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零災情的東西,學過品管的都知道無法做到零不良(那只是一個目標),再來就要看售後服務,還要看買受人人品了,再好的品牌都會有市場不良(不等於製造不良),大家都是出問題才Po網,就會造成一種假象,損壞率高,但若以整個銷售數字來算損壞率也許要以ppm算(指大廠)。再來電子產品中半導體很容易受EOS、ESD破壞,這不算製程不良,要怪罪製造商嗎?製程中做再多的EOS、ESD防護半導體仍然會莫名其妙損壞,也查不到原因,只能做到減低損壞率,客戶端環境變數更多,若市電不穩一個突波也會造成產品損壞,但負責的廠商會替您保固維修;最容易看出有沒有偷料就是電解電容廠牌及壽命(要查規格),電感溫度(換線材或降股數)。
在這個消費者非便宜不買,開標以最低價得標的年代,大家都想要功能強(數字漂亮)價格便宜的東西,costs down成為工廠生存的法則,想要便宜又要耐用那就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原本採日系部品的產品開始改韓系、台系、強國製品,越來越便宜,越來越不耐用,唉!要便宜就要吃餿水油,用爛貨。
我們公司產品主要電解電容還是使用日系大廠(強國廠製)RUBYCON、nichicon產品,測試出來壽命都比規格高,台系還好,純強國製敢用嗎?但每每聽到客戶對業務說XX牌價格比您們便宜,不降價要轉單,但對比的產品是白牌品或強國製,連國內CNS都沒有,這要如何生存?大廠的產品通常要送驗,經常看到標示CE、UL、CNS...驗一項就是幾千上萬,外銷機種還牽扯到國際認證,歐盟只有一張認證嗎?還要荷蘭、比利時...,幾乎要銷售的國家都得認證,改個設計重新認證費用較要幾百萬,這些都是成本。
白牌產品有時偷貼個認證,產品只要能用就好,反正又不外銷,那管您產品上市前需要一堆的低溫、高溫、濕度...測試,更別說壽命了,壞掉直接換新的還好,有時還不理您;EMI不合格、電氣特性超過標準、效率不好、波形有問題,使用者知道嗎?這樣的產品賣您大廠的2/3價格,賺得比大廠還多,您買誰的?
目前為止看到價格賣的高,獲利最多,用料如何不得而知,產品一樣有問題的,大概就是蘋果了。當然我也會想用又好又便宜的東西,但這已陷入一種無窮的迴圈,如何買到大家都可接受的產品,就只能慢慢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