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開箱] WD萬轉 迅猛龍300G WD3000HLFS 半打 組RAID0『不專業測試』

測試主角:WD3000HLFS *6 組RAID0 共1.8TB 


 官方規格如下: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driveid=495
轉速 10,000 RPM(額定) 緩衝區大小 16 MB 容量:300GB
讀取尋道時間 4.2 ms 寫入搜尋時間 4.7 ms (平均)
磁軌至磁軌搜尋時間 0.7 ms (平均)


不多說,請看圖
 主角現身: 六胞胎


近拍照:

  
 老梗?:


老梗X2: 外加一顆球


準備上機:


 上機前,再來一次:




SATA的接頭和電源有點太近,會有點小小的不好裝



測試平台:

E7400 / 2G DII-800/
爛顯卡一張 / 海韻330W /
香煙半包

測式用版子:GA-EP45-UD3R


上機囉~ POWER的SATA電源頭太少,所以用了一些轉接頭



版子抓到了六顆 WD3000HLFS


用版子內建的INTEL ICH10R 建 RAID0 (128K)



安裝 INTEL MTRIX STORAGE 後




效能測試開始:

 同一分割內 COPY 619MB的檔案 花費時間 約 1.43秒


HD Tune 3.50 的 Rondom Access (優秀的表現啊~)Random 9.3ms



HD Tune 3.50的 File Benchmark (512MB)
測太小的檔案,會破表XD ,所以測512MB



EVEREST 的 Buffered READ 測試(好像太快了點)



EVEREST Disk Benchmark 綜合表現測試:



HD Tune 3.50的綜合表現測試:




 
 總結:

在萬轉的加持下,Access Time有十分良好的表現 (6.4ms),系統操作十分流暢

在最大傳輸600mb/sec 下,即使複製同顆硬碟的檔案,其速度有種用RamDISK的錯覺

但 價格實在太貴了些,組6顆硬碟作RAID代價要近 50張小朋友

個人環境使用下實用性不高,論C/P值的話,組2~4顆作RAID是不錯的選擇(也很貴就是了)

3顆RAID0 最大傳輸約為 3XXmb/sec ,單顆 最大傳輸約為 127 mb/sec
2009-06-04 16: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開箱 測試 300
目前我也是在看~萬轉暴龍
看效能似乎很棒~只是300G將近9張小朋友€有點高
我還是乖乖買個150G就夠我用了~
至從SSD出來以後超久沒看過迅猛龍出來表演了
6顆硬碟狂吼應該不小聲吧,不知道現在1萬轉還會那麼吵嗎?
以前我買超吵的,沒多久就賣掉了
真是銷魂呀
我現是用74g暴龍,就是大聲的那種(像以前百mb哈滴那樣大聲)
現聽說迅猛龍卡小聲
150g有人測過他的傳輸量嘛?
閱讀比PTT舒服多了

150G效能相仿,差在單/雙碟而已
超安靜,比6400AAKS安靜多了
個人是含運7000入手
原考慮150G,不過300G C/P值較高(Capacity/Price)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
都想把自己電腦找六顆硬碟換RAID0.....
我要撐住....@@
我要問一下

旁邊散熱的是包含在上面還是在多出來的阿

因為看起來加上散熱好像變成5.52的大小勒

再問如果裝在那種硬碟快拆架
OK嘛
還是鎖上去比較好
這次改版簡直是濫到翻濫到底
暗夜審判者 wrote:
我要問一下旁邊散熱的...(恕刪)


硬碟本身大小為 2.5吋,含四週散熱片的話,大小為 3.5"吋
太陽之子 wrote:
閱讀比PTT舒服多了...(恕刪)


150G和300G版本的差別,除了容量以外,還有讀取頭的數量,150G只有2個讀取頭,而300G有4個讀取頭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多工使用),300G的表現會比150G的來的好
tom7089 wrote:
讀取頭的數量,150G只有2個讀取頭,而300G有4個讀取頭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多工使用)...(恕刪)


樓上的觀念似乎不大正確;無論有幾個讀寫頭,讀寫資料時是一起移動的,

磁頭數量多寡對多工並無影響.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