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桌機音效升級抉擇

claus950 wrote:
先不論是不是所有人都(恕刪)


這位大大您真幽默,我不知道您的論調從何而來,

既然你點名我,那要不要舉例一下何謂主流

還是我給你一個台階下,你講的和我想的其實不一樣,誤會一場。

====================================================
實務上,板載的音效經過 ACL892 D/A一次,差不多是荒腔走板了

這倒不是說螃蟹晶片本身數位處理設計或處理差,而是主機板負責OP步驟用了哪一些

料件,肯定是最廉價簡略的設計,同時這張平價主機板電流干擾複雜程度

遠比一個尋常主動喇叭內建的迴路還要來的多。

然後你還用主動喇叭裡整合的 A/D 再處理一次--------> (中間含破壞性資料數位音控) 最後

再D/A 一次。

要知道一個喇叭的成本需要海納這些元件,其用料品質可想而知

這些多餘步驟就是扣分項目了,不用去管它本來是80分還是60分或不及格。

而你本來一個步驟就可以完成的,卻搞了三個步驟。

然後EQ能正相關的,我想不存在這個電腦周邊討論區裡,

你自己說日料魚生沾番茄醬好吃,沒人阻止,但那不是音響之路的普世價值。
570 wrote:
還是我給你一個台階下,你講的和我想的其實不一樣,誤會一場。


不,我想講的就是你理解的沒錯。並且你說的都對!
但有一點要澄清的是,我建議的是使用外接音效卡3.5mm而非內建的ACL892。

然後,音響的普世價值跟電腦多媒體喇叭的普世價值應該還是不太一樣的,以樓主的需求應該是後者。
也就是說我們談的是魯肉飯,你卻拿日料生魚片來比喻?

當然電腦也不是不能HiFi,但是這個價格嘛...可能要樓主預算的10倍以上。
當然,值不值還是得樓主自己判斷,也許還真一咬牙就一步到位了?
570 wrote:
或是喇叭本體有+-音量調節按壓紐

就肯定是使用數位方式調控音量資料



這句話 99%正確....

不過 VR不是只有類比的.
有音響是用"數位電位器".
沒有A/D轉換. 但是音量控制 是用+-在按的.

例如這個:
io33 wrote:
這句話 99%正確(恕刪)


小老弟,請指出主動喇叭本體有加減鈕使用你講的"數位電位器",R2R調控的產品,有這種東西嗎,貼出來讓我

開個眼界好嗎? 不然不要打迷糊仗喔。

光是AYRE音響主機就是尋常百姓一年份的薪水喔,主動喇叭(含高級音響)能用上MAS、JRC微型電阻音控IC已

是謝主隆恩好嗎?

一般平價產品都是現成的調控比特數位元資料的音控方式SOC,做"有損"方式調節音量,如同電腦音效控制台
io33

旋鈕或是 按+- 只是一種形式. VR就是有數位的 看廠商要不要做而已. 並不能看到類比端音量控制是按+-的. 就說它一定是過了A/D來做音量控制.

2021-12-02 22:53
570
570

我覺得你聽不懂我講的,你貼的東西純粹為反而反,我請你貼喇叭有r2r設計的,你貼這台東西要幹嘛?!另外這個主題我開宗明義講了,新手價位用的喇叭包含主機都不可能是r2r,另外談到手控的形式都扯遠了

2021-12-02 23:20
jettachen wrote:
做法一:搭配USB轉光纖或類比或同軸輸出外接音效卡,這是最省錢、最方便、效果最好的選擇。基本款五百元起跳。

Edifier R19U的USB是供電而已,無解碼功能。低階的電腦音箱都是如此。



你搞錯了

Edifier R19U 可以接3.5mm+USB 也可以只接 USB

3.5 mm + USB 時, USB 只供電, 3.5mm 提供 類比音訊 給 R19U DSP, 再經DAC 轉換後推動喇叭單體發音

只接USB 時, USB 同時提供電源和數位音訊直接給 R19U 的 DAC 解碼後推動喇叭單體

個人有一組 R19U, 覺得只接 USB時, 音質最佳


PS. 個人覺得千元以下預算, R19U 是不二選擇
jettachen

你說的對,Edifier R19U的USB有解碼功能。

2021-12-14 23:53
iijima_ai wrote:
另外一提,像是Edifier R19U這種PC USB-->speaker的做法,是否會比PC USB-->Optical-->speaker,甚至是PC PCIe-->Optical-->speaker的做法更好?
還是說外部既然是以光纖傳輸,這些電轉光、光轉電的損耗其實在這種PC喇叭上根本無從查覺?



這些光電轉換當然是有差別的 貴的喇叭用比較好的DAC, 當然差別(損耗)就比較小 表現出來的就是喇叭的音質和解析度
R19U 直接用USB的接法, 感覺解析度高 失真少 沒有底噪
不過因為單體大小和價位限制, 有些"頻率"(很低和很高)無法表現得很好 (很少情況 通常是交響樂)
不過以他不到千元的價位, CP值應該是同等級最高之一.
iijima_ai wrote:
近日看上Edifier R1280DB但是對於音源輸出卻有點遲疑。
做法一:搭配USB轉光纖輸出外接音效卡
做法二:搭配PCIe音效卡(Asus Xenor SE),使用光纖輸出
做法三:直接使用桌機內鍵音效卡的3.5mm音源輸出
懇請板上大大指點!(恕刪)


你的喇叭真的用很久,可以讓它退休了


光纖的聲音感覺比較明亮一點,線材影響不大
同軸的聲音感覺比較溫潤一點,線材會有影響
沒有絕對哪種一定比較好

省錢:主機板→接子卡→光纖或同軸輸出給R1280DB

聲音更好點:USB DAC或音效卡→R1280DB
DAC你可以看成是外置式的音效卡,通常聲底不可調

至於內置的音效卡還有軟體可微調
有的音效卡是偏遊戲,有的是偏音樂

DAC和音效卡從幾百元到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都有
可以依照預算和喜好來挑

這幾種無論是子卡直接輸出還是用DAC或音效卡
都會比使用主機板內置的音效好
ace ventura wrote:
這些光電轉換當然是有(恕刪)
一般而言USB供電電流比較小所以推力會有不足的現象,所以我還是建議將訊源跟電力分開來處理,效果會比理想。
ace ventura

沒錯, 不過我買的R19U 電源和音訊都在同一條USB上(用3.5mm 訊源音質會變差), 不過還好單體也小 沒甚麼問題. 聲音也可以很大 (比我汰換的獨立電源 3W J牌電腦喇叭大聲)

2021-12-17 10:20
感謝各位前輩的回覆。

小弟意外發現公司倉庫有一台Logitech Z5500,因此就把它掛在個人帳上,先頂著用了。
由於是聽音樂,因此把音效卡的喇叭設定為雙聲道喇叭,卻發現這組喇叭的低音反倒不如舊喇叭來得"結實"。
不過,使用Winamp 2.5版播放的時候,聲音感覺比用PotPlayer 64 bit還要亮一些。

過一陣子再弄一條光纖來試試看吧

ps. 播放歌曲:最愛的人傷我最深 320kbps mp3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