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Qnap TS x39/x59/x69L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我一直比較注重 SAN/NAS 的企業應用, 這次做一個比較貼近家用NAS的教學 (適合 DIY 進階使用者, 還是不適合 80% 的純家用使用者)

所需要的硬體

Sandisk Ultrafit 16G Disk, 一個 4G USB Disk (安裝 iso) 以及升級 RAM 到 2Gb/3Gb, 請依據你的 qnap model, 如果只有一個 SODIMM, 最多升級到 2G, 如果是 2個 SODIMM, 那麼有機會升級到 3Gb, 我有一台 qnap 469L 雖然是 2個 SODIMM, 但是還是只能認到 3Gb 的 RAM. x59 Pro II 則可以升級到 4Gb.

優點

1. 可以做出強大的虛擬化 pve cluster 平台, 但是受限 RAM 的關係, 建議只跑 container LXC, 而完全不建議跑 VM (8Gb 以上的 RAM 如 x51/x70/x71 系列可以)
2. 可以使用 ZFS 檔案格式, 如果有多個 nas 擁有 zfs, 那麼互相備份/同步可以做出更高的資料安全性. 同時可以搭配 GlusterFS 分散式檔案, 真正建立一個自己私有雲的 NAS (死了一個 nas, 但是資料以及服務全部都在)
3.使用 pve 4.1 來執行 LXC , 每一個 LXC 約需要 128mb 的 ram 而已, 所以非常的輕量化. 在 Linux 上, 除非是要運行 windows platform, 不然都會優先執行 LXC節省系統資源
4. LXC 部署比 VM 快速很多, vm 需要安裝時間, 而 container 則無.
5. LXC 啟動只要 10秒內在 x70 系列, 而 VM 則需要 30秒才啟動
6. VM 使用的硬碟空間也大於 LXC

適合群組

1. Pro 玩家
2. 有多項企業功能需求的使用者, 如 ip pbox, 路由器, ipsec/open vpn
3. 有能力 ssh 修改 linux 系統設定以及對 CLI 界面不會感到恐怖者 (雖然所有的 container 都有 web 界面去其修改, 但是 10次裡面總會有1次是需要直接使用 vi/nano 修改設定檔案)

這次示範的主角是 Qnap 259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Step

1. 去 http://www.proxmox.com/en/downloads 下載最新的 iso

2. 使用 http://www.osforensics.com/tools/write-usb-images.html 把 pve iso 寫入到一個 4gb 的 usb disk

3. 插入 安裝的 usb disk 到 qnap 前方的 usb port

4. 插入 San Ultrafit USB Disk 16GB 到後方的 usb port (可以避免手癢的人不小心拔出)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比較大的 usb device 是我的 usb wireless dongle for keyboard and mouse

5. 進入 BIOS 修改, 第一開機 usb disk 為 4G 的安裝碟, 第二開機的 usb disk 為 San Ultrafit, 把原本的 USB FlashDOM disable 掉 (x70/x71 系列的 bios 可以直接選擇 HD 開機, 所以可以跳過 4 這個步奏) ***備註1

6. 開機

7. 根據 pve 圖形界面安裝 OS 到 USB SanDisk 上面, (x70 系列則直接選擇 ZFS 模式建立 RAID 1+0 4/6/8 bay 的都可以),

8. 安裝成功後, 拔出安裝擋的 USB Disk, 之後的開機畫面如下,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9. 成功登入後 使用 fdisk -l 找出你的 HD 代號, 然後執行以下的命令
RAID1 zpool create rpool mirror /dev/sdX /dev/sdX
RAID1+0 zpool create rpool mirror /dev/sdX /dev/sdX mirror /dev/sdX /dev/sdX
RAID5 zpool create rpool raidz1 /dev/sdX[-N]

10. 執行 zfs create rpool/storage (主要的儲存空間)

11. 執行 zfs create rpool/vm (主要的vm/container disk 空間)

12. 執行 zfs set compression=off rpool/vm (優化 ct)

13. 執行 zfs set acltype=posixacl rpool/storage (允許使用者特殊檔案權限設定)

14. 使用瀏覽器登入 pve 管理界面 增加 vm 為 storage, 允許 vm disk & container disk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local 則為存放 iso 以及 template)

15. 下載 container template 到 VM, 參考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以及 ubuntu 14.04 template (如果看不到 ct template 種類, 在 ssh 執行 pveam update)

16. nano /etc/apt/sources.list
添加 deb http://download.proxmox.com/debian jessie pve-no-subscription

17. nano /etc/apt/sources.list.d/pve-enterprise.list
修改 # deb https://enterprise.proxmox.com/debian jessie pve-enterprise (註解掉這行)

18. 執行更新 apt-get update && apt-get dist-upgrade -y

19. 安裝 OpenvSwitch, apt-get install openvswitch-switch -y

20. ip pbx 建議使用 ubuntu 14.04 container/VM 搭配 incredible pbx, 參考 http://nerdvittles.com/?p=9713

21. 檔案分享伺服器可以使用 https://www.turnkeylinux.org/domain-controllerhttps://www.turnkeylinux.org/fileserver (我是使用 fileserver 搭配 openldap) 依據各人需求, domain-controller 是為了建立 AD, 不需要 AD 功能者, 建議使用 fileserver, 請使用 lxc bind mount 把 pve host 的 /rpool/storage 丟給 container 使用, 參看 https://pve.proxmox.com/wiki/LXC_Bind_Mounts

22. 網頁界面檔案管理分享 使用 https://www.turnkeylinux.org/owncloud

23. 照片分享, 使用 https://www.turnkeylinux.org/gallery 或是 owncloud 的插件 gallery+ 也可以

24. 簡單的 xmpp 伺服器可以使用 https://www.turnkeylinux.org/ejabberd, 進階者可以使用 ubuntu 14.04 + openfire 4.0

25. x69L x70 使用者, 可以安裝 x window, 參考 https://pve.proxmox.com/wiki/Developer_Workstations_with_Proxmox_VE_and_X11#Install_X-windows 以及 安裝 kodi (如 qnap 的 HD Station)

26. x70 使用者, 可以建立 PFSense VM, 做出軟路由/VPN Server) 可以參考 http://joealdeguer.com/how-to-virtualize-pfsense-firewall-including-using-virtio-drivers/

其實上述的這些功能, 其實是可以使用 qnap 259 滿足一個 50人以下的辦公室 (電話, 及時通信, 檔案伺服器, 網路磁碟檔案管理以及分享)

***補充一

有些網友擔心 usb disk 因為讀寫過於頻繁而死碟, 解決方法有3種, 最好的方法如下 C > B >A , 而我個人目前是使用 B.

A. disable swap from /etc/fstab
B. 使用 zfs as swap https://github.com/zfsonlinux/pkg-zfs/wiki/HOWTO-use-a-zvol-as-a-swap-device
C. 安裝到一個 16gb 的 usb mlc 的 flash dom 如 http://world.taobao.com/item/37913769149.htm?spm=a312a.7700714.0.0.M9nfSw#detail

不過要注意, 可能都有熱膠黏住.
TS x59 系列 的 USB DOM , 記憶體最多 2GB, 只能跑 LXC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TS x70 系列, 記憶體可以到 16GB, 所以是有能力跑 VM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TS x51 系列 基本上記憶體可以升級到 8GB, 所以是有能力跑 VM
Qnap TS x39/x51/x59/x69L/x70 改 Proxmox VE 4.1 教學

***補充二
有一個專門以 btrfs filesystem 開發的 NAS system (可以安裝在 usb disk 上), 喜歡 btrfs 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這個 platform 是 centos 7 然後支援 docker 的. 不過其官網也說明 "you have to answer that question yourself based on data and your risk" (自己承擔風險以及資料的安全性)

http://rockstor.com/
http://rockstor.com/docs/intro.html#features 其功能表, 蠻詳細的, 看看喜歡 btrfs 或是有 synology 的網友 (P大) 有沒有時間玩玩看.

***補充三
Open Media Valult

也可以使用上述的方式完整安裝一套 NAS, 它支援 zfs/btrfs/ext4 & iscsi 是一套非常成熟的 NAS 平台 (owncloud, samba 所有東西都是內建的)

btrfs 可以參考 http://forums.openmediavault.org/index.php/Thread/7918-btrfs-install/ 來安裝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2016-01-20 4:08 發佈

EluSiOn wrote:
http://rockstor.com/docs/intro.html#features 其功能表, 蠻詳細的, 看看喜歡 btrfs 或是有 synology 的網友 (P大) 有沒有時間玩玩看....(恕刪)


大哥前二天介紹時就有去官網逛了一下, 看起來還蠻不錯用的樣子. 等有空裝在 Thecus N5550 上面看看.
FB: Pctine
裸機圖.... 對我來說充滿了美感... 哈 151515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經測試TS-251無法安裝使用.

mandymak wrote:
經測試TS-251無法安裝使用...(恕刪)


有心, 拿新機來改機. 樓主是拿汰換下來的機器再利用.
FB: Pctine

pctine wrote:
有心, 拿新機來改...(恕刪)


我的251也用了1年了, 470我早賣掉了, 471在用, 所以只有251可以用來試.
mandymak wrote:
我的251也用了1...(恕刪)


我們公司有兩台 ts251, 都修改成功了耶. 妳是有什麼錯誤畫面?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EluSiOn wrote:
我們公司有兩台 ts251...(恕刪)


試了用Zalman、光碟和USB Drive沒到GUI就出現error, 今晚回去換個USB port試試.

EluSiOn wrote:
我們公司有兩台 ts251...(恕刪)



是 USB 安裝碟/LIVECD 就無法啟動嗎? 還是安裝到一個 usb dom/disk 後無法啟動?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