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喜歡HD的影片也收集了不少,覺得在影像上已經很努力的達到標準,但是在音效上我個人卻一竅不通,希望各位高手能不吝賜教,多謝...
本人主機板是技嘉P35DS3L,主機板有光纖輸出,那小弟目前有兩種想法,請高手們可以幫我選一個音源輸出可以比較有所發揮的方式...主要以能發揮DTS,AC-3,杜比5.1音效為主..
1.主機板->光纖輸出->綜合擴大機->喇叭
2.音效卡->光纖輸出->綜合擴大機->喇叭
先說說我的理由,本人從朋友那得知,光纖輸出效果比較好?或是說比較不失真?其實我跟我朋友都是臭皮匠,都還在摸索,還是有其他哪一種輸出方法比較好?
還是有其他的取代方式?還是不建議用綜合擴大器推?
如果本人兩種其中之一的方法可行,那各位高手建議哪一種音效卡?哪一種擴大器?哪一種喇叭?
本人比較傾向被動式喇叭,還是有更棒的主動式喇叭?
使用空間一般書房大小約6.5坪大
本人預算約3萬,不含擴大器,擃大器價格可以彈性,但是希望小巧功能佳,多謝您的回答!!
湖井掏 wrote:
本人喜歡HD的影片也收集了不少,覺得在影像上已經很努力的達到標準,但是在音效上我個人卻一竅不通,希望各位高手能不吝賜教,多謝...
本人主機板是技嘉P35DS3L,主機板有光纖輸出,那小弟目前有兩種想法,請高手們可以幫我選一個音源輸出可以比較有所發揮的方式...主要以能發揮DTS,AC-3,杜比5.1音效為主..
1.主機板->光纖輸出->綜合擴大機->喇叭
2.音效卡->光纖輸出->綜合擴大機->喇叭
先說說我的理由,本人從朋友那得知,光纖輸出效果比較好?或是說比較不失真?其實我跟我朋友都是臭皮匠,都還在摸索,還是有其他哪一種輸出方法比較好?
還是有其他的取代方式?還是不建議用綜合擴大器推?
如果本人兩種其中之一的方法可行,那各位高手建議哪一種音效卡?哪一種擴大器?哪一種喇叭?
本人比較傾向被動式喇叭,還是有更棒的主動式喇叭?
使用空間一般書房大小約6.5坪大
本人預算約3萬,不含擴大器,擃大器價格可以彈性,但是希望小巧功能佳,多謝您的回答!!
本人說不上接觸很多,但可以提供予你我目前的使用概況
SB Live 24bit USB音效盒 + Z5500
這是我目前的使用概況
以你舉出的類似,只是要少了綜擴
2.音效卡->光纖輸出->綜合擴大機->喇叭
因為我的Z5500有附帶數位控制台,可以接光纖、RCA、3.5mm音訊線
當然Z5500也有DTS、Dolby解碼
至於獨立音效卡則是必須的
個人會比較趨向音效卡->光纖輸出->綜合擴大機->喇叭
(光纖線內的光線還是會衰減~不過不是Hi-End級高標準就忽略他吧)
而數位解碼成類比音訊的部分變成是交由外部解碼器處理,可以避免電腦主機內的訊號干擾
所以一般會有光纖輸出效果比較好印象
如果前提是希望用數位輸出的話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樓上那樣,買台Z5500或是一樣具有解碼+主動式5.1喇叭的多媒體喇叭
要是覺得主機板光纖輸出還OK那就不用加音效卡
變成: 主機板(P35 DS3L光纖輸出)->Z5500(解碼+粽擴+喇叭),乾淨俐落
不然多花一點錢,換張好一點、有數位輸出(光纖、同軸)支援5.1的音效卡
如Sound Blaster X-Fi系列
接上如Z5500的多媒體喇叭就OK了
主機板->音效卡(數位輸出)->Z5500(解碼+粽擴+喇叭)
不想用Z5500的話ONKYO有新出一款2.1喇叭 GXW-2.1,主動式喇叭內建擴大機功能可解雙D
支援三組光纖輸入.你可以自行添購中置.後置組裝成5.1劇院
網路上有人在賣ONKYO GXW-2.1+ D-11M + D-11C 組合,20k左右
更敗家一點
換成 獨立解碼器(可解DTS,AC-3,杜比5.1)+5.1主動式喇叭
這樣選擇就超多的了~可貴可便宜range非常大...
3萬元預算買音效卡+5.1喇叭用在書房很不錯了
音效卡買個5k左右就已經嚇嚇叫,
例如X-Fi XtremeMusic Dell OEM,ONKYO SE-150、SE-200還有最近很紅的ASUS Xonar可以可慮
Creative X-Fi XFi Elite Pro這種一萬元左右的多媒體卡我是覺得太燒了

而5.1聲道喇叭要是不介意用主動式,想要讓系統簡單一點的話
高級一點的
BOSE系列可以去門市看看,雖然我個人覺得太貴了CP值很低
而AE的 Aego P5 II 5.1這東西應該不錯,也包含了解碼器~不過台灣好像沒看過有人有
Aego-T 5.1 system台灣也沒進,這是單純的5.1主動式喇叭,跟AEgo M 2.1應該是一樣的單體,基本上AEgo M用過的都說讚(我自己就用這個)~這應該比較好找
普通一點的.....羅技、Creative等等等都有出一大堆多聲道多媒體喇叭,直接插上就OK了
要是想玩被動式喇叭
那~我沒什麼好推薦的了,已經超過我的能力範圍了,哈哈哈
解碼器->擴大機->5.1被動式喇叭.....
解碼器->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5.1被動式喇叭..........

走一趟音響店身上小朋友就飛光光了

主機內建光纖---山葉雙解碼擴大機(2手價5500)--5.1聲道喇叭組(多年前買的價格忘了)感覺非常的不錯喔
我自己有一張一樣內建光纖/同軸輸出的主機板
最近買了台 Creative 的 DDTS-100 來當作解碼器用 (相關文章請點我)
喇叭是 Creative Inspire T5400, 另外也有裝一張音效卡, 是 Creative Sound Blaster Audigy 2 Value
那張音效卡是在買內建光纖輸出的主機板之前就買的了, 所以現在都是用那張音效卡來做光纖輸出給 DDTS-100
只是之前臨時想到主機板也有內建光纖, 乾脆把音效卡拔起來, 用主機板的內建光纖輸出來試試看
雖然光纖內有紅色光線輸出, 但是沒有聲音出來, 因為我看主機板只能輸出 AC-3 的編碼
而 DDTS-100 應該只能解 Dolby Digital & DTS 兩種的樣子
所以我在想 DDTS-100 沒辦法解 AC-3 的編碼吧, 還是有可能是主機板的音效輸出設定錯誤?
主機板為技嘉 965P-DS3, 當時在用的時候, 內建音效的驅動程式的聲音控制面板, S/PDIF 的聲音無法調整

不然如果主機板內建的光纖輸出可以用的話, 我那張 Audigy 2 Value 的音效卡就可以拆到別台電腦裝了...
這是簽名檔
反正不管音源是什麼格式, 解出來之後, 一定都是 PCM , 就可以用這套重新編碼成 5.1ch AC3/DTS , 再透過 SPDIF 輸出...
缺點是... 有些吃 CPU loading ... 尤其是要壓成 5.1ch 的狀況, 播 MPEG4 / H.264 HD 的影片, 怕 CPU 不夠力做 real-time AC3 encoding...
我這邊是用一張叫 X-Plosion 的音效卡, 上面的 C-Media chipset, 可以做硬體 DTS 5.1 ch 壓縮.. 所以不太吃 CPU ... 而且還是可以調整的音場等等參數... 效果感覺上比用 AC3Filter 好了些..
Creative 有出一台 DTS encoding 的盒子.. 不過做法很蠢... 你需要用音效卡類比輸出 5.1 ch 給它, 它再重壓成 DTS stream... 中間經過了沒必要的 DA AD 轉換... 反而要浪費更多成本, 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 5.1ch 音質.. 而且根本沒省到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