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DSM 硬碟移轉淺心得

DSM 硬碟移轉淺心得
最近為了把DS214play裡頭兩顆WD 3TB EFRX的硬碟換掉(容量快爆了)
且因為三天前趁PC家特價的時候買了兩顆TOSHIBA 4TB的硬碟(MD03ACA400V)
因此就開始了硬碟資料搬移大作戰

當兩顆4TB硬碟都到了之後 因為想希望能逗在不變動任何一個NAS程式與設定的情況下進行移轉的動作
因此 一開始是使用Parted Magic的Clonezilla作對拷動作 並且希望能夠用GParted做Extend
想不到的是 DSM就算是使用Basic來建立磁區 它的檔案系統依舊是使用linux-raid來建立
偏偏GParted沒辦法針對個檔案系統做Extend 因此放棄

然後 又想到自己有一個USB硬碟外接盒 想說利用DSM內建備份的方式去做移轉
因此就把原本的兩顆3TB插回NAS 然後外接盒上另一顆4TB硬碟 把備份存到4TB上
神奇的是 外接的部分沒辦法辨識4TB硬碟......囧
把外接盒接上電腦 卻是可以正常讀取

我不信邪 把NAS關機 抽出3TB硬碟 放入4TB 然後3TB放外接盒
神奇的是 NAS竟然可以抓到外接的3TB...可是一樣悲劇
因為NAS無法掛接linux-raid檔案系統...(明明就你DSM自己創的...)

實在是沒辦法 只好死馬當活馬醫 把兩顆4TB的硬碟都裝進去NAS做初始化 將原本備份的設定檔匯入後
兩顆3TB接上桌機 用Linux Reader將檔案複製到NAS上去

這個軟體的好處是 不只能存取Ext磁區 也能夠存取Linux-raid磁區
只要進去Volumex (x是編號)的磁區就可以找到共用資料夾裏頭的檔案

但在複製的時候 意外很慢 速度都只有40~55MB/s左右
本來想說會不會是買到瑕疵品 因為這速度實在跟網路上測試的差太多
後來全都搬移過去 讓3TB做低階格式化的時候發現速度上還滿OK的


此外 測試桌墊跟NAS之間的傳輸速度 把大檔(30GB左右)上傳到NAS 每秒還可到90~100MB/s左右
這才消除了我的疑慮
所以猜測應該是Linux Reader拉檔案的速度比較慢 或是NAS還在做最佳化的緣故



我已經發信問群輝那邊 詢問為何外接會抓不到4TB硬碟這個問題
一個小小的硬碟更換經驗 給各位大大分享
2015-09-06 12: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DSM 硬碟 心得
我的ds213j 2TB、3TB各一顆,
也快要滿了,看到特價那天差點也要衝下去買惹...
但是想到要搬資料就很頭大,
再加上鄉民說這顆是五碟版,很熱情,所以就縮手了...

其實是想要升級DS415+,遲遲等不到它特價...

這篇標記一下,搞不好哪天就用到了,
多謝A大分享~
直接到Ubuntu環境用DD複製過去不是就可以了嗎?

或是到Windows用Winhex將磁碟資料製程IMG保存,就可以移到別顆了.

changpizz wrote:
直接到Ubuntu...(恕刪)

dd法或許可以 但它是磁區對磁區 我不太確定這樣的做法是否會影響到分割
而且DSM對硬碟做初始化時 尾端還會保留一些用不到的空間
這些用不到的空間會不會DSM還要做什麼? 要留多少? 也是一個問題

至於Winhex...如果是整顆移動 沒有去修改分割表的話 一樣會有磁區的問題
是說我是沒有用過Winhex 如果說Winhex支援可以將資料複製到以初始化的指定分割區上 那或許可行
AKSN74 wrote:
dd法或許可以 但...(恕刪)


我是沒遇過1:1保存會有磁區偏移這類的問題過,看你是要存IMG還是直接複製過去都可以,
空間之後要移動在移動就好了,磁區只是一個記號而已,標示什麼就變成該磁區了.
Mac的系統我也是都這樣處理,只要不將空間有變動,你要改存在硬碟的頭中尾段也沒有限制.

Winhex如同是個支援各種格式的檔案管理員,從複製磁區到一個文件,
都可以用它複製進其他環境磁碟使用,只有HFS+需要額外安裝才可辨識.
針對磁碟複製,那就是連同啟動部分一起,如果只是要裡面資料,只要針對磁區複製就可以了.

AKSN74 wrote:
最近為了把DS214play...(恕刪)


兩顆如果做 RAID1/5/6, 就直接依序一次抽換一顆硬碟, 待全部 rebuild 之後, 容量就可以擴充了. 建議不要用太專業的 '技巧' 去升級.
FB: Pctine

deanma wrote:
我的ds213j 2TB...(恕刪)

我412+是直接在屁股後面USB插上外接硬碟盒
把快滿的資料搬過去
晚上睡前直接進web管理用file station移動過去放
電腦就關掉等到隔天早上就搬好了
移過去的檔案(USB外接盒)可以接在任一台電腦都能讀取
也不用開著電腦等搬完

不過這樣搬過去外接硬碟總是會出現一些前綴「._」的垃圾檔
所以拷貝完之後都會在拔掉USB再裝回電腦讀取
把垃圾檔砍掉



這垃圾檔鳥問題從4.2到現在5.2最新updata一直沒改善
沒這麼複雜啦!!
先把一顆硬碟3TB拔出來,放入4TB進去NAS內

RAID1情況下會 把新硬碟新增磁區好後做RAID1修復
接下來就是等修復完成,
完成後再把舊的3TB拔出來再換上4TG
一樣新增磁區做RAID 1修復
完成就一切就結束

會慢也是正常的..

小阿民 wrote:
沒這麼複雜啦!!先...(恕刪)

可能我沒有說清楚 我並沒有組RAID

我的NAS裡面有很多影片 所以算是容量取向的使用者
因此我不可能會用RAID 1 兩顆硬碟都是Basic的狀態

只是我沒料到的是 就算是Basic 存放區還是會以Linux-raid來做
而我目前的狀況也沒辦法買4-bay以上的機種 更別提4顆硬碟了
AKSN74 wrote:
可能我沒有說清楚 ...(恕刪)

NAS接外接盒這問題,或許是抓不到4TB bug
但是還不需要用到linux-raid系統

可以把4TB硬碟先接電腦,用區網連線方式把檔案複製過來
等完成後再把3TB拔出來放入4TB新增好磁區
再由電腦4TB硬碟傳回去NAS 4TB
依此類推,只是很麻煩就對了

至於您說的NAS外接自己的NAS硬碟抓不到
是因為NAS在製作磁區的時候有分割4個磁區
外接部分做得很呆所以也不意外@@

至於Linux Reader速度慢
我猜應該是軟體去做處理的
畢竟Windows屬於M$當然不願意去碰敵人的系統
就算免費東西如果要商業化還是要買版權
這就是Linux也沒辦法讀取到NTFS(因為NTFS是M$專利權,要買版權的)
只能透過其他方式模擬出來...
模擬就會降低速度...

不過還是謝謝您提供Linux Reader方法
至少不用去弄Linux系統

慢就給他慢下去,好幾TB這樣複製....不慢也難,又不是以前幾GB硬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