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低階的擷取卡,大概只能錄製DVD畫質影片,錄製成mpeg檔案。但是在設定頁面,有「影像品質」這個項目,請問這個項目代表甚麼意義?他有三個選項:Normal(4000)、High(6000)、Highest(8000),不同的項目錄製出來檔案大小差很多。然後我在錄製出來的檔案內容看到它又叫做「資料速度」,那麼究竟是甚麼意義呢?我該選擇哪一種?還有,為什麼我錄製出來的影片,大概4GB時會被自動切割成一個檔案?謝謝
那個就是bit rate也就是所謂流量一般來說相同編碼方式,流量越高影片品質越好。而流量越高的影音檔,需要的空間就會越大。想要相同品質,卻又想減少空間使用。可以改用比較新的編碼方式。像是原本H.264轉換成H.265。相同品質下,H.265可以減少一半流量。至於為什麼會切割成4G一個檔。因為你選擇的是DVD格式。一般DVD可使用空間大概就是4G多一點。
orea2007 wrote:那個就是bit rate...(恕刪) 但我這個好像沒辦法選擇其他編碼方式了...請問流量表現在視覺上,是指銳利度嗎?因為解析度都固定是720*480了,那還有甚麼影像品質差別呢?我是存在硬碟裡,應該也不是像串流影音,會有順暢度的問題吧?
紫米飯糰 wrote:但我這個好像沒辦法...(恕刪) 因為你選的就是DVD-NTSC720*480就是DVD標準解析度也因為你選了DVD-NTSC他的編碼就是MPEG2所以你沒有必要選編碼方式等你轉完檔燒到光碟上這就是可以放到DVD播放機可以直接播放的規格解析度,畫面色彩跟動態程度都會影響到流量。你可以試試看找個檔案來轉出兩個檔案。用相同解析度。然後兩個檔案分別指定不同流量,差異可以拉大一點。比較兩個檔案的色澤,你可以發現流量比較低的,顏色比較沒有層次。而且可能會出現明顯漸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