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人家庭用戶,站在CP值的角度來看,個人的看法是Basic儲存空間比RAID 1更適合。
原因如下:
1、我家庭用戶,不是公司行號在用,也沒有跑需要24小時在線不能斷線的服務,所以備援功能我不需要,因此RAID 1最大的用途:備援,對我來說就是雞肋。
2、新買的NAS用2顆新硬碟同時跑RAID 1,同樣的通電上機時間,同樣的資料負載,同樣的運行環境,要是壞掉的話,你求神明保佑它不會2顆一起壞或是在壞了1顆,插入新硬碟做重建RAID 1時,沒壞的那顆重建到一半就掛了。 所以RAID 1起不到備份的作用,還平白無故浪費1顆硬碟。但做Basic用另一顆做外接硬碟備份就不同了,外接的那一顆只有在備份時需要通電,備份完後就是斷電做冷儲存,這樣這2顆硬碟通電運轉的時間不同,讀寫負載不同,因此絕不會在差不多的時間內先後壞掉,故備份的資料會安全很多。
3、做Basic儲存空間的硬碟容易讀取資料出來,做RAID的硬碟要讀取資料雖不難,但對小白新手來說會比登天還難…
4、我做過實驗,單顆硬碟的NAS,用Hyper Backup做了備份(含系統/套件/資料/設定)。在拔出硬碟並插入空白的全新硬碟後,開机會先安裝DSM,進入DSM後只要去套件中心安裝Hyper Backup的套件,然後還原備份後,所有的東西就回來了,包含每個使用者及其權限設定、套件及資料都回來了! 所以單顆硬碟不見得不安全。端看你多久做一次備份,備份的內容是哪些!!
有人說用還原的方式需要時間,我告訴你重建RAID1也需要時間,時間比還原還久且還要擔心重建raid到一半時,舊硬碟會不會掛了。
晚上吃飯時看到有網友問2bay的NAS是做RAID 1或做BASIC好,如果2顆硬碟都做BASIC,那第1顆硬碟壞了還能不能開機,資料是否就找不回來了… 我利用了半小時做了小實驗,並將經過及結果發佈在樓下!!
我測試的系統將套件全安裝在儲存空間一(單顆硬碟做Basic),然後儲存空間二(單顆硬碟做SHR BASIC)是沒有放任何資料的。



Photos套件及照片也都是放在儲存空間一,並做了人物識別及地理定位分析

一切就緖後,關機移除儲存空間一的硬碟,開機進入系統後出現嚴重錯誤的警告
(所以得知壞了第1顆硬碟後,用第2顆硬碟進入系統是沒問題的)


所安裝的套件也不見了,進到套件中心提示錯誤,需進行修復:



我重新安裝了Photos套件,打開後是初始化的狀態…

有MCSE認証但不務正業的國際貿易打雜員工

進入儲存空間管理員後,可見儲存集區一及空間一已經回來了,但需進行修復,進行修復後恢復正常:



打開套件中心可看到Photos仍是剛才修復安裝在儲存空間二的套件

打開Photo套件,進入後是一片空白… 但是我不是把硬碟給插回來了~~~ 不用擔心! 此時只要打開設定,重建索引後,所有放在儲存空間一的照片就回來了!

但是… 先前辨視過的人物就要重新輸入了… (啍,還好我有做Hyper Backup)

至此實驗結束…
有MCSE認証但不務正業的國際貿易打雜員工
用不用RAID看個人需要,對我來說是不需要的,主文就說了,我沒有24小在線的需求,雖然我的NAS是24小時在線,但能忍受容許它停機半天或一天而不會影響到我的使用。家中的智慧家居系統可在半小時內從NAS轉移到備用的機器上運作。
我沒事時做了蠻多的操作練習,光是備份、還原就操作過很多次,Basic、RAID、本地、異地、同品牌、不同品牌間的備份及還原,NAS 陣列的磁碟掛到Linux去讀取資料,RAID降級操作、RAID1降BASIC... 能想到的都實際做了好幾次,避免真正遇到問題時不理解而手忙腳亂!
以上是我這個時間多又愛亂實驗的人的用法,RAID很好,但我不需要它。
一般用戶如不想了解太多就直接用RAID,反正錢能解決的事都不是大事,但請至少要做2份以上的備份存放到不同設備上! 資料損毀了,有時連有錢也解決不了!
有MCSE認証但不務正業的國際貿易打雜員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