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

你還在自以為自己的電腦很耗電? 拼命衝大瓦數的power?

亞瑟陛下 wrote:
安安 小弟知識薄淺 ...(恕刪)
如果 算出來 低於20% 那我去買200多元的 電源供應器 200~300W得 給我這台目前這樣用是否就能省電

因為算法有 CPU +顯卡 +50W =你挑選供應器的W數 但又有人說要X0.5 或0.6 顯卡0.85

都搞不懂 有點亂= = 我很想學很想懂 但能有好心人 大大幫我解釋嗎?




你去弄3樣東西,租/借/買 都行,
[1]變電家
[2]能量DCA的鉤表,最好是專門量20A以下的機種
[3]SEASONIC 330W / BE QUINT 350W / 金鈦極 400W (3選一)

用變電家比較更換PSU前後的AC瓦數差異,
用鉤表去量每根電線的電流值。

對PSU瓦數的計算方式不同,是因為每個人對耗電量的認知程度不同,
比起聽人講,不如你自己測,累積你自己的經驗,
以後就不用再因百家爭鳴不知聽誰的好。

你現在基礎太差,教你一堆極可能是白費功夫,
讓你自己去實驗效果最好。


==============
你那一顆"冰風暴"各方面品質都很差,
對你來說,最簡單察覺的是電線等級,一般大廠都用AWG 18,它是用AWG 20。

拆開看電容的規格,
主電容規格:耐壓200V /470uF/ 85度,雖然用上2顆,但是ESR依然頗高,
其它就懶的說了,
而且這款MODULE還有掛其它名字在賣,EX:征服者2 400W

PSU是一分錢一分貨,你只想花幾百元是得不到好東西的。


亞瑟陛下 wrote:
...(恕刪)

1. 現在的電腦,裡面的耗電裝置,大都是吃12V,選購PSU時,應注重12V輸出電流的大小(或12V 瓦數),至於PSU總瓦數只可略為參考.

2. 轉換效率% 和 負載率% 這兩個都是用%做單位,但名詞意義不同.
首先你要知道 交流AC 和 DC直流 不同.
台灣電力公司的發電機,只能給你 交流電AC,但電腦只吃 DC直流電. 所以,PSU的用途和目的,就是負責把 交流電AC "轉換" 成 DC直流電 ,才能餵給 CPU,GPU,HDD..

轉換效率:是指從台電的交流電AC 轉換成 PSU 直流輸出的比率. 例如: 轉換效率80%,是指消耗200瓦的交流電,能產生160W的直流電給電腦使用(例如玩Game). 若轉換效率只有70%,表示你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 DC,但得消耗228W (..160/70%=228) 的交流電AC, 台電公司收費是看AC交流電的損耗,換句話說, 當你使用轉換效率不佳的PSU時,你要繳的電費會增加.

負載率: 類似CPU使用率的概念, 例如你的PSU是額定標示400W (直流DC),你上網時,電腦只吃 50W DC,所以,負載率就是 50/400 = 12.5%. 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負載率就是 160/400 = 40%.
同樣的,你的PSU是額定標示300W,你上網時,電腦只吃 50W DC,所以,負載率就是 50/300 = 16.7%. 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負載率就是 160/300 = 53.3%.


3. 不是買400W的PSU,電費就一定會比300W PSU耗電. 應該是要看PSU的轉換效率,和 你是上網或玩Game時, CPU等裝置的使用率高低.
CPU使用率低時,消耗的DC,AC電能也會自動降低.不是買400WPSU,就固定輸出400W.其實是依工作量,輸出可大可小.

就像你買 100cc的機車,或 125cc的機車...誰比較耗油,主要是看你有沒有雙載或單騎 ? 你騎山路或騎平地?的實際使用情況而定.
如果再平地單騎,機車時速以 15km/h或 80km/h行駛,太快太慢,都很耗油.反而,可能50km/hr較省油,效率較高. PSU負載率15% 或 80%時,轉換效率,也是較不好些..通常,負載率50%時 ,轉換效率較高.

4. 他的12V 有 18W(216W) ,你想餵給 一顆 65W TDP的CPU 和 120W的GPU,還有HDD,Fan.,雖不是很理想,不過勉強還算OK. 但你這顆400W PSU是非常舊的設計和用料. 轉換效率只有~70%,因為效率不佳,所以會比較耗電! (再提醒一次,我指的耗電是消耗AC交流電,至於DC直流消耗是看你執行哪些工作而定,不是看PSU規格大小.)

5.挑選供應器的W數,有人說要X0.5 或0.6 顯卡0.85..之類的複雜加總公式,那是國際上品牌廠專業的算法,一般消費者不太需要用到如此精準複雜的算法. 品牌廠的 NB adapter通常只有 65W~95W,AIO 或Mini PC的PSU 只有 100W~180W,使用太大的瓦數塞不進去小型電腦的機殼內,且品牌廠單一產品可能就有幾十幾百萬台的出貨量,有costdown的壓力,所以,專業的工程師,錙銖必較,會使用複雜的公式,去精算出PSU的大小,通常最後選用的PSU瓦數只比實際最大耗電多10~20%.
市面上,零售的PSU,動不動就是300W,400W起跳, 簡單看12V 輸出大小和CPU,GPU瓦數就可以了. 例如,CPU 77W,GPU 100W,合計177W,找顆12V輸出有 177W的1.2倍以上的就八九不離十了. 視情況,若想要超頻,再多加一些瓦數.若是12V多路PSU,則要多注意各路的額定電流分配,是否足夠.


pqaf wrote:
1. 現在的電腦,裡面的耗電裝置,大都是吃12V,選購PSU時,應注重12V輸出電流的大小(或12V 瓦數),至於PSU總瓦數只可略為參考.

2. 轉換效率% 和 負載率% 這兩個都是用%做單位,但名詞意義不同.
首先你要知道 交流AC 和 DC直流 不同.
台灣電力公司的發電機,只能給你 交流電AC,但電腦只吃 DC直流電. 所以,PSU的用途和目的,就是負責把 交流電AC "轉換" 成 DC直流電 ,才能餵給 CPU,GPU,HDD..

轉換效率:是指從台電的交流電AC 轉換成 PSU 直流輸出的比率. 例如: 轉換效率80%,是指消耗200瓦的交流電,能產生160W的直流電給電腦使用(例如玩Game). 若轉換效率只有70%,表示你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 DC,但得消耗228W (..160/70%=228) 的交流電AC, 台電公司收費是看AC交流電的損耗,換句話說, 當你使用轉換效率不佳的PSU時,你要繳的電費會增加.

負載率: 類似CPU使用率的概念, 例如你的PSU是額定標示400W (直流DC),你上網時,電腦只吃 50W DC,所以,負載率就是 50/400 = 12.5%. 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負載率就是 160/400 = 40%.
同樣的,你的PSU是額定標示300W,你上網時,電腦只吃 50W DC,所以,負載率就是 50/300 = 16.7%. 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負載率就是 160/300 = 53.3%.


3. 不是買400W的PSU,電費就一定會比300W PSU耗電. 應該是要看PSU的轉換效率,和 你是上網或玩Game時, CPU等裝置的使用率高低.
CPU使用率低時,消耗的DC,AC電能也會自動降低.不是買400WPSU,就固定輸出400W.其實是依工作量,輸出可大可小.

就像你買 100cc的機車,或 125cc的機車...誰比較耗油,主要是看你有沒有雙載或單騎 ? 你騎山路或騎平地?的實際使用情況而定.
如果再平地單騎,機車時速以 15km/h或 80km/h行駛,太快太慢,都很耗油.反而,可能50km/hr較省油,效率較高. PSU負載率15% 或 80%時,轉換效率,也是較不好些..通常,負載率50%時 ,轉換效率較高.

4. 他的12V 有 18W(216W) ,你想餵給 一顆 65W TDP的CPU 和 120W的GPU,還有HDD,Fan.,雖不是很理想,不過勉強還算OK. 但你這顆400W PSU是非常舊的設計和用料. 轉換效率只有~70%,因為效率不佳,所以會比較耗電! (再提醒一次,我指的耗電是消耗AC交流電,至於DC直流消耗是看你執行哪些工作而定,不是看PSU規格大小.


大大您說的
轉換效率:是指從台電的交流電AC 轉換成 PSU 直流輸出的比率. 例如: 轉換效率80%,是指消耗200瓦的交流電,能產生160W的直流電給電腦使用(例如玩Game). 若轉換效率只有70%,表示你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 DC,但得消耗228W (..160/70%=228) 的交流電AC, 台電公司收費是看AC交流電的損耗,換句話說, 當你使用轉換效率不佳的PSU時,你要繳的電費會增加.
---
問題1:
這點我不懂~ 200瓦 是哪來的怎麼算的?AC我知道是家用115V得電流 DC我了解像電持這種電、電腦的電就叫DC,>>>>>若轉換效率只有70%,表示你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 DC,但得消耗228W (..160/70%=228) 的交流電AC <<這我不懂 160/70%=112,228W是怎麼算的?

PSU負載率15% 或 80%時,轉換效率,也是較不好些..通常,負載率50%時 ,轉換效率較高.<<<
所以已經從20% 改成50% 才是正確省電的?

再來...

以為電腦 CPU 65W 記憶體2W 主機板 50W 燒錄器 假設算15W[但如果只有通電沒有放光碟進去他是幾W)
硬碟 希捷 SATA2 250G 應該20W [以上都原價屋按出來的)
他這是每樣零件 緊繃時 所需要的W數吧? 那應該不可能每樣零件都超到緊繃~ 所以是不是才有人說
原價屋按出來的瓦數 要再打6折 X0.6 例如65+2+50+15+20=152W(DC)<這是我每樣零件最高所需的W數
152X0.6=91.2W[代表平常使用量是91W] 這樣說有錯嗎?

還有我沒有裝顯示卡 是用主機板上的內建顯示卡~ 那也會耗電嗎?[原價屋說主機板50W]
他這個50W是沒包刮內建顯示的瓦數嗎?主機板的50W也有包刮[後面給你插USB的鍵盤、滑鼠、其他USB讀卡機這些裝置嗎?]還是插上這些DC W數要再往上加?


還有請問~ 內建顯示如果也會吃W數[那就超過主機板說的50W] 他吃的W數是多少?
會不會比獨立顯卡還要大?

例如 我想組I5 3470K [他內建顯示HD4000]HD4000=現在多少型號的顯示卡?[他耗電又是幾W呢?]
I5 3470K [77W]+主機板 50W +記憶體 4W[雙通道] +SSD硬碟 3W +SATA3 500G 20W
=77+50+4+3+20=154W

我如果買1顆 350W 80+[俗稱80%轉換率]的電源供應器要讓它負載率在效率最好的50%
就是154W去/350Wx100=44% 那也還沒到效率最好的50%呢?
何況如果154w去打6折X0.6=92.4W , 92.4W在去/350Wx100=26.4% 那豈不是更慘?

還有請問我挑一個R7850如果他是95W HD4000內顯有比R7850強嗎或差不多嗎?
該用內建的下去用或玩遊戲 比較省電還是+上一個95W的顯示卡?

---
問題2:
回歸我目前的電腦 G530=65W 硬碟20W 記憶體2w 主機板50w=137w [因為都只看網頁所以要x0.6嗎]

以我目前冰風暴400w 轉換率是70%嗎? 400w的70%轉換率 又是多少呢?

如果我要在良好的轉換率 20% 我需要買幾w的電源供應器最適合? 相反的50%呢 交我算一下~

我快解開謎底了~ 感謝高手的解釋~ 但還是有點不懂 [我家有三用電錶 爸爸做水電的跟他A的]

上面可以量DC直流電 600.200.20.2V ~ 還有一排是DC直流"A"2M 20M 200M [這是什麼?]

我還有另外1顆 400W的電源供應器 那顆是朋友不要的 我想要研究 要怎測量?

還那個電源檢測器去哪買~ 感覺可以測量W數 很好玩還有版友在賣的嗎?

最後我知道 1度電=1000W DC直流電 用到1000W才算1度 這樣沒錯吧?

例如 CPU 10W ,用100個小時=1000W 電費=繳納1度的金額 這樣說有錯嗎?

亞瑟陛下 wrote:
大大您說的轉換效率:...(恕刪)

1: 公式是: AC耗電(W )x 轉換效率 (%)= DC耗電(W ),根據數學四則運算,
AC耗電(W )= DC耗電(W )/ 轉換效率 (%) ,

所以說: 160 / 70% =228, 你可用Windows小算盤算看看. 160x 70% =112

2: 不是說負載率50%會比20%省電,負載50%當然比20%耗電瓦數高,應該說是負載率50%會比20%,轉換較率高.
例如,同一顆400W PSU, 負載50%時效率高達85% ,負載20%時效率高達80%.
比較AC耗電量和電費.
400x 50% / 85% = 235W.
400x 20% / 80% = 100W.

3:原價屋有些數字並不完全正確,僅共參考,例如 HDD實際運轉時約耗電7~12W. intel內顯已經不在主機板上面,已經算到CPU功耗內,因為intel CPU內含GPU. 現在主機板可能耗電不到10W.
把每顆裝置加起來在去打折,只是根據過去實驗數據和經驗法則,統計出來的預估值,可做參考,但非絕對正確.


4. 市面上的零售PSU動則350W起跳,但現在半導體製程技術精進,實際的PC整台耗電,只有40~70W. 負載率往往都只有20%不到,無法達到較佳能源轉換效率.因為 一般消費者都有迷思,喜歡買大Power,誤以為大power比較耐久,廠商也樂得多賺點錢,賣大power.

但國際品牌廠有專業的工程師在把關,就算有預留PCI-E插槽擴充空間,他們選用的PSU往往只有200W左右.至於那些品牌廠的AIO主機,消費者無法擴充插卡,只能使用USB,選用的PSU瓦數就更少,AIO (PC+LCD) PSU大約只有130W左右,以達到較佳的能源轉換效率,並costdown省下PSU材料成本.

5. 如果單純看1080P影片 或 上facebook玩 flash game,intel 內顯 和 HD 7850效果差不多 .
但如果要玩 BF3這類高畫質高特效的重量級game ,內顯和 HD7850就差異非常非常大,可能有10倍之遙.

6.冰風暴400w 轉換率是70%,是指滿載100%時,能有70%的效率. 50%負載時,或許是75%效率.
你不用刻意去追求負載50%時的最高效率,PC本身耗電是動態改變,不是常態性的固定負載率,你也不是品牌大廠,能夠量身訂做 本益比和效率最高的個人化PSU.

基本上,你若不插顯卡,買顆350W左右 ,80+的Power就夠用. 不太需要,追求87%,90%那種高效率的PSU,因為你的PC,若只耗電70W, 使用80%效率 vs 90%效率的Power,可能就只差區區~7W耗電量,還不如隨手關燈,來的省電. 若你預算夠,願意多花些錢,我也不反對你買高效率的 PSU,為地球盡一點心意.

7. AC瓦數監視器的確很實用. 幾年前,比較知名的是 變電家,$1200~1500,光華商場或良興電子等各大賣場,都買得到. 但現在不建議買變電家, 他是舊設計的價格太貴,功能又少,精準度也不夠.
市面上,類似的新產品很多種,價格可能只有一半 , 功能又多,精準度較好.

8. 三用電表量電壓,電阻很方便 ,但量電流很煩麻,需斷線再去串聯. 量DC電流,要買DC電流鈎表 ,簡單好用,基本款單價約$600~3000. 不過,一般人並不常用.水電工或工程師較有需要.

9.功率是指"每秒"的能量大小.瓦特的定義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鐘 轉換,使用或耗散的能量的 速率(以焦耳為量度的). 並不是 電池總容量 或 總耗電量大小.

功率單位 乘以 時間單位 才可表示 能量大小. 好比 距離長短 = 速度 x 時間.

1千瓦·時就是一個功率為1千瓦的耗能設備在1小時內所消耗的能量,等於360萬焦耳

就像 家裡一台電視機,瓦數是150W,計算電費時,得計算你看這台電視到底幾個小時? 才能決定電費多少, 換句話說 須把 電視機的瓦數x電視機的使用時間,才是真正的用電量. 所得到 (kW x 小時),也就是台電繳費單上的 (度) ,1度電 = 1kW x 1小時.


例如,一台55" LCD 電視 150W(=0.15kW) ,每個月看 60個小時,台電電價是每度電$3 , 那這台電視機每月電費需花多少?

$3 x 0.15 kW x 60小時 =$27 ,每月花$27

所以,NB 或 平板的電池, 表示容量時, 常用的單位是 W*h,或 mA*h.兩種單位都有計算"小時",但稍有不同.常讓人搞亂掉.

"1度電=1000W DC直流電 用到1000W才算1度", 這樣的說法有點錯誤,應該說 1度電=1000W AC交流電,累計使用1小時.才算1度. 必須加算時間的長短. 換句話說,1000W 使用 6分鐘 ,不叫1度,而是 1 x 6/60 = 0.1 度 = 0.1 kW Hour.







pqaf wrote:
6.冰風暴400w 轉換率是70%,是指滿載100%時,能有70%的效率. 50%負載時,或許是75%效率.
你不用刻意去追求負載50%時的最高效率,PC本身耗電是動態改變,不是常態性的固定負載率,你也不是品牌大廠,能夠量身訂做 本益比和效率最高的個人化PSU. 基本上,你若不插顯卡,買顆350W左右 ,80+的Power就夠用. 不太需要,追求87%,90%那種高效率的PSU,因為你的PC,若只耗電70W, 使用80%效率或90%效率的Power,可能就只差區區~7W耗電量,還不如隨手關燈,來的省電. 若你預算夠,願意多花些錢,我也不反對你買高效率的 PSU,為地球盡一點心意.

這psu沒有apfc,
power factor 只有0.55~0.7,
恐怕是連ppfc也無。

如果加算power factor低落造成的公害,差距就不會只是7w了。


pqaf wrote:
7. AC瓦數監視器的確很實用. 幾年前,比較知名的是 變電家,$1200~1500,光華商場或良興電子等各大賣場,都買得到. 但現在不建議買變電家, 他是舊設計的價格太貴,功能又少,精準度也不夠.
市面上,類似的新產品很多種,價格可能只有一半 , 功能又多,精準度較好.


變電家在測定時,電流愈低誤差愈明顯,
以"比例"來看是高的嚇人,
以"瓦數差值來看",通常低估10w,頂多到15w。

你說有又便宜又好的選擇,能推薦出來嗎?
精準度較好? 請問有比較基準嗎?
我約6年前買變電家,當時約$1300,現在,光華新天地仍是賣1200~1500.儀器本身耗電~0.3W, 但缺點是不能量3W以下低耗電設備.拿它來量 LCD TV或PC待機耗電量,或平板充電器耗電,待機耗電不到2W時,它都只顯示 00 W,,若是2~3瓦耗電時,變電家會show 3瓦.



兩年前在光華偶然看到一款,HILA 電力節能監控器 EL-550(NT$800~850),買回家試用,它就能夠顯示 顯示PC 關機時的1W耗電量,但不能量1W以下低耗電設備. 且它還有額外的功能,可以當數位式電源定時開關,設定多組on/off排程.儀器本身耗電~1W. 缺點:準確度稍差,瓦數大於200瓦後,誤差值大於1%.


良興電子還有
"數位電源偵測器 電器工況監測儀 節電高手 DDSC-723",可以量到小數點後1位的精準度(大陸設計的 WF-D02A),但不能量1W以下低耗電設備.,價格約是$599,缺點:不能顯示 電流值和功因數PF , 得改買1千元的DDSC-722才有顯示電流值和功因數PF )



變電家,DDSC-723,EL-550這三款在100瓦內,量出的瓦特數據都極相近,相差不到1W,但一旦瓦數大於200瓦,EL-500的量的的數據就和其他兩款,偏離越大,明顯差到1%以上.例如,其它款show 250W,但EL-550卻show 253瓦.量800瓦的冷氣耗電時,EL-550卻偏多了~30瓦.

另一款大賣場常見機種,我就沒過."太星電工 節電小幫手用電計費器附定時器 OTM747" $659, 定時器功能+計費器功能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1795009
亞瑟陛下 wrote:
問題1:
這點我不懂~
[1] 200瓦 是哪來的怎麼算的?AC我知道是家用115V得電流
DC我了解像電持這種電、電腦的電就叫DC,

[2] 若轉換效率只有70%,表示你玩Game時,電腦需要160W DC,但得消耗228W (..160/70%=228) 的交流電AC
<<這我不懂 160/70%=112,228W是怎麼算的?


......

1) 的部份是基本電學單位, 這個自己 Google 一下
基本上就是電壓 (V) x 電流 (A) = 瓦數 (Watt)
不過上面那個是直流電的算法,
交流電的話, 又有其他因素要考慮 -> 請 Google,

2) 的部份是單純算數問題, 你把乘號和除號的基本單位看清楚
以下大概是類似的情況, 請自己作一下功課

"自己作功課" =/= 把問題再丟回來板上問別人, 問到對方願意一筆一筆的講到你懂


亞瑟陛下 wrote:

最後我知道 1度電=1000W DC直流電 用到1000W才算1度 這樣沒錯吧?

例如 CPU 10W ,用100個小時=1000W 電費=繳納1度的金額 這樣說有錯嗎?


前面已經有先進講過了,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

算這麼多, 不如自己去買個便宜的 太星電工 / WANF 之類插座型的測電錶
測一下自己的 PC 主機, 螢幕, 以及其他的家用電器,
這樣會很簡單很快對各種用電量有個概念.
也比較知道電腦主機的用電量的變動狀況.

幾百塊錢而已 ($600 或更少), 也不需要像用勾錶一樣需要拆線或是撥線束

藉著這版面問一下~

有推薦的3孔的測電錶嗎?!因為看來看去都是2進2出沒有3進3出的=.=

還有,UPS要買還是買在線式的好。離線式和在線互動式保護能力真的是有限...
但去華碩的電源瓦數建議值計算
http://support.asus.com/powersupply.aspx?SLanguage=zh-tw
點一點基本的配備(有顯卡),就400w~500w了耶!
  • 6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