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益]這樣的配備 power大約幾w會比較好?

目前配備如下:
cpu intel-1230v2
gpu 撼訊 7870 myst - 7870XT核心
MB ASUS H77-V
memory 創見 DDR3-1600 8g * 2
HD WD-藍標 1TB
機殼 BitFenix Shinobi 忍者
光碟機一台

目前會玩一些近期的單機大作 古墓奇兵 刺客教條3 生化奇兵3
未來還會擴充一個256G的SSD
這樣的配備大約要多少W數的PSU會比較好呢?
還有預算2~3K內有推薦的品牌及型號嗎?
2013-05-11 17: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Power 配備
400w金鈦極^^
x225089x wrote:
目前配備如下:cpu...(恕刪)
感謝樓上大大的推薦,不過跟我的計算有些許落差
不過我想請問一下大大為何會推薦這顆psu呢?

-----------------------------------------------------------------

經過小弟昨晚一晚的爬文

cpu intel-1230v2 - 69w
gpu 撼訊 7870 myst - 7870XT核心 - 185w ~ 210w
MB ASUS H77-V - 約35w(這不確定)
memory 創見 DDR3-1600 8g * 2 - 10w
HD WD-藍標 1TB - 10w
機殼 BitFenix Shinobi 忍者 - 10w(機殼風扇)
光碟機一台 - 30w(DVD/CD combo機)
其他周邊(15w 不含滑鼠、鍵盤)

69 + 185 + 35 + 10 + 10 + 10 + 30 + 15 = 364

69 + 210(顯卡wiki資料) + 35 + 10 + 10 + 10 + 30 + 15 = 389

目前約略計算
由於psu最佳轉換區間落在50%~90%負載,取80%

364 / 0.8 = 455
389 / 0.8 = 486.25

看起來約是450w - 500w左右的psu為最佳
因此目前是以 全漢 聖母峰 450w為首選
不知版上大大是否有其他建議呢?
x225089x wrote:
感謝樓上大大的推薦,...(恕刪)


基本上你的計算是沒錯的...但有些地方要注意
什麼情況下 CPU GPU 硬碟 CD combo機 主機板 全速運轉? 一般使用上是不會有這種情形

真正可能達到最高負載的情形就只有CPU+GPU同時100% 而已

以你的情況來說估算負載最重的情況 整台燒機 (CPU + GPU + 其他) 大約在300W(DC)
CPU intel-1230v2 69W 實際不到69W 大約在50幾瓦(DC)左右
7870 myst 極限時大約是 200W (DC)
國外測試 (注意顯示的是整台AC功耗)
http://www.rwlabs.com/article.php?cat=&id=760&pagenumber=14
http://www.legitreviews.com/article/2156/13/

平常玩高級一點的遊戲 功耗大概會維持在200~250W(DC)左右

若你平常沒玩什麼高級遊戲 或者是偶爾玩 我會建議你用
全漢 金鈦極 400W or 聖母峰 450W
多數情況下維持在 20~50%輸出穩定的高效率區段

若你常常在操極限我會建議你使用
曜越 Toughpower 550W GOLD / 80+金牌.全日系電容 (TP-550P), $2590
海韻 G-450W/ 80+金牌.半模組化 / 全日系電容(主要固態)【任搭】, $2590
其中 G-450W 因結構使然(DC TO DC) 在12V高輸出時 穩壓仍然很好 效率也很高

PS: 若使用 全漢 金鈦極 400W or 聖母峰 450W or 曜越 Toughpower 550W 硬碟可多接
G-450W 硬碟不要接太多
感謝你的回覆 這樣的話挑選psu有個底了

請問
為什麼 "硬碟不要接太多" (金牌)海韻 G-450W
反而 "硬碟可多接" (金牌)全漢 金鈦極 400W or (銅牌)聖母峰 450W or (金牌)曜越 TP 550W

Kenny_Din wrote:
PS: 若使用 全漢 金鈦極 400W or 聖母峰 450W or 曜越 Toughpower 550W 硬碟可多接
G-450W 硬碟不要接太多...(恕刪)
peaceman wrote:
請問
為什麼 "硬...(恕刪)


結構不一樣 線路的分配也不一樣 (硬碟讀寫時是吃5V的)

G-450W 是DC TO DC 結構 線路分配上 3.3V 5V 合計是100W

其他都是單磁放大結構 在3.3V 5V的配額上比較高 至少都120W
另外因為結構的關係5V會隨著12V增加而升高 增加點5V負載可平衡5V電壓

但還是盡量避免多顆硬碟"同時"讀寫的情況 減少瞬間電流過大影響電壓波動
不過 看LSI狼大 的文章(及網路搜尋結果) 全漢 金鈦極、皇鈦極 2次側 是AC-DC 單磁放大結構
當 12V負載重 時 會影響5V,12V、5V 互相牽制 會較 雙磁放大、DC-DC 結構的電源嚴重吧
(還是我誤解了呢?)

參考:(LSI狼大的文章太專業啦 有點看不懂哩)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1&t=2290679&p=4#40

12V
Kenny_Din wrote:
結構不一樣 線路的分...(恕刪)

Kenny_Din wrote:
若你平常沒玩什麼高級遊戲 或者是偶爾玩 我會建議你用
全漢 金鈦極 400W or 聖母峰 450W
多數情況下維持在 20~50%輸出穩定的高效率區段

若你常常在操極限我會建議你使用
曜越 Toughpower 550W GOLD / 80+金牌.全日系電容 (TP-550P), $2590
海韻 G-450W/ 80+金牌.半模組化 / 全日系電容(主要固態)【任搭】, $2590
其中 G-450W 因結構使然(DC TO DC) 在12V高輸出時 穩壓仍然很好 效率也很高


想請教一下

你認為20~50%這數值哪裏來的?
peaceman wrote:
不過 看LSI狼大 ...(恕刪)


單磁放大由於結構的關係 5V與12V同步 所以在調節電壓的時候 5V會隨著12V輸出增加而上升

雙磁放大則是各自獨立 所以3.3V 5V 12V則彼此不干涉

DC TO DC 則是先AC TO DC 產生12V 然後在用 DC TO DC的電路板將 12V TO 3.3V/5V

這裡有單磁 雙磁 DC TO DC的各種負載測試 給你參考(結構本身會造成一些差異 但實際如何要測過才知)
http://www.expreview.com/22094-6.html

擷取狼大的一段話
"AURUM/BQT金牌並非使用市面上金牌常見的12V同步整流功率級+兩組DC-DC的設計,而是12V/5V同步整流功率級+3.3V AC-DC,很像傳統採用單組磁性放大電路電源的高效率進化版,所以5V輕載,12V重載下,5V輸出不降反升,12V壓降明顯的互相牽制現象,但因為採用的電路很成熟,也加入節能考量,所以效率表現也不錯,甚至超越其他金牌系列,所以對於節能有較高要求的,這也是個好選擇,不過會建議使用低瓦機種就好,因為一般耗電量中等的配備,5V/12V失衡現象不會很嚴重,這也減輕兩者互相牽制的問題"

其中一段為
"不過會建議使用低瓦機種就好,因為一般耗電量中等的配備,5V/12V失衡現象不會很嚴重"

是說單磁放大在輸出不高的時候 各路的電壓(3.3V 5V 12V)較為穩定
會建議維持在低瓦數輸出的安全穩壓帶 隨著12V輸出越高 5V與12V的失衡就會越嚴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