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康博電視卡 E900F的轉台速度

用了半年的個人心得...
1. E900F 類比第四台畫質比 圓剛電視盒 差. E900F 在1024x768 ,19" 以上LCD ,全螢幕 畫面感覺有點模糊.
2. E900F 數位電視畫質 也比 大通SD數位電視盒差,有點模糊.
3. E900F ComproDTV 軟體,如果太快速轉台, 偶而會死當.
4. E900F 看 HiHD 1080i 時,要先切到 overlay mode,關閉ComproDTV,再重新起動一次,否則 1080i HiHD 畫面三不五時會出現斷層殘影... 我用圓剛 加油棒 做對照組,圓剛 沒有這個問題.
5. 兩個tuner 接頭,其中一個,我在插拔時,竟然斷掉了...是我太暴力了嗎?
pqaf wrote:
用了半年的個人心得....(恕刪)


1. 在1024x768 ,19" 以上LCD ,全螢幕 畫面感覺有點模糊=>確認看看自己是不是用到VMR輸出了,XP請用overlay mixer、Vista/Win7請用EVR模式,所有台灣類比訊號都是720*480,所有電視卡輸出到顯示器跟輸出端會有關連。直接接螢幕的電視盒則是內建輸出模組,不需要調整而是做死的,所以設定沒問題所以看起來就會有差!

2. 同上,數位電視訊號差異會更小,只跟解碼有關,另外就是顯示卡輸出跑的模式。

3. 你的DTV軟體版本?

4. 同上,如果是Vista/Win 7請善用EVR模式,否則areo特效本身就是與overlay mixer是不同的東西,會互相干擾到。

5. 兩個tuner 接頭,其中一個,我在插拔時,竟然斷掉了=>第一次聽到有人拔斷
tdnj's Blog: http://tdnj.pixnet.net
tdnj wrote:
1. 在1024x7...(恕刪)
謝謝說明,
這是我的設定
OS: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 (build 2600)
OS Default Country: Taiwan
DirectX version: DirectX 9.0 or better installed
VGA: ATI Radeon HD 3600 Series, using overlay mode
Acceleration: without Dxva mode
ComproDTV 4 Version: 4, 5, 5, 4

1.我猜, 類比電視盒 數位電視盒 大都有 "升頻" 的功能,讓 720x 480 訊號, 在高解析度的螢幕上,比較銳利, 感覺 電視卡就沒這種(硬體or 軟體) 功能 ,所以 ,全螢幕,才會比較模糊 , E900F 比我以前用的$900 UPMOST MTV卡, E900F是有比較清稀 ,但還是比 外接電視盒 差.

2. 我的ComproDTV & Driver 可能已經是最新版,
看HiHD 時,如果設 DXVA or VMR mode, 畫面每格幾秒就會出現一條 破影斷層線; 如果用 Overlay時,就不會,但我覺的 ComproDTV有bug, 每次電腦重新開機後,必需重新來回 設定一次 VRM to overlay, 或重新開開關關一次ComproDVT,否則 就算原本上次電腦關機前已經始用Overlay mode, HiHD 仍舊會出現一條 破影斷層線

3. 我的顯卡是 ATI 3650 /512M,CPU 是 桌上型 E7500 (2.93G), Win XP , 使用PowerDVD 播放 1080P(18MB/s~80MB/s) 的測試片時,選擇用 軟體解MPEG4時 ,CPU使用率約 30~40%,如果改 硬體(ATI Avivo) 解MPEG4,CPU才10~20%.
可是我使用 Compro E900F 或 圓剛 電視棒 看1080i HiHD( 12MB/s,H.264) 時, CPU使用率卻都 高達50~60%, 不知道是少了哪個driver 或 設定 ? 好像 WinXP配電視卡 沒辦法使用ATI 硬解 ?

我試著把 圓剛 加油棒 配我的筆電 ATI 4650,CPU E6600(2.2G) ,Win7 , CPU使用率才 10%多. Win7 配電視卡好像是用 ATI硬解,所以CPU使用率比較低..??

pqaf wrote:
謝謝說明,這是我的設...(恕刪)


DTV 4554是兩個月前的版本囉,目前最新的是DTV 4567,建議你可以換這版試試 (實際上有4569了,但是是其它硬體用的)
http://tdnj.pixnet.net/blog/post/12804177

CPU使用率的部分的確是沒把硬解打開的關係所導致的,這部分就待Compro努力把ATi硬解功能打通了! nVidia顯卡目前硬解到是沒問題
tdnj's Blog: http://tdnj.pixnet.net
tdnj wrote:
DTV 4554是兩...(恕刪)

1. 想不到 ComproDTV又出新修正版了,我下載後,再來看 HiHD "怪醫豪斯" ,確認一下 , 水平斷層雜訊的問題有沒有解...初步看來這版好像 已經解掉這個問題!

=======
2010-10-1 Update 之前E900F HiHD會出現畫面斷線,我發現了其中一個原因,
我的PC 的ATI 3650 HDMI 和 Denon 1611 AMP 的HDMI (或 VIZIO TV HDMI) 似乎有相容性的問題,如果 使用者 需要拔掉Denon or TV的AC插座時,一定要先將PC關機 ,否則, PC的ATI hdmi driver會損壞, 造成某些播放軟體畫面明顯異常, 需重灌driver, 尚難斷定誰對誰錯. 如果 只是要用 遙控器 On/off Denon or TV的話,因為 Denon/TV HDMI IC 仍有standby 供電, 有沒有關PC ,就無所謂

重灌ATI driver後,DXVA(VMR)畫面出現橫切線的機率大大的降低,偶爾才看得到. DXVA(VRM) mode 好像是硬體解壓縮搭配Windows DirectX 9 的設計, 雖可降低CPU usage,從~50%降到~18% .
但 播放軟體如果 DirectX 9有關的 driver寫的不好,又可能會發生畫面問題.

E900F 電視卡建議用 overlay 取代 DXVA(VMR) 避免畫面有切線問題 , 但E900F的DTV播放程式在overlay mode下 搭配 VIZIO的 完全電影模式,又會有殘影.

========

2.我順便再回報一個問題 使用 HDMI 接LCD TV 時 ,ComproDTV 無法調整音量大小! ComproDTV音訊裝置只能找到 類比device( 例如 ADI SoundMAX HD audio or Realtek HD Audio codec) ,卻找 不到 數位的 HDMI Audio( 例如 ATI HDMI codec or Realtek HDMI codec) ...結果 .無法透過 ComproDTV介面 調整 "音量大小聲" . 只能改用 Windows XP Audio control bar 來調整音量.這樣 使用ComproDTV 很不方便! 不知 Compro有沒有注意到這個Bug? 畢竟 現在使用者使用 HDMI LCD TV/Monitor來取代傳統 類比音源線, 已經很普遍了.

=====
update: ATI 顯卡是買Realtek的HDMI audio codec , ATI原廠的顯卡driver也有內含ATI版 HDMI audio driver. 但 ATI版 HDMI audio driver和 市面的播放軟體 匹配性較差 ,可以去Realtek 網站 download Realtek版 HDMI audio driver ,這樣的話, DTV4和powerDVD就能使用ATI 顯卡audio的很多功能.
=====

3. 市面上 廉價的外接 數位or 類比電視盒 (例如 大通 圓剛) 都有內建"昇頻/倍頻 "功能,讓傳統第四台720 x480i 的畫面 能夠在 1024 x768 ,1440x900 ,1920x1080 以上的LCD full screen時,享受清析的畫面, 但 高價的E900F 內接電視卡 , 只有當Compro DTV screen開的小小時, 新聞主播的眼睛,臉色才漂亮, 如果開"全螢幕,搭配 LCD Monitor 1280x1024 or 1024x768",1920x1080 時,解析度就模糊掉,....請問,目前市面上的電視卡技術能力 能不能做到"昇頻/倍頻"技術 ,搭配現在市場 主流高解析度 LCD TV/Monitor ?
pqaf wrote:
1. 想不到 Com...(恕刪)


第二點真是個好建議,廠商可能沒留意到HDMI 接LCD TV 這塊的使用者吧。

第三點LCD面板都有固定解析度(Native Resolution),電視訊號本身並非面板的Native Resolution,因此是沒辦法不經過scaler 1:1把訊號轉成全螢幕的。電視盒本身只是內建scaler把電視訊號轉成符合面板Native Resolution來撥放而已(這部分並不是什麼貴死人的東西,只是顯示卡到螢幕這端都包了沒必要又做一次);而電視卡本身負責把第四台訊號解開後是把訊號交由顯示卡做輸出,如果覺得顯示的品質不夠好,恐怕就得換看看顯示卡了! 可以先從換驅動著手!

電視盒比較方便的就是他不需經過電腦就能使用的特性,所以到任何地方訊號良好就不需要顧慮其他的裝置配合性,但相對來說他的應用也會比較死,就是看、接電玩,無法做錄影、轉檔等應用。
tdnj's Blog: http://tdnj.pixnet.net
tdnj wrote:
而電視卡本身負責把第四台訊號解開後是把訊號交由顯示卡做輸出,如果覺得顯示的品質不夠好,恐怕就得換看看顯示卡了! 可以先從換驅動著手!...(恕刪)

謝謝大大的分析,請問依你的實驗過經驗,有哪幾款 顯示卡的Scalar 搭配 E900F (或市面上其他電視卡後) ,你覺得 可以在高解析度的 LCD 上 , 得到類似於電視盒的 較佳效果 ? 哪幾款顯卡配電視卡 後,scalar 畫質效果比較不佳? 或者, 有沒機會藉由 更改 ATI /Nvidia/intel 的哪些視訊設定,可以發揮E900F 的最佳畫質?
做為網友將來採購 顯示卡的參考.

我想 現在很多人的螢幕越買越大,解析度越來越高, 用電視卡看1080i HiHD畫質挺不錯,但看 480i 第四台時,就感覺比 內建Scalar的電視盒模糊些..我自己平常看第四台還是用電視盒, 如果想邊上網,邊看電視,或需要錄影時,才用電視卡.

至於, E900F轉台速度 比起 我用過的幾台LCD TV or 電視盒, E900F ComproDTV, 轉台超快的,幾乎按下按鍵, 瞬間就反應.
pqaf wrote:
謝謝大大的分析,請問...(恕刪)



顯示卡部分因為大部分都是做公版,我想差異不會太大,除非偷得太嚴重(可以換個driver看看會不會改善),而且顯示卡更新速度那麼快要推荐其實也不知道從何下手。另外一個點值得思考的就是螢幕本身的scaler,他的作用也是把訊號放成符合螢幕的尺寸。考慮到電視盒與螢幕都有這個scaler元件的條件下,當電視盒本身的scaler做的比較好的情況下,電視訊號透過電視盒輸出給螢幕使用時因為是透過電視盒內建的scaler,呈獻的畫質就會比顯示卡送訊號給螢幕scaler來的好,這部分也是一般人選購螢幕的時候常常忽略掉的一項規格。螢幕製造商往往也最常把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偷的很嚴重...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會去比這項規格。

我晚點有空的話畫張簡單的示意圖比較一下兩者進入到螢幕顯示的差異好了,用說的似乎有點複雜。

補圖:



所以由圖片上面可以看到,TV BOX到顯視器輸出這段相對來說比較單純,完全由TV BOX決定好壞! 但是TV card部分電視訊號畫質處理等級可能比TV BOX好上很多,但是如過遇到VGA card及LCD scaler這兩個元件不賞臉,那就....
tdnj's Blog: http://tdnj.pixnet.net
tdnj wrote:
顯示卡部分因為大部分...(恕刪)
我拿電視卡 和電視盒 比較 480i 在高解析大螢幕上的畫質, 也許一個是 61分另一個可能也只有65分 , 清析度雖有差 但說實在也只差那一些些,畢竟 訊號源只有 720x 480,. 牛牽到北京 還是一頭牛.想變成 720P/1080i畫質 ,是不可能的. 不好意思讓你費時 再畫圖了.你畫的" TV BOX scalar", 可能是指 LCD TV 內建TV scalar, 如果是一般外接電視盒,透過 D-sub/YPbPr類比cable的話,好像仍舊需要透過 Monitor的scalar chip 將類比轉成 數位LVDS給LCD panel.
倒是有些 沒有 3D Y/C 的廉價類比電視卡,我就認為畫質,只有49分囉. 有沒有 3D Y/C 畫質 ,好像就差很多.
pqaf wrote:
我拿電視卡 和電視盒...(恕刪)


是阿,基本上要把原本先天不良的第四台訊號搞成720p/1080i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解析度不等於高畫質!



延續前面scaler問題,圖中TV BOX scaler橫跨過LCD scaler可能比較容易被誤解,經過TV BOX scaler的訊號可以再經過LCD scaler也可不經,

舉個例子來說...一台1920x1080規格的電視盒接上一台1920x1080解析度的LCD

1. 假如電視盒設定解析度800x600 (TV BOX scaler 負責把720x480->800x600),而800x600的解析度進到螢幕後,因為該解析度還不是LCD 的Native Resolution因此LCD scaler負責接下來的800x600->1920x1080

2. 假如電視盒設定解析度1920x1080 (TV BOX scaler 負責把720x480->1920x1080),而1920x1080的解析度進到螢幕後,因為該解析度已經是LCD 的Native Resolution因此LCD scaler就不需要再處理進來的訊號了!

這幾個情況是不太一樣的,假如電視盒的scaler做的很好!那當然由電視盒主要來負擔這個scaler的動作是最好的!(做法2)。反之,假如電視盒這個部份做的太差那反到是不如讓LCD來扮演這個角色。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強調選電視盒不要只看支援的解析度就拿來當作是電視盒等級的主要原因。當然很多廠商也都看準一般消費者只看解析度數字暴增就認為畫質會比較好等級會比較高就買下去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因為只要支援該螢幕解析度比例,基本上電視盒都能用,只是由電視盒還是LCD兩者誰去主要負擔這個scaler的動作罷了。


3.一台僅支援1440x900的電視盒接上一台1920x1080的LCD能不能用?當然也是可以
TV BOX scaler負責把720x480->1440x900,1440x900的解析度進到螢幕後,因為該解析度還不是LCD 的Native Resolution因此LCD scaler負責接下來的1440x900->1920x1080

第3個問題就是常常有人在問的電視盒解析度不支援LCD解析度到底能不能用的問題。

另外題到LCD TV,既然一開始就做成LCD TV大部分都是自家整合型晶片的產品,不管是誰負責一定是會抓一個表現比較好的去負責scaler的。

似乎有點離遠本題了,再回到電視卡上面,為什麼電視卡不也做一個scaler?? 同樣問題,那為什麼電視卡不也包音效部分?? 答案就很容易,因為電腦一定會負責該功能的音效卡了,同樣問題也適用於為什麼電視卡不像有的電視盒內建小喇叭?答案也很簡單,為使用者一定會自己接喇叭,要多好由使用者自行決定。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會感覺怎麼電視卡接上去比同等級電視盒感覺來的差?就是因為需要好的scaler配合,所以用電視卡要逼近電視盒還是需要周邊裝置去配合的,但是彈性會比電視盒來的高上許多。
tdnj's Blog: http://tdnj.pixnet.net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