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因拍攝地點在房間內實行,是故照片大多數有偏黃。

MX318的硬體功能介紹:
彩色傳真、列印、掃描、單機影印、PictBridge列印
首先來一個老梗~完美未拆的機種現身:

開箱的時候我是一臉疑惑,因為箱子四個角落都有"棍子"。難道拿來練大隊接力嗎?


據了解,這是為了箱子堆疊不要被重物直接壓到保麗龍間接壓到機器的新做法,唔…聽起來還蠻貼心的。
接下來就是全配件出場啦!

主機,電源線,黑、彩墨匣,安裝說明書,驅動光碟,保證書,送修流程圖,相片紙,電話線,USB線。
機體外部清楚標誌有能源之星認證,及使用”FINE”噴墨技術、支援PicBridge。
據資料顯示MX318待機中約1.8瓦,影印中約16瓦。

這角度看起來蠻流線的


準備開機

選擇面板語言(不過沒支援繁體中文、不過就當成練習國際語言吧)


打開上蓋、準備安裝墨水

看到台車跑出來了嗎?

記得安裝墨水要先把紅色貼紙撕掉

平放、平推、上推,一次搞定


接下來開始安裝印表機的動作:

安裝的過程要注意唷,記得安裝前先不要插上USB線。等到安裝畫面詢問你插上USB線以便讓電腦偵測的時候,再將USB線插入。

這樣子的安裝過程約略10分鐘。
首先,來介紹一下Canon最新的整合介面:

一般入門者或是進階功能的需求都可以由此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接下來就先示範一下常用的部份吧!
列印照片的功能範圍:
(我用Gif的動畫方式來解說其操作過程)


以下是照片原始資訊:

翻拍資訊(這是拿到戶外拍的):

在列印4*6的照片當中,我以為我會等很久才會取得照片。
但是在列印完畢之後,很不可思議的一張照片僅花費46-50秒之間。
這也說明了噴嘴數量在列印速度上還是佔了決定性因素的角色。
至於在文件稿上的列印表現,因圖檔較大,採用外連的方式。
掃描解析度是300dpi無修圖、壓縮。(可在右上角按放大,等待更清楚的畫面)
(CANON的快速再快速的模式,共四頁約略24秒。看不到類似鬼打牆的文字、字字清楚可見)
(CANON標準模式&搭波A噴墨紙。共四頁,約略35秒)
(CANON的標準模式&高解析噴墨紙)
至於墨水盒上的PG是什麼意思,今天就由我替大家解答吧!


沒錯!就是水!就是水啦!

(故意打水把翻也不用這麼興奮吧

針對吸墨能力超強的高解析紙,完全沒影響。

我用力刷刷刷,也無影響。

PG是採用防水墨水的意思,而上述你所看到的測試頁面均是由"灰階列印"而成,單純的黑色列印。沒有其他色彩的混色。
至於彩色墨水是採取不防水的設計。就不多做試驗啦。

接下來說明的是掃描的部份:
一樣由Gif檔來替大家解說其整合性畫面如何帶領入門者輕鬆掃描你的圖檔。


藉由圖檔中,第四格畫面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的掃描設定。其中也包含了”雜誌”這個選項。而這個選項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做"去網紋"這個動作。當然、大家也會很納悶有關於文字OCR的掃描部份。Canon不是沒有附帶OCR軟體嗎?怎會有這個選項?經過詢問,因為是做成整合性軟體,而目前詢問的結果是台灣佳能資訊尚未談定OCR的軟體配套。所以整合軟體上的管理功能仍會先行空置,等到談定之後、發布新版本軟體。不管新、舊用戶一律可以下載使用。而這部份可以在其附屬軟體"Presto!"看出端倪…有玩丹青的人大概知道Presto!在整個軟體資源上扮演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疑?難道掃描就這樣子而已嗎?我要的更深入的掃瞄模組呢?

別急,看下面圖示即可知道更進階的使用方式。

記得先勾取之後再按”開啟掃瞄器驅動程式”

圖有點小,不過大家可以看到其掃描解析度是可以手動的。

再者在多張圖的狀態之下,可以使用"多次裁切"的功能喔!

掃描的速度也是讓我一整個驚艷的感覺,怎麼說呢?
因為~它~太~快~了!
我個人使用經驗僅用600解析度左右,再高沒有用了。
而600的左右的掃描速度真是讓我嚇了一大跳,跟先前MP510的速度真的是差蠻多的。
掃描上的色彩又與輸出相片相差無幾,不會有過度的鮮豔顏色產生。跟其他家的某些機種掃圖之後顏色比較鮮豔的比較之下,Canon感覺上較忠實的還原色彩。
至於掃瞄器的CIS掃描元件則是由Canon自家生產的,有關CIS的生產全世界目前則是以三大家為主:Canon、Mitsubishi、敦南。其它家的多功能事務機大多數是跟這三家購買模組來組裝。
而掃瞄上又可分為自動送紙稿與平台式掃描。
我統一由標準列印模式下的yahoo首頁分別做掃描測試:
(這部份大家可以順便參考一下標準列印的品質)(可在右上角按放大,等待更清楚的畫面)
(送紙式掃描標準灰階列印 )
(送紙式掃描標準彩色列印 )
(平台式掃描標準灰階列印 )
(平台式掃描標準彩色列印 )
自動送紙稿ADF的部份可以透過軟體或是硬體本身執行連續掃圖、傳真30頁的紙張資訊。這部份的功能對不熟家中電腦硬體的人來說又是另一種方便了。因為只要把他想要傳真的圖稿或是影印,直接放入ADF送稿機。大致上都可以透過簡單易懂的軟體介面來完成任何操作。
接下來說明一下傳真功能的部份:
第一種是透過面板的操作去傳真文件,這部份可以做黑白或是彩色的傳真及接收。而針對沒有墨水、紙張的狀況。機器在測試的官方標準當中,其機體內的記憶體可以暫存50頁的文稿。直至更換墨水或是放入紙張再印出。
這部份就由面版操作的部份就跳過了(別罵我懶咩

因為步驟真的是很簡單!
在面板上按下"傳真"後輸入"傳真電話"接下來彩色還是黑白傳真就隨你按了~
當然也可以支援電腦上的文件傳真啦!

透過選取MX310的FAX
按確定列印之後,會出現:

而通訊錄的部份則是使用現有的Windows通訊錄,也就是可以與其他使用Windows通訊錄的應用程式共用該通訊錄。
傳真成功的話則會跳出(此為電子書圖檔):

而單機的操作上,複印的功能有相當多的種類。
1、影印厚原稿(如書籍)[去除黑框(FRAME ERASE)]
2、在貼紙上影印[貼紙影印(STICKER COPY)]
3、無邊距影印[滿版影印(BORDERLESS COPY)]
4、在一頁紙上重複影印影像[影像重複影印(IMAGE REPEAT)]
5、將兩頁縮小影印到一頁[2合1影印(2-ON-1)]
6、將四頁縮小影印到一頁[4合1影印(4-ON-1)]
7、製作整份文件的多個影印件[自動分頁影印(COLLATED COPY)]
在複印的功能上,更是強打"影印與列印同速,效率不打折"的口號。
至於在測試影印的部份,就僅針對相片影印作測試了。這也是一般人常測試的部份。
我直接由我的F717將輸出影像及翻印影像作翻拍比較:
(左邊是輸出成像、右邊是翻印成像)

很明顯的,翻印成像有偏淡的情況發生。不過翻印的過程當中除了翻印成像偏淡之外。其它解析度及噴墨的墨點倒是跟原稿並無其他差異。如果很在意照片翻印之後的成像問題,我則是建議使用軟體的操作介面即可避免此一問題。若是常用單機影印影像的使用者則要心理有底。
而在其影印的功能部分,跟其他家有較大的不同在於” 手動調整縮放比例:25%~400% (每次1%調整)”目前我看過較多的機種都是固定的比例下去作縮放,但是能夠以1%下去做調整的機器是比較少。畢竟這功能在學生市場一定有一定的供需量阿

接下來我們就來展示一下百分比縮放的操作方式:
先選定好要縮放比例

把書本放入(這部份不會卡到ADF的設計,我個人覺得不錯)


後面的卡隼可以昇高喔

直接按黑白隨即開始掃描、列印

縮小43%的文稿出來了


字可是很清楚的唷!


接下來說明一下PictBridge列印的功能,其實這個功能在[分享]各色分離的新境界,另有印表機噴墨技術介紹。就已經有提到過了。我們這一次再來複習一下。
先選取照片:

選取列印:

選擇傳輸方式:

設定細節(MX318機體也要設定):

列印中:


成品出爐:
由手機藉由PB列印結果,跟從電腦裡面列印出來是差不多的。我個人也感受不出來是否有太大差異性。(翻拍照片因房間的黃燈顯得有點黃,實際上並無偏黃的問題。)

硬體上的介紹就差不多告此一段落了,而驅動程式內部的地方也有幾個細節的地方。特地提出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自訂設定:可以控制噴出墨水的乾漬時間

墨盒設定:指定墨匣列印,列如沒有黑色可以使用彩匣混色噴墨。或者是沒有彩色時用黑匣作色階噴墨(灰階列印)

靜音列印:針對印表機擺在臥室的人一個貼心設計,當完成作業要列印時就可以使用靜音列印。會放慢列印速度但是列印品質不變。

而印表機的常駐區也有墨量顯示隨時監控墨水使用量:

不過上面的墨水殘量則是讓我大大的嚇了一跳….
因為我已經印這麼多了…


黑色大概百來張、A4彩圖約6張、照片28張。還能剩有那些墨量我倒是還蠻驚訝的。
不過MX318內附的標準墨盒PG40、CL41與市售上的墨量是相同的。另外這一台的墨水又可以”混搭”。像是傳真較大量者就可以選購更大的黑匣來與少用的彩墨匣作搭配。以下為節錄資訊:
可依印量與列印成本,自由切換3種不同容量墨水。
三種不同容量的墨水匣可供您選擇,大容量墨水匣印量比標準容量墨匣多 50%以上,,使用者可依印量與列印成
本來搭配,並可混搭使用,達到真正降低列印成本並節省不必要的浪費。
一般用戶 黑白列印量大 彩色列印量大 重量級用戶
PG-830黑色墨匣 PG-40黑色墨匣 PG-830黑色墨匣 PG-50黑色墨匣
CL-831彩色墨匣 CL-831彩色墨匣 CL-41彩色墨匣 CL-51彩色墨匣
MX318為Canon的多功能事務機進軍傳真機種的中階機種,在建議售價上是4990元。在同級機種當中有著其他機種所沒有的硬體功能及軟體上的貼心設計。如果自動送紙稿(ADF)對使用者來說需求性不這麼大,我會建議參考其傳真入門機種MX308。少了ADF的功能,價格也比較親民,建議售價在3990。而這系列的機種進軍通路的話,其MX308犀利的價格勢必會掀起平台式傳真事務機的腥風血雨。
至於機器的缺點上就屬面板非中文介面及OCR軟體尚未附加。也期待Canon能在未來的軟體更新當中可以增加更多方便文書編輯的軟體。
最後附上一張廣告稿:

以上圖檔均由F717拍攝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