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使用1年多的 Qnap TS-470 pro 也終於被我操到所有的效能以及功能到極限了, 因為工作上的需要, 我常常架設很多 VM 來測試, 以及我需要建立很多 ipsec vpn/ssl vpn/sip client 連線到我家裡的網路以及 ippbx. 最近我所使用的 Draytek 2920n 也超出它的極限, 常常跑出 Max Session 的錯誤訊息 (太多連線數, 我沒有跑 BT喲), 所以我必須要更新我最主要的 Qnap NAS

首先我是參考這個網路教學來更換我的 qnap 470 pro 上面的 cpu. 原本的 cpu i3 3220t 真的不夠跑那麼多 vm 的運算了, 特別是如果我還要讓它成為我主要的 vpn server 的話, 這樣子的加密真的會讓 i3 負荷不了, 而且 i3 的 cpu 不支援 VT-D, 所以讓它運行 vm 其實是不太適合的. 最後我選定了 i7 3770t, 它支援 vt-x vt-d 以及 aes-ni (vpn 加密協定). CPU 比較

原本的 i3 不支援 vt-d... Direct I/O path not supported (記憶體最終也升級到 16GB)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qnap x70 系列的主板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而從主板上面的照片, 在其 pci-e x16 插槽上面的藍色晶片, 應該就是 Qnap NAS 系統的 USB DOM (ssd) 512MB. 理論上, 那部分應該是可以作為新的開機碟, 完全把 qnap 的 firmware/os 完全刪除. 但是我還是膽子不夠大, 希望擁有退路, 所以那塊 hd 我是完全沒有動它的, 未來應該會使用 clonezillia 把它備份後, 開始直接安裝 開機 OS 在那塊 USB DOM. 這部分可以由其它更有膽量的網友們去嘗試看看.

很早我們就知道, 如果你進去 Qnap 的 Bios, 更換開機硬碟的優先順序, Qnap NAS 是可以使用不同的 OS 開機.

下圖是測試安裝 ubunutu on USB Disk SCSI9, SCSI11則是 qnap 的 usb dom.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而我新的開機模式是外接 e-sata SSD DOM 開機模式, 外接 usb 2.0 port for power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接下來就是 安裝 VSphere Esxi 6.0, 這部分非常簡單, 而且現在 VSphere Esxi 6.0 只要是2顆 cpu 以下, 都是免費的, 請參考其他人的教學

安裝好 VSphere 6.0 後, 最重要的設定是 PCI Passthrough, 如下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我最主要的 VM 是 ubuntu 14.04 + Kodi.TV (家庭劇院) + IncrediblePBX (IP PBX) + ZFS file server, 所以我必須要把 i7 上面的 gpu, HDMI, 以及主板上的 sata controller 直接給 ubuntu 使用, 不能透過 vsphere 這層軟體界面損耗任何的效能. 同時我也購買了 qnap 的 2 port 網卡 (也是要 pci passthrough), 作為 PFSense 防火牆/路由器的 WAN & LAN.

續待, 接下來會有

1.GlusterFS on ZFS 的測試以及安裝報告, 可以能會使用 分散式 2 way/ 3 way 鏡像, 最主要看最終會有幾台 NAS 加入.

2. OpenStack Kilo Swift 的測試安裝報告

我的最終目的是讓 好幾個 NAS, 透過 OpenStack 的架構, 建立一個多節點, 多個站點的分佈式文件系統的正真雲端儲存空間. 這樣子, 台灣各點分公司的資料/中國各點分公司的資料, 可以及時同步, 及時備份 (含異地備份), 除非三個辦公室的 NAS 同時掛點, 才會有資料遺失的機會 (風險太小了, 幾乎所有的 NAS 都已經是跑 RAID 1+0 的模式, 也就是除非在同一個時間點, 要壞掉 6顆不同機器上面的 HD)

--------------------------------------------------------------
第二部分測試

CPU & RAM 都更新了, i7-3770t 有 8個 thread (8 vCPU) 基本上可以跑 8個 vm 以上, vt-d 也開啟了 (vmfs 4gb 是透過 usb disk 上面的空間做的 嘗試了很多個 usb disk 終於發現 usb 3.0 sandisk ultrafit 16gb 的可以騙過 vsphere)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下面整個 pci passthrough 給我第一個 vm, Linux Mint 17.2 (ubuntu 14.04 的分支, 圖形界面很強的版本, 很像 windows 7)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我的 Linux Mint 17.2 是直接安裝在 我的 zfs pool 上面 (這部分很難, 其中有透過 一個外接的 usb ssd cp 過去到 zpool 上面)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所有 linux distribution 都無法直接安裝在 zfs 上面, 特別是 grub2 對於 zfs 支援是有限制的, 需要修改 config 後才能做到 (需要 使用 live cd usb gpart + clonezilla), 這部分絕對不建議新手來操作, 需要 linux admin 指數是 99分以上的達人. 我是參考以下的兩個教學

https://github.com/zfsonlinux/pkg-zfs/wiki/HOWTO-install-Ubuntu-14.04-or-Later-to-a-Native-ZFS-Root-Filesystem

https://github.com/zfsonlinux/pkg-zfs/wiki/HOWTO-use-a-zvol-as-a-swap-device

下面是 1k 寫入以及讀取的速度 模擬數據庫 讀取 以及 寫入的速度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下面是 128k 寫入以及讀取的速度 模擬一般 NAS video 檔案 讀取 以及 寫入的速度
Qnap TS-470 Pro 徹底大改造 (文字多 少圖)

你們可以參考 原系統對照測試 (參考用, 測試方法不同, 不能1比1對照)

但是可以知道 zfs 的速度是快 ext 很多. 目前我的 L1ARC (RAM cache) 只有放1G 而已, 然後我還沒有增添 ssd (zil & L2ARC 寫入 & 讀取) 來加速, 這部分的測試後面再丟出來.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2015-06-26 2:32 發佈

EluSiOn wrote:
使用1年多的 Qnap...(恕刪)


你是玩家到專家的等級了吧。
EluSiOn wrote:
使用1年多的 Qnap...(恕刪)


留名學習.

EluSiOn wrote:
使用1年多的 Qnap...(恕刪)


進來標註一下
所以 Qnap TS-470 可以裝VSphere Esxi ???
原來還可以這樣玩喔!!!!
超酷的...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弟子規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722.htm

EluSiOn wrote:
使用1年多的 Qnap...(恕刪)


感謝分享.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 TS-470 Pro 為企業等級 NAS, 售價並不低, 這樣的改裝連原本的 NAS 功能都摒棄了, 除非這台 NAS 不再使用了, 不然直接買一台主機來裝 VM 不是更實用嗎?
FB: Pctine
pctine wrote:
感謝分享.小弟比較...(恕刪)


唯一好處是470的尺寸比HP GEN8小, 所以小妹我也沒把我的470/471拿來這用樣, 我另外用ASrock的板子做. 不過看到樓主這樣搞到我也想用251來試試.
pctine wrote: 感謝分享.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 ...(恕刪)


你說的沒有錯。如果以單一台qnap 來看,是有些不合理。這台是我個人的 Qnap, 基本上我是拿我自己的nas 來測試當白老鼠。重點在我公司裡面有10多台 Qnap 從2010年開始在不同時間購買不同型號,有些已經接近可以報廢的時限,有些離報廢期還很久。

目前整個集團正在轉變其 IT 架構,在多營運點所使用20年的 Avaya/notel pbx 開始慢慢壞掉,然後其備品已經無法在市場上取得。

使用9年以上的fortigate 100a 老早就已經是 end of life 的產品,各點也需要新的防火牆,而 draytek 2920/2950/2960 無法負荷 新的 IP pbx 以及未來所有的業務都需要使用ssl vpn 連線回公司的需求。

而qnap 的架構並不算是真正雲端,加上公司越來越需要多點檔案同步以及及時異地備份 (目前上市上櫃的要求),Qnap 以 rsync 的模式單向的同步模式越來越不符合要求。

雲的定義是以普通的機器,普通的硬體,假設它們都會壞掉的情況下,做出多結點多地點的儲存以及運算架構。而中華電信或是aws等公有雲產生的瓶頸就是頻寬,也就是一個辦公室的整體數據流量都是會被限制住在 hinet 的 100 Mbps 的光世代的速度。公司很多營運點老早就需要使用 1 gbe 的網路,才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如果使用公共雲只是會讓大家翻桌。

所以我必須要建立一個混合雲的架構,讓公司所有快要報廢以及尚未報廢的設備,滿足集團的需求,檔案伺服器,IP PBX, 以及防火牆。我的答案是zfs fileserver+glusterfs, freepbx 以及pfsense. 一台qnap TS470改裝後可以滿足一個100人營運點的需求,這樣子看,是非常劃得來。

我的財務長絕對不會同意我提出個一兩千萬的專案來以新的設備來更換架構。我必須要以現有的設備,無痛移轉下,從以前nas架構變成混合雲的架構。現在我連之前報廢的 xp 電腦,都開始把它們做為混合雲的一部分。但是我想未來我們集團會因為這些xp電腦而增加很多電費(這些電腦當初根本沒有使用低功率低電壓版的cpu)。 目前我規劃私有雲的好處是,有80%以上的資料都會在本地的node上面,只有20%的需要及時去其它的node抓取, 但是好處是在抓取的過程中,不是單點一對一的傳輸,而是peer 的模式,只要有資料的node, 同時都會都資料來。非常有效率。

mandymak wrote: 唯一好處是470的尺寸比HP GEN...(恕刪)


251 只有4g 記憶體跑 vm 會不夠力喲。 Qnap 在ts470出來的時候是一定要有8g的記憶體,才讓啟動 virtualize station. 我是很好奇251的 container 究竟有多 light...可以少那麼用多的記憶體,畢竟今年有超多輕量級的os推出,就是為了docker使用。

EluSiOn wrote:
251 只有4g ...(恕刪)


我買回來的時候已經把251、470和471的RAM都加到16GB, 並已把470和471更換了CPU.

EluSiOn wrote:
所以我必須要建立一個混合雲的架構,讓公司所有快要報廢以及尚未報廢的設備,滿足集團的需求,檔案伺服器,IP PBX, 以及防火牆。我的答案是zfs fileserver+glusterfs, freepbx 以及pfsense. 一台qnap TS470改裝後可以滿足一個100人營運點的需求,這樣子看,是非常劃得來。...(恕刪)


小小建議. 貴公司有一定的規模, 相信也可以編列足夠的預算在這些設備上面, 你上述所提很多都是要自行架設, 例如 zfs, freepbx, pfsense 這些軟體上面, EluSiOn 兄的專業能力自然沒有問題, 但企業絕對不希望今天架設的設備僅有特定幾位專業人士才能維護. 所以建議像 IP PBX & Firewall 這些設備, 還是購買市售較知名的廠牌及產品.
FB: Pctine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