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lin11 wrote:MP3的品質還是在於位元速率320kbps還是有22kHz的頻率,音質不仔細聽還真聽不出來與無失真的差別(恕刪) 22K還是有不過他訊號跟前面兩三段比較起來幾乎訊號是同步的也就是沒有差別所以我會說後面高頻平掉了大大有用FOOBAR2000同樣外掛再撥放的時候可以多觀察一下原始檔跟MP3檔案後面高頻那幾段的不同無損的最高頻幾段還是有差別的MP3後面幾段幾乎是同步的分不出來
victorlin11 wrote:1. 每個人的聽覺範...(恕刪) 我的想法跟V大相反耶?就我的感覺,我反而覺得耳機會聽得比較清楚,細節比較多音響"比較"聽不出是否為真假無失真檔小弟自己用的是S530和A900,所以是以這兩者給我的感覺來比較
MP3格式本來就不是以音質做為著眼點, Size does matter.....百分之九十的人聽不出來或是根本不在乎MP3跟其它無損格式的差別, 甚至128kbps的MP3也聽得很開心.把全世界所有會聽音樂的人集合起來看, 講究音質的人就是那麼一小部份而已.而且不但自已要聽得出來, 器材也要能表現出其中的差異. 我們在看頻諎雖然覺得有差, 但是器材不夠好的情況下, 耳朵再利也難以聽出差別. 器材夠高檔, 一般人搞不好隨便都能聽出差異.問題在於普羅大眾用來聽音樂的器材真的能分辨出MP3跟無損格式的差異嗎?但是一個隨身聽能放幾首歌, 這個大家都會感受出差別的. 所以MP3格式還會存活很久的....
請教一下大大們:那 apple lossless 呢?小弟想把手邊的cd轉成數位檔,試過好幾個軟體覺得iTunes最好用,不過就是格式受限~另外,現在的流行音樂錄音真的有夠爛的~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買到盜版的,漲價之餘,可不可以也提昇一下錄音品質,不要只是賣廣告包裝啦~~~
bluesystem wrote:問題在於普羅大眾用來聽音樂的器材真的能分辨出MP3跟無損格式的差異嗎?但是一個隨身聽能放幾首歌, 這個大家都會感受出差別的. 所以MP3格式還會存活很久的.... 也因為MP3的名氣大,又可以貼近符合一般人的品質一般人也鮮少去管FLAC/APE的無損音樂格式,也鮮少聽到OGG/AAC即使在相同的流量下,OGG/AAC/WMA或許可以保留更多的音樂細節,但在易用的前提都無法取代MP3的主流
周濟民 wrote:請問一下APE / ...(恕刪) CD或wav是普通的無損格式(也就是raw)未經壓縮,檔案較大至於APE/FLAC等的是無損壓縮格式也就是壓縮過,但是能將原音100%的呈現出來而MP3是有損壓縮格式,又稱破壞型壓縮格式壓縮過,但音質也破壞了優點是檔案小,方便攜帶,易於分享~~~音質方面無損=無損壓縮>破壞型壓縮檔案大小方面破壞型壓縮<無損壓縮<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