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取自www.productview.com.au)
近十年來,這組音箱陸陸續續搭配了 初代mac mini intel版本, macbook pro 13, imac 2011.....
之後因為有了airplay 這音箱也就閒置了一段時間。前陣子購入了Nexum Tunebox 讓老CD音響變成airplay 音響(詳情請點這裡),於是又讓我想起了這組塵封已久的老朋友。
測試JBL creature II 時才發現,音箱的懸邊已脆化,音樂一播放先是聽到鬆散的音質和破音,再來就注意到了黑色粉狀物。

而且是左右兩邊音箱都有一樣的問題,判斷應該是材質老化,台灣的溫度和濕度的確是保存電器的一大挑戰。

研究了一下了解脆化的部分叫做懸邊,查了網拍卻找不到適用的尺寸的懸邊。
再者,黏貼懸邊看來還需要點技術和黏著劑。沒有那麼容易。
找不到辦法的情況下先拆開左右聲道喇叭,發現單體是可以拆換的。轉而上網找尺寸合適的單體替換。
於是就在拍賣場上找到了這個!!


價格比預期中要便宜,心想著如果修好了就賺到,沒修好就多損失三百的盤算就下標了。
今天收到了商品,比較之下可以看出這幾年來喇叭結構的進步。
就的喇叭單體和振膜間需要共振的空間。現在的喇叭單體,小小一個就能發出不錯的聲音,無需考慮共振的問題。

拆右側音箱時需注意一下音量控制線,這兩條線的螺絲不用拆,直接把外殼掀起來就可以。

左音箱和右音箱拆法一樣,卸掉外殼的四顆螺絲後,可以看到中間還有一個固定喇叭單體的螺絲。

拆出來後就像這樣,最右邊褐色的是振膜,中下兩個是原來的單體。

要替換的單體比較小,無法固定在外殼上,所以需要原有喇叭單體的外殼,拿斜口鉗修出兩個缺口方便走線。

新的單體和原有零件組合,會稍微突出一點,鎖的時候需要一點蠻力把這新單體塞進原有的音響外殼。

完工後就像這樣,因為是硬塞的,喇叭位置沒有對的很準,但是聲音表現卻是讓我很滿意。


修復之後比預期還要好用,十年歷史的Creature II 繼續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