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Google Drive要在明年關閉無限量的教育帳戶,這一兩天NAS、硬碟的搜尋量大增。 我本來也想直接購買一台NAS來放那些精藏的各國人體搏鬥動作片..
但想到之前使用Synology DS118這台NAS時,這台NAS大概是五千元等級的設備,老實說體驗並不太好。 作為BT機來用,抓檔案、上傳的速度只有桌機的20~30%實力。 影音串流使用官方軟體會卡頓,就連在外開個遠端連線聽音樂,連線速度都遠不及Google Drive。 詢問過論壇的前輩,大多表示Nas要能較順暢,需要購買Intel CPU的較佳,但Intel CPU款的NAS大約價位是一萬元等級。 但即使如此,NAS的CPU能力還是遠遠遜色於桌機許多。
轉個念頭,如果功能只是要儲存資料、可以快速抓BT、在外時可以遠端連進來讀取資料,不需要很多人使用、甚至是自動備份手機相簿功能的話。 那用桌機當伺服器與NAS的效益到底差在哪?
桌機:硬體已有,不需要額外購買。 假設電費平均一度為4元,用電為50W/Hr,這樣的狀況下大概一年電費是1752元。
NAS:主機硬體須購買1萬元,用電為12W/Hr,這樣狀況下一年電費是420元
那購買NAS來當媒體、BT、儲存等功能,在電費上一年可節省1332元,但回收硬體的購買費用需要7.5年! (NAS主機能不能穩穩的活到7.5年還是個問號)
若電腦用電提高到每小時100W,那一年電費是3504,回收NAS的硬體費用也還是要3.3年..
另一種電腦使用法,透過Wake on lan,其實手機遠端開電腦也不過20秒就能使用了。 要使用影音時在遠端開機,那電費可以再省一點。
考慮到這樣的成本與速度效益後,使用桌機(或筆電)當作Google drive無限量消失後的資料儲存逃生處,似乎是較經濟的做法。
因此價格絕對比DIY Server來的貴很多,是正常的!
至於要選擇現成的產品省時省事燒錢呢?
還是自組主機省錢燒時費事呢?
就真的因人而異了。
個人也是從DIY Server起家的,
歷經了不少debug歷程,可謂爆肝又燒腦,
經常必需解決絕大多數的疑難雜症!
加上老了,該養養身了,去年才將所有的DIY Server退役,
全面由NAS取代之!
當然論效能,NAS若要與主流電腦一較高下並非不行!
只是口袋需要有相當的深度才行~~~~
畢竟,有廠商在維護其OS與套件!
這是DIY Server所做不到的事情。
順便分享目前雜亂無章的主機群~~
目前保留了一台DIY Server備用(CentOS→Win10),
其餘全部退役,不是封存就是拆解…,或直接做為家用主機…
剩下的已全面由NAS取代之~~
但~~說實話,所有在線的NAS總合起來的性能,還低於旁邊一台DIY Server,
不過節省了不少時間與精力,缺點就是多花錢~~


另外,NAS存活超過10年的…大有人在唷!
您要擔心的是…硬碟通常比NAS主機早掛點~~
之前才賣掉了一台Synology DS214play,這台差不多6年了,
新用家還在繼續使用中~~~~。
jjx874 wrote:
楼主可以实践一下(恕刪)
哈~~~
別這樣~~~
樓主米國時間多,有很多肝沒地方暴~~,
反正就趁著還年輕,多暴點肝也沒關係!

凡事,也要有經歷,合理的經驗是訓練,不合理的經驗是磨練。
大家都是過來人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