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下拿到了一款光學&雷射並行的電競界滑鼠,
身為一個網頁設計平時工作除了使用數位板工作外,
滑鼠的輔助也很重要,這一款EpicGear Meduza電競滑鼠在拿到手上時,
操控上覺得有別以往的的順暢!
難道是傳說中的CP值高,感覺上就會有明顯的區別?哈

廢話不多說先來幫"她"開箱,就是"她"因為她的名稱叫做魔妒剎
但是台灣原有的翻譯 梅杜莎 真的比較習慣!

正面包裝
我想國際間真的有很多名牌很喜歡藉由希臘神話的眾神,
幫自己旗下不管是服裝品牌或是鞋子或是其他相關可以連結的神明屬性來命名,
賦予產品特質與個性,這樣也可以針對產品方向做市場的區隔,
使用產品的操控值高產生認同感創造出價值以及使用族群
側面認證
以微軟主打,畢竟電競的人通常還是使用微軟的作業系統居多!
但是MAC也可以使用!
背面包裝
背面寫了關於這個滑鼠的產品功能以及特性,另外包裝中間的這個圖案,
又再一次帶出蛇魔女的ICON,
算是很精緻又有連結想像的包裝,整個設計很有質感!
打開包裝,背面有滑鼠的說明介紹算是簡單不囉嗦的使用說明,
至於操控性以及更詳細的設定,之後會由光碟片接手!
接下來是正面,正面就比較簡單,就是滑鼠本體
再來就是內容物就很簡單一隻滑鼠跟光碟片跟apple的產品都是走極簡風,
只差盒子大了點,哈

接下來是滑鼠不同角度拍攝以及大致上的操作方式
側邊有三個按鈕第一個是DPI指出燈讓滾輪發出5不同光芒,
代表可以有五種不同的設定切換,其他兩個預設是網頁上下頁也可以更改!
滾輪採用分段式有刻度可以比較精準選定位置,滾起來也是很舒服的觸感
另外是濾波環避免被電波干擾訊息,線材是織網包覆,也是防拉扯,USB接頭是鍍金處理
底部有三種切換模式,光學跟雷射為最主要的區分,不過預設的就很好用了!
另外我的工作桌沒有使用滑鼠墊,但是這個滑鼠底部滑起來還是很順很穩定,
算是偵測精準不用墊子摩擦力也算得剛剛好!當然這一款還有專用的滑鼠墊,
但是沒拿到無法測試使用滑鼠墊能增加多少順暢度跟手感!
滾輪下方的按鈕是控制滑鼠的靈敏度以及位移距離,這個對於設計要調整小細節很方便,
共有三段是,第一段是小範圍短距離移動,第二段中距離畫面滑鼠靈敏度加強,
第三段是完整距離移動,目前是第二段最剛好
光碟放入後會有引導安裝介面軟體,依序安裝就好!
例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驅動介面採用FLASH互動設計,
開場動畫真的很炫但不冗長,也有SKIP可以跳開,
但是對於第一次進來的感觀來看,連軟體都這麼用心在製作,
從裡到外都很到位跟水準之上!
這裡有網友錄製分享的開場動畫影片 http://youtu.be/RwDGn0LHEWs
設定介面我想有玩過電競滑鼠得看這樣的介面應該不難懂,就不特別說明,因為.....
本人真的很少玩電動到把滑鼠設定摸透,我沒有當控制哥的習慣跟癖好!哈

比較重要的是支援更新部分,點選後連到官方網站,不過都是英文,
接下來有請google大神的網頁翻譯

google的翻譯我覺得有一定水準,至少看翻譯也能清楚知道是什麼功能!
滑鼠整個握上去很貼合,握起來很舒服,不過沒有手模可以拍,只能拍自己的醜手,哈

滑鼠表面也不會太滑霧面設計搭配局部亮面剛剛好!
側邊無名指也有他的位置可以放置
黑色搭配我的螢幕&鍵盤&數位版&人體工學椅子真是剛好天生一對
這顆滑鼠雖然是給電競使用,但是對於網頁設計來說基本的操作外,
還多了幾個控制按鈕可以更方便,當然控制按鈕不是多到佔滿就是好,
只有符合手握的觸感外在方便的地方增加一些按鈕才是最到位,
畢竟,就算拿來當電競遊戲滑鼠使用,
有些時候鍵盤上的快速鍵還比記錄在滑鼠裡面的功能還好記,
另外對於3D設計師來說,一個好的滑鼠又比數位筆實用,
因為工作跟操作方式不同需要滑鼠更多支援度,
至於玩3D線上或是單機遊戲,我算是輕度使用者,所以針對遊戲的操控跟設定
我想網路上還是可以搜尋到高手的使用心得,我就不要再自曝其短,哈

Meduza HDST Mouse 優點
首創光學與雷射並行,讓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使用習慣
日本製歐姆龍微動開關
操控以及實用性佳
軟體介面互動性高而且簡單容易了解設定
價錢平實(以同電競滑鼠來看)
Meduza HDST Mouse 缺點
配重無法自訂,如果可以在輕一點會更好,但是相對也有人會喜歡紮實一點比較好掌握
產品網頁沒有多國語言版本可以選
軟體設定介面沒有繁體中文化不夠親切,雖然已經夠淺顯易懂,但是有Local語言會更貼近
打完收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