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Active Backup 沒有想像中的好用,而且不太安全…

這兩天看到了Synology的Active backup功能,看來很不錯,不需要在PC端裝程式就可以主動從NAS去備份PC端的資料。實際用了一下,真心失望,不是這麼一回事。

一開始用,輸入PC端的IP和帳號密碼後,出現的是C$、D$,然後沒有資料夾可以選。後來研究了半天,必需要在PC端在資料夾做網芳共享,我感覺對一般人而言,開網芳共享有點難,而且開了之後的安全性是個問題。對IT管理而言,開網芳共享就是極大的安全風險,一般人是不會開的。這樣感覺起來,Active backup就是一個不安全的備份工具,對一般人使用也沒有宣傳中的那麼方便…感覺Synology是有點過度宣傳了…



另一棟樓的也有談到網芳分享和Synology中了勒索軟體的問題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4&t=4596827&p=1

之前就看過一篇文章,就是網芳開共享,會讓中毒和勒索軟體侵害的風險增加。

趨勢科技於近期發現一起新的勒索軟體 Ransomware爆發事件。一旦執行此惡意程式,電腦上的檔案就會被加密鎖定而無法開啟使用。與之前的勒索軟體 Ransomware相同,此惡意程式會將自己偽裝成Email附加檔案,也有可能直接從網路上下載來;除此之外,感染勒索軟體 Ransomware的電腦,會尋找網路芳鄰的共享資料夾或是網路磁碟機,若具有寫入權限的話,也會將這些共享資料夾或是網路磁碟機上的檔案進行加密。部分用戶反映因使用者電腦上C磁碟機沒有設定存取限制,因此整個C磁碟機遭到感染勒索軟體 Ransomware的電腦加密。
文章來源:https://blog.trendmicro.com.tw/?tag=%E5%8B%92%E7%B4%A2%E8%BB%9F%E9%AB%94%EF%BC%88ransomware%EF%BC%89

一開始卡在這畫面…

Synology Active Backup 沒有想像中的好用,而且不太安全…
2017-04-19 14:39 發佈
tonychen0212 wrote:
這兩天看到了Synology...(恕刪)


其實這個套件的名稱是 Active Backup for Server, 主要是用來 backup server 的檔案. 設計的原意不是用來 backup 一般 windows pc client.

一般 windows pc client 建議還是利用 cloud station drive or backup 程式來備份即可.

FB: Pctine
顧名思義, Active Backup for Server, 是站在伺服器的角度來設計,或許是行銷文案讓樓主有給 client 端使用的錯覺吧 !?

相較之下,我個人比較偏好 QNAP 的 Hybrid Backup Sync,直接將 本地、異地、雲端 整合在一起,在同一個套件UI下備份同步管理。就連遠端備份其他NAS、PC,或是雲端Google Cloud、amazon s3 等,都依應支援;還原工作也能在Hybrid Backup Sync下進行。不過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快照功能,方便快速又便利。

以上,參考看看。

Active Backup for Server才剛beta完
要改的問題還一大堆
還有太多的功能未添加 像FTP備份這也很需要
少了很多其他連線的服務支援

我用linux備份也很多問題 剛找原廠修過只能等改版
也不太理解這套件走的服務 看起來應該是Rsync 還可以走22或873 port
這兩種方式都不太會設
說明實在太少了
而且要備份aws的key也不能匯入 這功能也沒有

你要備份windows走網芳也是很正常的
windows分享最快的方式就是開網芳
開到根目錄權限已經太大了
網芳要安全本來就該加密碼 不然所有人都會進來

前幾年synology會被綁架也是因為漏洞關係 加上使用者資安概念不好 都不更新
事情也才會鬧大
不過目前原廠比較有注重漏洞修正
再加上你如果有選快照的新機種
資料安全其實有一定保障的

saber11 wrote:
而且要備份aws的key也不能匯入 這功能也沒有...(恕刪)


備份 AWS 就直接用 hyper backup 套件.
FB: Pctine
Hi,

我在[集中] Amigo 的 NAS 研究筆記 有紀錄資安設定,可以直接參考 #4 的第四點:

4. Synology Security Issue and How-to Harden your NAS - 說明如何幫您的 NAS 加強資安防護,有包含四家廠家廠牌:Asustor, QNAP, Synology, Thecus

我自己有使用四個作業系統,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備份,就是沒有想過從 NAS 備份。記得在 17 年前有一套軟體叫 CA ArcServer,可以在桌面端安裝軟體,定期自動備份到執行 ArcServer 的備份伺服器,或許有點類似。下面是我目前的備份方式:

1. OSX -> Time Machine 到外接硬碟 RAID 1

2. Windows 8/10 -> 有內建備份功能叫 File History,支援版本備份,備份到外接硬碟或網路硬碟

3. Linux -> 使用 FreeFileSync 同步到外接或網路硬碟,我寫在 FileSync for Different Device

4. ChromeOS -> 我直接使用 Google Drive

提供我個人的備份方式參考,也謝謝您的分享,省下探索的時間。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嗯,相關的說明是有點少。
所以感覺用起來有點難用。有點不像是Synology的使用體驗


請教Amigotechnotes大哥,有代理程式或特定協議的傳輸的備份方式,會比較安全?


tonychen0212 wrote:
有代理程式或特定協議的傳輸的備份方式,會比較安全? ...(恕刪)


一般有安裝 agent, 或是採用主動備份模式會比較有效率, 簡單說, 利用像 active backup 的方式, 它是 pull backup, 它通常是無法主動查覺 server 端檔案異動的狀況, 所以在備份時一般都要重新再 scan 一次備份的來源目錄, 但如果你採用主動由 server 端備份至 NAS, 有些較 smart 的備份程式, 會隨時去 monitor server 檔案異動, 此時備份就會比較快.
FB: Pctine
Hi Tony,

> 請教Amigotechnotes大哥,有代理程式或特定協議的傳輸的備份方式,會比較安全?

DLP (Data Losses Prevention) 分為三個重點:儲存、傳輸、與使用。如果從這個框架下去思考,傳輸內容加密會提高傳輸的安全。

接下來有點拗口:對於有線網路,傳輸內容應該在應用程式層,先加密後,再通知作業系統傳輸被加密的內容。如果是無線網路,還會根據你的設定 (AES, TKIP, and etc.),將封包加密後再傳輸。

如果是對兩端點採取身分驗證,也會比沒有驗證直接傳輸來的安全。

以我正在撰寫的 NAS File Transfer from QNAP to Asustor Using rsync(明天或後天發表),就有:

1. 驗證帳戶與密碼
2. 選擇性加密內容 SSH

當然,就安全性來說,這裡沒有考慮到儲存與使用,還是有安全疑慮的。

Just my two cents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