ... ...
如果你要自己改散熱,我認為主要癥結將會是在晶片與散熱模組間的間隙。如果設計值是正的干涉量(通常只有很小的干涉量),那麼你可以用 Grease 或相變化材料,如果是負的干涉量,你就必須考慮用 Pad 了。Grease 相信你已經知道,相變化材料會隨溫度變化成低溫為固體或高溫為液體(有的材料並不會流得到處都是)。而 Pad 就比較麻煩,因為牽涉到 K 值,厚度與硬度。K 當然愈高愈好,但是愈軟的材質,K 通常愈差,加入強化材料的 Pad,K 值也會變差。所以,通常 K 好的,是比較硬一些,硬的會造成較大壓應力,對晶片也不好。
我知道 Bergquist 有很軟的 Pad,以前曾經接觸過的某科技所代理的 Pad,K 值有到 12。不過,我跟他們已經沒來往了,可能要您自己想辦了。
印象中石墨片台灣弄得到

連遠東科技園區的飢餓鯊亞太區營運中心裡面有
而且還是炭跟鋁燒結而成的高檔品

01上應該有神人可以幫你神一下
感謝兩位的回應,積分奉上。

特別是wacow5119兄臺講解係數與材質硬度的關係,原來看似很惱人的導熱墊片,實際上也是真的很惱人。因為個人不知如何去量測相關零組間的間隙,而原廠用的是很像口香糖渣的材料(難道真的是 ... ... ?!),目前就是朝軟質高係數的導熱矽膠墊去找

F100FD兄,小弟在M01稍加考古的結果,過去有前輩提到石墨導熱片的導熱效能跟角度有關。詳細情況雖不明朗,再觀諸市面上的常見產品,由於NB散熱裝置的設計情況為"散熱器--導熱材料--裸晶",估計石墨片的
厚度及彈性狀態應不符所需,暫時不會考慮。

小弟絕非不自量力想改東改西,只是導熱材料本應視作消耗材料,才會想找同類產品替代。照目前的情況看來,大概還要折騰一陣子吧 ... ...

小弟剛剛翻了一下垃圾桶,把扔掉的兩種墊片撿了回來,不曉得是不是該說日貨也算貴得有點道理 ... ...
因為小弟我從事電子散熱前前後後十年左右,沒吃過豬肉,也大概能想像豬是怎麼走路的。尤其曾經因為接觸的問題被客戶釘過。踢過的鐵板,總是記得特別清楚,免得踢第二次。
在M01中考古到兩篇文章,分享一下:

導熱膏效果好壞的影響

某牌NB風扇吵翻天始末

從這兩篇文章提供的資訊,加上我觀察從垃圾桶翻出來的回收導熱材料來看,得到兩點提示:

1) 關於原廠給小弟筆電上GPU使用的導熱材料,推測是一種接近黏土狀的導熱膏(目前沒有黏性,略為硬化且有裂開的痕跡,可能為連結中提到的劣化)。如要替換,應該要找接近的材料,Arctic Silver 5應該可以採用(小弟也沒看過,只用過MX-2跟Y-500,請達人們建議更像黏土的產品)。但不建議使用市面上容易購得的導熱矽膠墊,雖然軟質的產品在安裝上很容易,但是導熱係數相差太大,不如不要更換。

2) 關於原廠給其他晶片組使用的導熱矽膠墊,從文章中提供的資訊來看,並不需要因為拆卸一條龍散熱器具,因而每一次都需要更換。正確地來說就是可以重複使用。

如此一來,小弟可能不需要繼續尋找夢幻的超級導熱墊,採購AS-5以及裝回原來的 ... ... 口香糖渣,方為正途。

感謝兩位的回應以及PM我願意提供協助的另一位前輩,謝謝各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