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Logi MX系列的愛用者,鍵盤有三套,一套在公司一套在家裡,還有一套在南部的老家(平常給我家人用),滑鼠的話從2S開始用,3,3S,到現在剛上市的4,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手蠻大的,所以這種形狀的滑鼠我用久了手也不會不舒服。其實本來想過一段時間等平價多一點再買,可是剛好有PCHome的1200禮券,又有折價券-200,就花2790買到了新的Master 4,勇敢當白老鼠吧。
我必須先說,MX系列的滑鼠真的每一代都有一些用久了就容易發生的問題,例如2S的大拇指的功能鍵,用久了很可能會卡住,然後你的滑鼠就一動不動,要去把它翹起來或者去換一個微動開關。3跟3S我覺得最大的缺點就是他的親膚材質,3的大拇指那邊被我用到親膚層都磨破了(用了一年多一點而已哦...),然後3S用久了會髒,特別是白色....下圖可以看到我的3S有些地方有點發黃,而且我試過幾種方法,都去不掉(好啦對不起,是我不該買白色,我的錯)。這都是我的親身體驗,所以,我沒有要推坑,只是單純來分享一下4跟3S的不同,可以給還在觀望的人參考一下。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0e999022f79a6b472516331f52387e44.jpg)
很明顯,4比3S的盒子小了一點點... 嗯... 因為他沒有給充電線,沒錯,這是一個沒有充電線的充電滑鼠。我不知道這到底是為了節省成本,還是為了環保,也許兩者都是。我的3S買的是X寶的,比台灣便宜很多,序號可以正常註冊,使用上也都很正常,當時兩千出頭就入手,最近好像更便宜了。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5266228f2d38ea3fb821c9b19e81da8f.jpg)
上途中可見,4在盒子中除了滑鼠跟說明書(不用看,看官網介紹跟Options+說明就好),再者就是一個超小的Type-C的接收器。跟3S系列是同一個規格,也就是Logi BOLT,有些人沒用過可能搞不懂有啥不同。簡單來說,MX系列從滑鼠3S還有鍵盤Keys S的接收器就是BOLT(上面的標誌是綠色),不能用之前的Unifying(上面的標誌是橘色),所以如果你用的是鍵盤Keys + 滑鼠3S,那麼恭喜你,兩個接收器你都要插在電腦上。當然,如果你是用藍芽連結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先來看看外觀吧: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996662bb19de7c44ac2db070ce74ccda.jpg)
整個滑鼠只有在滑鼠左右艦上,這次多了一層半透明的摩紗材質,在邊緣稍微做了突出,所以外緣看起來就是半透的。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9f316846084967de33e83cc76460a268.jpg)
拇指處原本往下按壓的按鈕,現在變成整片的親膚材質往內側壓(預設是Actions Ring),我覺得稍微有點容易觸發,要花一段時間適應。此外工作檢視的預設按鈕變成在上面的更深處,可以切換所有已經開啟的應用程式,跟3S相同,這個按鈕按住之後移動滑鼠,是可以做手勢動作的,但我覺得手太小的人要按這個按鈕會比較吃力.... 大拇指不夠長...
當然,這兩個按鈕都是可以在Options+裡面自定義的。
左側的滾輪現在是一個飽滿形狀內的滾輪,不像3S是突出來的一塊,這個大概只有在造型上更圓潤了些,使用上沒啥特別的感覺。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5b6e75c17801d99b339734121a95da0c.jpg)
主要讓手掌接觸的大面積材質,從3S的親膚材質改為類似PVC的材質,好處當然是比較耐髒。但也不會是看起來很廉價的塑膠感,上面仔細看是有紋理的,並不是光滑的,可能多少能提升一點掌握時的摩擦力。
此外,原本在左側的指示燈,現在變成在上面的滑鼠滾輪磁力開關(預設)按鈕往下一點的位置。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44527561761fa0ac34b12a2af4ae244f.jpg)
滑鼠外側(右側)也做了一塊親膚材質,右手無名指會比較容易貼到這塊,算是一個小貼心,也能幫你更容易掌控滑鼠的移動。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09f9272073ebfa3aa8f96da278cbbf51.jpg)
跟上一代相比,雖然下面的墊片變成只有三片,但面積相對變大了很多。值得讚賞的是不需要再把墊片撕掉才能拆開,螺絲孔直接Show給你,要拆請隨意。
外型比較完,現在說說使用上的差異。
1. 握感上,4跟3S有些不同,我覺得3S跟手掌的貼合度更高一些,不過不難適應。
2. 操作起來,能感覺到4的重量重了些,也或許跟下面大面積的墊片有關。不過實際拿起來,4也是真的比較重。
3.滑鼠內多了震動反饋,在使用Actions Ring的時候最為明顯,感覺好像是滑鼠敲了一下你的手指,我只能說這種感覺很微妙....但用習慣了應該會很方便,在很多應用程式都可以設定內容,也可以設定組合按鍵。
4. 如下圖,滑鼠滾輪的部分多了一個額外的設定,可按照自己喜好的力度調整滾輪的捲動力度,這個我覺得還好,用習慣了就不太有差別。不過也許有些人喜歡更有阻力感,那就可以把這一項調到最高。
![[分享] Logi MX Master 4 VS S3的差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10/mobile01-0e720b16513dfccc961fd4afd93826f1.jpg)
5.左右鍵真的很安靜!比3S更安靜。如果在很安靜的環境內也不是說能到完全沒有聲音,但要靠近才會聽到。
以上就是一些外觀跟使用一天後的感想,我自己感覺4跟3S之間的差異。
僅此跟各位分享,希望有興趣購買的人有些幫助。
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