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前面廢話一下,用來紀念這顆用五年的華碩ROG Gladius II
這顆是在2019年618特價衝的,沒想到ROG一試成主顧
雖然用一年後就遇到側鍵連點,但皇家報修後直接換新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持續用到過保,有遇到側鍵、中鍵微動壞掉就DIY更換
直到某次弄好滾輪後發現「摸起來怎麼黏黏滑滑?」

細看才發現橡膠墊給我偷尿尿(擦出油油的淡黃液體)
猜測是黏著劑老化,拆解時有壓到讓這些精華跑出來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舊滑鼠是可以繼續用,但剛好三個月前迷上特戰英豪(Valorant)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打好FPS總是個換配備的萬用理由XD

我一直都很猶豫要無痛轉移Gladius II Core,還是捏著換輕量滑鼠
前者宜+無痛轉移(而且終於捨棄橡膠墊)
後者是好用但就貴,輕量設計的都做三模無線,也就3000起跳了
(三模=有線、藍芽和2.4GHz RF)

想很久還是決定衝輕量鼠,也當換個口味
華碩針對輕量化推出了Keris和Harpe Ace,各有千秋
但Harpe Ace定位則明顯是旗艦(相同模具也有升級碳纖維Extreme版)

"於是我從哥們那搞來了ROG Harpe Ace Aim Lab Edition"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Harpe Ace賣點是和Aimlabs合作,外盒不忘幫他們打廣告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現在都倡導環保減塑
Harpe Ace完全採紙質包裝,而外盒就像iPhone那樣要撕紙封條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通常商店陳列都是用塑膠掛卡,這裡改用布質勾環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據稱外盒塑膠成分不到1%,但這設計也無法直接摸包裝試握
(就是翻開有滑鼠形狀的透明泡殼)
有需要試握的話得找有展示品的實體店

看門見山就是一張華碩ROG+Aimlabs聯名感謝卡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左下角有寫Dare to be green標語,跟進並實現永續發展的責任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保固書、說明書和聯名個性貼紙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多國語言說明書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中文部分(須注意aimlab.gg/ROG這連結已經無效了)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用聯名logo紙袋包起來的則是止滑貼、備用鼠腳
(鼠腳標綁全PTFE材質,除了兩片小的也有給一片大的給玩家換)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止滑貼黏膠品牌是3M
美術設計亦兼具個性貼用途,之前華碩和EVA合作時就有二號機聯名款
紅色的話就比較適合和黑色版搭配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滑鼠本體用聯名logo的不織布袋裝著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外型標榜讓FPS職業選手測試超過10種外型的成果,走對稱風格
但畢竟這是一顆電競特化的滑鼠,而非人體工學特化

相較於周圍和logo會發亮的Gladius
為了輕量化考量,Harpe Ace只保留發光滾輪,並印上敗家之眼logo
(最低限度保留指示燈需求)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輕量化的同時還有考量永續發展,材質是生物基尼龍
尼龍算是挺少見的選擇,以前Zowie也出過尼龍鍵帽的Celeritas鍵盤
另外有超旗艦Extreme版是用碳纖維材質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左邊側鍵面有一個低調Aimlabs logo(用紫外光燈照會亮)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右邊則是ROG字樣
這顆滑鼠並沒有內建任何的止滑橡膠,抓握區預設都是淺溝槽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相較於平淡的正面,底部則有趣多了
DPI切換、配對鍵、三模開關、ROG Omni接收器都躲這裡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四角+感應器都有鼠腳,有需求上面能換大片的
其實為了輕量化連底部都有打洞(產品貼紙下面滿滿的洞)

收納在滑鼠底部的為ROG Omni接收器
韌體更新後可與支援的ROG產品共用一個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ROG Omni接收器主打SpeedNova傳輸技術
總之就是讓你玩更久、更順暢、關鍵時刻不卡彈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連接口是USB-C,周邊有刻意淨空可插一般充電線
官標續航力90~79小時(關閉滾輪燈與藍芽都可以延長一點時間)
若關燈的話每天用八小時可以超過十天都不用充電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2m USB線材是非常軟的編織線,兩端都有敗家之眼logo
線材要和下面提到的鼠墊夾結合使用
捆線用的束線帶自然是有的,摸起來像矽膠材質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為了將延遲、干擾降到最低,甚至做了接收器延伸線(鼠墊夾)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使用方法:插線=>接上ROG Omni接收器
(Aimlabs聯名logo也一定要有的啦,全新還用背貼保護住哩)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並夾在鼠墊上,充電則拔下USB-C給滑鼠用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規格說明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一提到ROG滑鼠,想必都會提起微動熱插拔設計
但Harpe Ace為了輕量化的取捨便取消了它

不能換那用料自然要耐用,用上標榜7000萬點擊的ROG微動
並且將誤差嚴格控制在±5gf,讓點擊感一致性更上一層樓
(實際點擊感偏重手但清脆,主要是避免誤按)

順帶一提編碼器為耐久度4800萬格的TTC金芯,段落感強烈
蠻樂見華碩搭配更耐用的編碼器
畢竟回滾是萬年老問題了(日製ALPS實在下神壇)

華碩前陣子有推出ROG Polling Rate Booster這東西,單買要990元
USB polling rate預設最高是1000Hz,使用Booster可衝8000Hz
可惜新的Keris II Ace才有送,近期有下放支援其它舊品(含Harpe Ace)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第一次用直接連藍芽,電量顯示50%(*精度可到個位數)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最酷的是Aimlabs有和ROG推出專門的校正場景
相信許多玩家買新滑鼠會很不習慣,尤其怎麼調怎麼不順手
這時用它做調整可以快速進入狀況

滑鼠連接到電腦=>打開Aimlabs遊戲=>選擇自定項目=>基本
就會出現三項Harpe Ace專屬場景:分別是DPI、角度、抬起高度
測試結果可以快速匯入滑鼠,方便新手快速掌握適合自己的設定
(剛出的時候好像限定有線,現在可以無線連接了)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就算我頭三天故意用eDPI=800,但建議值和我習慣的650十分接近
(0.5*1600=>0.5*1300)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雖然有Aimlabs支援,但還是建議用專用軟體自定義習慣的設定
Armoury Crate(AC)是碩粉總會碰到的軟體
在滑鼠上無非是DPI設定、韌體更新等功能
但因為全家桶性質常被玩家詬病過於肥大(主要為了AURA Sync)

華碩聽到玩家心聲便推出特製版Armoury Crate Gear(ACG)
完全對應單一產品,功能都沒有閹割
無須安裝AC這算大加分了(不用被全家桶荼毒)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安裝完成後桌面會出現ROG Omni接收器和設備的ACG捷徑
執行後先提示用戶有新版韌體可以更新
更新時需同時「有線連接滑鼠+切成USB模式+插ROG Omni接收器」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打死都不裝任何華碩軟體也能用單獨的韌體包
不過這比較像更新出狀況的自救手段?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用不同方式連線則ACG上面的標籤也會跟著改變
例如我是用ROG Omni接收器連接的就顯示「RF 2.4GHz…」

首頁是沒什麼好改的按鍵頁(就那幾顆按鍵而已==)
須注意Harpe Ace沒有巨集、腳本功能,功能都很基本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效能就DPI、輪詢率、直線修正這三大項
其它沒有特殊需求都可以不用動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燈光我改成電池模式和亮度25%,這樣方便辨識電量
如果是全家桶AC則可使用AURA Sync全機同步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校準說白了就滑鼠墊設定,裡面有內建華碩之前賣過的一些款式
我自己用x-raypad AC+但有抬高需求最後還是用預設(只有預設能加高度)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電量顯示精度可到個位數,有需求可調整低電量提示和睡眠切換時間
(低電量時滾輪燈會一直閃)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韌體更新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Aimlab聯名聲明
超輕54g! ROG Harpe Ace三模鼠開箱

使用心得:
1.輕如羽毛!
前段班54g真不是蓋的,第一次上手用「輕如羽毛」來形容再好不過
但用慣多年重鼠的我還是需要多花時間習慣,用順之後確實是非常好用

2.後面微抬起來的形狀對趴握更加友善
Gladius II突起偏中心,角度有壓低、較尖
Harpe Ace偏後抬起+大角度則更貼掌心上緣

3.對稱+扁平設計意外的適合我
Gladius II按鍵不夠扁會讓食指沒有完整覆蓋在左鍵,影響點擊感
仔細看才發現我的握法是斜的
也就是手會略歪斜握著,造成滑鼠偏「\」的方向

Harpe Ace對稱外型讓斜歪角度較小,而扁平的按鈕則讓食指貼合度佳
但對稱外型人體工學佔劣勢

4.手指抓握的防滑處理都是外殼刻紋,不用怕會老化
我沒額外貼止滑貼,但整顆磨砂表面還是相當止滑
總算是不用擔心會爛掉的橡膠了

5.無線卻依舊精準好用,尤其藍芽順暢程度讓我嚇一跳
我的刻板印象還停留在有線才是王道
有線的優點也同時是缺點,遇到一直甩的場景有條線勾著真的卡卡
用了無線才發現掙脫束縛是最終答案

雖然不推薦使用藍芽,但畢竟能催續航力就測試了下
之前用過別人的羅技MX2S總感覺藍芽慢半拍
沒想到Harpe Ace藍芽順到讓我直呼阿娘喂
(看RTINGS測試兩者的藍芽延遲也確實有差一點)

好的藍芽鼠帶你上天堂XD
現在我打FPS都是用2.4G模式,日常要省電則是藍芽

6.滑鼠墊的選擇?
撇開聯名的那款Hone Ace,我自己是用x-raypad AC+ Wave
前面ACG介紹有說是用預設設定+抬高,用起來並沒發現相容性問題

7.雞蛋裡挑骨頭
看拆解有凱華SMD側鍵+300mAh電池可能不好換
是輕量化的取捨吧,雖然要換電池就不是客群了(也有吃AA/AAA的)
都是長期才需要考量的問題

Pros:
超輕54g
Aimlabs聯名,整合到連專用場景也有
傳感器、微動、編碼器規格都不吝嗇給滿
三模+ROG Omni接收器延長設計,SpeedNova更保證最佳使用體驗
黑白兩色

Cons(雞蛋裡挑骨頭):
貴(3000~4000)
側鍵使用SMD微動開關可能不太好修
2024-10-03 18:29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