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佑桑的數位家庭 - FreeNAS & MLDonkey」
第二篇:「佑桑的數位家庭 - FreeNAS & rTorrent」
第三篇:「佑桑的數位家庭 - 全網路化的音樂播放環境」
補上一張目前的網路架構圖(20090706)

前言
一直以來, 我都是使用 KuroBOX 做為存放多媒體檔案及養動物園之用。只是近來高清影片當道, 前陣子我也敗了一台 Popcornhour A-100 做為家中看高清影片之用, 最近開始發現網路效能不足、存放空間不夠的問題。所以動了建立一個完整家庭媒體存放空間的念頭。
試用 FreeNAS 一段時間之後, 發現最大的罩門就在於圈養動物的不便。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網路上的相關文章, 總算搞定了, 因此把安裝過程放上來讓大家交流一下
事前準備
1.我使用才剛剛釋出的 FreeNAS LiveCD 0.69b2 i386 ISO 做為主要的作業系統(其實是因為舊的 0.69b1 早就被我玩得快掛了, 趁機昇級)(下載點)
2.因為 FreeNAS 0.69b2 是以 FreeBSD 6.3 為基礎所開發, 所以準備一份 ISO 檔備用(下載點)
3.7-ZIP(下載點)或任何可解 ISO 檔的解壓縮軟體
接下來, 把 FreeNAS 的 ISO 檔燒錄成光碟, 開始安裝, 可參考 Mobile01 上 chicman 前輩的這幾篇文章 01,02,03,我只留下一些比較特別的設定
記得安裝時要安裝成 Full install + DATA 的模式。還有, 用 7-ZIP 把 FreeBSD ISO 檔解開, 存放於任何一個目錄中(放在你自己的電腦, 或是上傳到 FreeNAS 中都可以)
微調設定
因為會裝上很多自己要使用的套件, 記得系統的磁碟空間要大一點(我自己是用一顆 40GB 的 HDD 完全給 FreeNAS 使用)
SAMBA 的中文支援:服務 > CIFS/SMB... > 設定 > 附屬參數 > 自行增加一行
dos charset = CP950
smb.conf 組態檔是放在 /var/etc/smb.conf, 記得自行修改是無效的, 因為重開機之後又會變回原狀, 這裡的設定只能由 WebUI 來管理
啟用 SSH, 另外還開啟「鍵盤認證」及「SSH Tunneling」, 利用 SSH 登入系統, 新增一個檔案 /etc/csh.cshrc, 內容為
setenv PAGER more
setenv BLOCKSIZE K
setenv EDITOR nano
setenv LANG zh_TW.UTF-8
setenv LC_ALL en_US.UTF-8
setenv PACKAGEROOT ftp://ftp4.freebsd.org
alias ls 'ls -wG'
setenv LSCOLORS ExGxFxdxCxDxDxBxBxExEx
上頭的設定可讓 PieTTY 中的中文正常顯示, 並且還有七彩顏色可以看。當然, PieTTY 中的字元編碼需設定為 UTF-8
安裝常用套件, FreeBSD FTP 4 上頭的套件比較完整, 版本也比較新一點, 可以在安裝時少一點問題(請複製套件的完整連結來安裝)
# pkg_add -r ...joe...(個人喜好, FreeNAS 已內建了 nano)
# pkg_add -r ...wget...(個人喜好, 也可以用 ncftp)
安裝 MLDonkey
同樣的, 因為 FreeBSD FTP 4 上的東西比較完整, 在安裝 mldonkey 這類軟體時, 與許多不同套件有版本上的相依性, 所以雖然速度很慢, 但還是建議用這個比較好
# pkg_add -r ...mldonkey...
這裡要跑很久很久, 裝一大堆有的沒有東西, 出現一大堆的訊息
完成後, 重新登出登入一次, 執行 mlnet, 會出現類似下頭的訊息
# mlnet
Running under /root/.mldonkey
/libexec/ld-elf.so.1: Shared object "libmagic.so.2" not found, required by "mlnet-real"
記得文章一開始要各位把 FreeBSD ISO 檔解開嗎? 現在就是用上的時候了, 找一找你解開的檔案中, 應該可以找到這個缺少的檔案。
那麼, 應該放在那裡呢? 請你參考一下你找到這個檔案所在的路徑
例:/tmp/6.3-i386-disc1/usr/lib/libmagic.so.2
例:D:\temp\6.3-i386-disc1\usr\lib\libmagic.so.2
看出來了吧, 把檔案 COPY 過去吧!
# cp /tmp/tmp/6.3-i386-disc1/usr/lib/libmagic.so.2 /usr/lib/
重覆執行幾次 mlnet, 補上所缺的檔案, 直到出現類似下頭的畫面
# mlnet
Running under /root/.mldonkey
2008/08/12 00:13:28 [cO] Starting MLDonkey 2.9.5 ...
2008/08/12 00:13:28 [cO] Language EN, locale UTF-8, ulimit for open files 11095
2008/08/12 00:13:28 [cO] MLDonkey is working in /root/.mldonkey
2008/08/12 00:13:28 [cO] creating new MLDonkey base directory in /root/.mldonkey
2008/08/12 00:13:28 [cO] loaded language resource file
2008/08/12 00:13:28 [DNS] Resolving [freenas.homelan] ...
2008/08/12 00:13:28 [DNS] Resolving [www.mldonkey.org] ...
2008/08/12 00:13:28 [dMain] Libmagic file-type recognition database not present
2008/08/12 00:13:28 [cO] Logging in /root/.mldonkey/mlnet.log
2008/08/12 00:13:28 [dMain] Core started
快要完成了, 按下 Ctrl-C 把 mlnet 程式停下來, 由上頭的訊息中可以看到, mlnet 會在 /root/.mldonkey 這個目錄下建立許多程式運行時所需的資料, 我們需要編輯其中一個檔案
# joe /root/.mldonkey/downloads.ini
找到 allowed_ips 這一段, 修改並開放你所想開放的 IP 位址
allowed_ips = ["127.0.0.1";"192.168.1.0/24"]
改好之後, 就可以用 & 符號讓程式在背景執行了
# mlnet &
理論上, 我們應該可以在 rc.conf 下一些參數讓 MLDonkey 自動在開機時啟動, 但是我自己一直搞不定, 會有錯誤訊息出現。後來想想, 反正機器也幾乎沒在關機, 每次重開時手動啟動一下也沒有多麻煩
接著, 你就可以到 http://freenas-ip:4080/ 看到你期待已久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