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Plus 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的迷思


Plus 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的迷思 Plus 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的迷思 Plus 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的迷思 Plus 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的迷思

最近大家購買power時,都會比較plus白牌~金牌,各效能為:白牌80%、銅牌82%、銀牌85%、金牌87%。然而Plus的認証不代表此產品真正達到足瓦而認証效能指的是,電流AC透過power轉換成電壓DC的運作效率。如110V的家電在電源供應器中轉換成直流電壓並供給電腦使用電力,AC端進入端100%電力,轉換電壓時會耗損13~20%(白牌~金牌耗損率)的電力,DC輸出端可使用80~87%(白牌~金牌轉換率)的電力。
耗損電力所指的是轉換器中所產生的熱能,在轉換的過程中所損失的電力。

其實選購相同瓦數金牌的power跟白牌的power差別在哪?差別只在省下的電力,白牌跟金牌相差7%,假如一天開機8小時左右,一年可省下的電費約二百元上下,然而相同瓦數的金牌跟白牌的價格差了好幾千元,個人認為選購power還是以足瓦特數為準。有的金牌賣的比白牌便宜,有可能是產品貼上600w金牌的商標,實際上產品瓦數只有300~400w的金牌產品。

因為一般消費者沒有測試儀器可以去檢測,一個測試儀器也要30萬左右。所以大家選購產品時,不要被金牌給迷惑。而足瓦非足瓦,也只能看那家廠商比較有良心。所以消費者選購power時後,足瓦是最重要的。不會因為花600w的錢去買到300w的產品。其實只要買白牌80PLUS的產品就好了。

2010-03-19 15:53 發佈
sue103 wrote:
最近大家購買p...(恕刪)


實際上台電算的是你轉換後吃掉的電力再算錢而已XD...什麼牌都沒差 重點是品牌
kaworu.liu wrote:
實際上台電算的是你轉換後吃掉的電力再算錢而已XD...什麼牌都沒差 重點是品牌

這點誤很大...
你說的是PFC的部份...
跟PSU的轉換率無關,
請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G-PLUS wrote:
這點誤很大...你說...(恕刪)


簡單的說 有APFC的機種 PF值大多0.9+ 大部份轉換率都不低(72-75%以上) 台電對於虛功本來就沒有再算了
(這要歸功台灣大部分家庭都是裝古董電表..現在政府有在推動數位電表 但是更新率很慢
台電如果要玩大一點 應該是讓大家換數位電表 使用高轉換+節能商品者 可以回饋電費..)
(有沒有看過轉換率50%的爛POWER 維修市場出貨量比什麼都還要大 月賣上千顆 賣到缺貨都會罵人)

80+本來就還好而已...(多少年前ZIPPY的都幾乎可以達到78-80%了 一顆大約4000左右而以)
現在認證滿街都是假的...除了專業的以外 誰會去查到底認證過了沒
所以我才說品牌比較重要...滿街都是號稱80+的OEM 認證了什麼 卻沒有人知道..
一堆人連POWER上面標什麼都看不懂了...也沒有看過證書長什麼樣子
何況認證機構動什麼手腳誰不知道 以前同學在認證機構就在認證到我在賣的 他都科科而以..反正都會過..
OEM品是認證公司的大金主..(品牌多 但是工廠都一樣 願意下單工廠就貼牌)

我以前在賣POWER的業務(非店面那種)..
你用轉換效率高的 對於自己的$$沒有實質幫助 但是對能源轉換有幫助..(在轉換中減少廢熱跟損失能量)
電費節省上比主機板使用省電模式省的還要少...還是要相信商業的說詞? 那我沒話說...
(因為工作時候我不能說實話...要教店家怎樣把POWER買回去賣)

高轉換+APFC 能不能省電 我可以回答 能 絕對能 而且%數還不少 但是認證能不能省電 我回答是參考用
(但是省的沒想像的多..折台幣的話 因為電腦本身都是走DC的..能進步的空間不大..
沒有傳統電器AC轉DC差異很大)
多了認證 只是多賣錢而已...某些公司 線短的跟什麼一樣..也是通過認證..消費者還不是買爽爽
個人比較注重用料和內裝結構

現在要買到不足瓦的也滿難了吧(300W標600W也太豪洨了)
我好窮

謝謝sue103 的說明
只能說有些品牌的強勢行銷太成功了!

除了ZIPPY 之外
我就只去eBay 買IBM,HP伺服器/工作站的拆機貨
Dylros wrote:
個人比較注重用料和內...(恕刪)


用料比品牌400W差的 標500W-550W的OEM品滿街都是..我也看過號稱600W實際大約350W的骨董產品

這種怪咖POWER Y拍一大堆..

其實用心的注意看 雜魚POWER 還是滿街都是...只是DIY市場少見 電腦公司維修主力 還是雜魚為主
為什麼 因為跑一趟辦公室 收回再送回去 只收1000 那POWER用個400元的 不算過分..
這也就是一般辦公室 窮公司電腦老是在故障 有錢用IBM HP 商用電腦的公司 故障機率渺茫意思一樣..
認證標章,應該都是指廠商送測時的樣品為準。
至於大貨生產時是否有按照當時送測時的樣品為基準下去生產,那就要看廠商的良心了。
不過買有品牌的power還是會安心點,至少有口埤及三年保固。
因為工作需要有接觸到其他雜牌電源,廠商可以按照客戶量身訂製你所需要的瓦數"貼紙"。
送測時以20%、50%、100%「滿載時」的輸出效率為準。

既然能滿載輸出瓦數,那當然也能當「足瓦」的參考。

反而沒80+的產品才沒有足瓦的保證。

不過我也認為有白牌即可,除非價差不大。
所以一些標榜節能省電什麼環保愛地球的一些行銷手法
有時候只是廠商用來增加利潤的方法而已
實質上並不能真正幫你省下多少錢

其實用電腦真的要省電
應該就是不用時就關機
那怕外出個半小時

找了一些相關的專有名詞說明給大家參考:

什麼是80PLUS認證?

相信很多玩家對這個標誌相當不陌生,80PLUS對現今重視節能的環境生態
可說是一項重要的專案,在全球能源短缺的情形下,美國Ecos Consulting機構,為了鼓勵廠商研發更具效率的機種,所制定的能源利用率標準認證,促進電腦製造商整合PC桌上型電腦以及伺服器的內部電源,讓電源供應器在輕載(20% Loading) 與中載(50% Loading) 和 重載(100%) 各種負載的情形之下,仍然保持80% 以上之轉換效率,達到了80%以上的效率水準,更有助於減少能源的耗費,各家電腦製造商,必須向Ecos Consulting機構提出申請書,通過機構測試認證之後,才能使用80PLUS認證的標籤,有了這個金字招牌,可以大幅的節能省電,更節省玩家的荷包,促進環保的效益。



什麼是轉換效率?

轉換效率簡單而言,就是電源供應器經由交流電轉換直流電的比例。
簡單的計算公式如下:
電源供應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 簡稱 SPS)
輸出瓦數( W) = 輸出電壓 ( V ) * 輸出電流 ( I )
假如規格如下

+12V +3.3V +5V
20A
20A
25A

+12V * 20A = 240W
+3.3V * 20A = 66W
+5V *25A= 125W
輸出總功率 = 所有輸出瓦數的總合
所以輸出的總瓦數為:
240W + 66W +125 W =431W
SPS輸出總功率 / SPS輸入總功率 =SPS轉換效率 %
總輸出431W / 總輸入 538W = 80% 效率

那玩家可能會困惑,其餘的20%跑到哪邊去了呢?

其實電壓轉換的過程,所損耗的功率會轉換成熱能,再經由風扇排出電源供應器單體外。
其安全性是無庸置疑的。





主動式PFC與被動式PFC的差異在哪裡?

主動式(Active)PFC 被動式(Passive)PFC
功率因素值(PF) 較高 > 95% 功率因素值 (PF) 較低 ,約 60~75%左右
擁有全域性電壓 (90~264 VAC) 必須手動切換高/低工作電壓
電流輸出不隨電壓波動變化,擁有高穩定性 電流輸出容易隨電壓波動變化,穩定性較差元件體積小,重量輕
元件體積小,重量輕 元件體積大,重量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