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這裡提供一些 CES 2015 和 NAS 相關的訊息供網友參考.

QNAP Turbo NAS



這次 QNAP 於 Las Vegas CES 2015 臨近主展覽館 LVCC (Las Vegas Convention Center) 的 Westgate Hotel (suite#4121) 展出有關 NAS, NVR & Home Automation整合相關產品.

展示的產品主軸為:
*QNAP for your smart home
Live demo QNAP NAS 整合多家 Home Automation 系統, 包含 Crestron, Control4... 等.

*全新 TS & TVS 系列: 介紹 2014年底至 2015 QNap 推出之 TS-x51, x53, x63, x71 全新系列 NAS. 其中包含 Thunderbot, 4K display/playback, QvPC 等技術.

*QTS 4.2: 預計於 2015 年推出之 QTS 更新版本 QTS 4.2, 較多著重在企業整合應用上.

參加過大型電子或電腦展的朋友一定曉得, 在展覽館中 booth 眾多, 人聲鼎沸,, 參展的效果及品質實際上是不太理想的, 漸漸地愈來愈多公司選擇在 Hotel 套房辦展覽, 這樣可以較容易
鎖定客戶群, 另外展場的環境及品質也會好很多.

於套房入口映入眼簾的即為 QNap最新推出的 TVS-x63+ 系列的海報, 此產品主打的就
是10GbE & QvPC 虛擬機技術, 後面有更詳細的產品介紹.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VS-x63 金雲寶系列
第一次看到金色的 NAS 著實嚇了一跳, 有網友稱這個屬於土豪金, 但現場實地看到的是有點霧金的感覺, 質感相當不錯, TVS-x63 也是首見採用 AMD 四核心 2.4GHz CPU, 內建 AMD Radeon 顯示核心, 同時可以擴充 10GbE 網卡, 最高可擴充至 16GB RAM.

比較特別的是此機配備 Dual HDMI Port (Mirrored), 同樣可執行 Virtualization Station, 現場展示的 QvPC 是以真正 4K 桌面顯示, 其他如 Video 硬體加速及搭載最新版本 Kodi (XBMC) 都為內建基本之配備.

TVS-x63 系列主打的就是 10GbE-Ready NAS & QvPC Virtualiztion PC 技術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VS-x63 4K 桌面展示. 現場展示的為 TVS-x863 8 Bay NAS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VS-x63 系列配備 Dual GbE port, 可再擴充一 PCI-e 10GbE 網卡, 以及 Dual HDMI Port.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S-x31+ 系列
TS-x31+ 系列是 TS-x31 的進階版本, 主打的是家用及小型企業的市場, 由下列比較表可以看出 TS-x31+ & TS-x31 系列主要的差異點.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S-x31+ 系列採用 ARM Cortex-A15 雙核 1.4GHz CPU, 以及內建 1GB DDR3-1600 RAM, 配置二個 GbE Port, 原生 SATA3 6Gb/s 界面, 以 TS-231+ 為例, Windows 讀寫速度可達 200MB/s 左右, 這已經跟 x86 based NAS 差不多的讀寫效能, 而 TS-x31 系列另一主打的就 AES 256bit 加密, 以往 ARM based NAS 在加密方面效能普遍不佳, 即使如 Intel Atom 系列 CPU 的表現也好不到那裡, 但 TS-x31 在 AES 256-bit 加密方面, Lab 測出的讀寫效能達到 160MB/s & 128MB/s, 也就是說即使做整個 Volume 的加密, 在 Gigabit 網路環境下也不會因為造成讀寫效能的降低.

TS-x31+ 共計有 TS-231+ (2Bay) & TS-431+ 兩款. (如下圖)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主攻家用及小型企業市場.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S-231+ 提供 GbE Port*2, USB 3.0 Port*3 (前一後二), 中間的端口為 console port(並非音源孔).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S-431+ 和 TS-231+ 規格相仿.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S-231+ & TS-431+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TS-x51 & x53 系列
TS-x51 & TS-x53 系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此系列於 2014 年底推出, 採用 Intel Celeron Bay Trail CPU, 其中 x51 為雙核心 J1800 CPU, x53 採用四核心 J1900 CPU, TS-x51 & TS-x53 NAS系列提供 HDMI 輸出 & VM(虛擬機) 功能. 此款 CPU 本身提供影像硬體解碼能力, 在 Video Transcoding 方面效能表現不俗.

小弟本身使用的是 TS-253 Pro-8G NAS, TS-x51 & TS-x53 Pro 系列非常適合在有限預算下, 又希望能夠購得硬體效能不錯的 NAS, 在多媒體影音及讀寫效能上都有很好的表現, 算是 C/P 值蠻高的 NAS.

下圖為即將推出的 TS-251C (確切型號以原廠公佈為準), 同樣的搭配 Intel Celeron Bay Trail CPU, 但硬碟不可熱抽拔, RAM 不可擴充.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和 TS-x51系列一般, 同樣提供 HDMI 輸出, 搭配 XBMC 套件可直接輸出至 TV 播放影片, 以 Bay Trail CPU 遠高於前一代 Intel Atom CE5300 SoC 來說, 應該會是 Atom CE5300 based NAS 的剋星吧!


TVS-x71 系列
TVS-x71 系列定位為企業級 NAS, 另一方面也主打 '真正' 4K 高畫質輸出, 此系列提供 4/6/8 Bay, 搭載 Intel Haswell CPU, 共有 Pentium, Core i3/i5/i7 多種選擇, 算是一次把 Haswell CPU based NAS 都做齊了, 過去常被網友批評 NAS 只會採用較低階的硬體, 現在 User 甚至可以選擇以 Core i7 高規 CPU 所建構的 NAS.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現場並展示最新版本的 QTS 4.2 OS, 例如即將推出的 Q'center NAS 集中控管套件.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Home Automation Solution
NAS 給合 Home Automation 的應用算是非常新的領域, 這部份之前顯少看到相關的應用, 現場示範 QNap NAS 和多家 Home Automation 系統整合的應用.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如搭配 Crestron, Control4...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利用平板控制家中相關電器, 電燈以及取得各個 Sensor 之數據.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Home Automation 在此次 CES 2015 有非常多廠商展示各種產品及應用, 這類的應用相信在這幾年應該很快的會有大量的產品問市, 而現 Home Automation 仍未有標準化的協定, 在 QNap NAS 中即透過統一的界面整合現市面上主流產品, 並將產生之數據或是影像檔案儲存至 NAS 中, 算是相當新的概念.


這次 QNap 新推出的產品線相當多, 感覺一下子把各個階層的 User 全 '照顧' 到了, 除了傳統入門等級的 x31 系列 NAS 外, 更進階的 User 可以選擇 x31+ 得到更好的讀寫表現, 尤其是在 AES 加密部份, 有虛擬機及 Video 硬體加速轉檔需求的 User, 可以選擇 x51 & x53 系列. 欲跨入 10GbE 網路 NAS, 也可以從 TVS-x63 開始體驗, 最後企業用戶或是 Power User, 直攻 TVS-x71 頂級機種, 應該可以得到最高效能的表現.

看影片應該可以更快了解全系列產品的定位.
CES 2015 Update! QNap Turbo NAS


Synology NAS



由於 CES 展場很大, 找到 Synology booth 已經是相當晚了, 來不及拍照就趕快把現場展示的內容記了下來, 這次 Synology 展示的新產品並不多, 主要是 BeyondCloud 系列 & 於 2014年底發表的 10GbE Ready NAS DS2015xs.

BeyondCloud 系列
BeyondCloud 系列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線, 和之前銷售的 NAS 差別是, User 買到的不再是一台空機, 而是已經安裝好硬碟, 以及設定好 DSM NAS OS 的機器, 這個產品線倒是類似 WD NAS 的做法, 買回家插上電, 馬上就可以使用了.

BeyondCloud NAS 官網

CES 2015 NAS 相關訊息
(圖片取自官網)

不過這個產品線現階段應該只有在北美推出吧! 而且可以選擇的是 1bay & 2bay 機種, 預先安裝 2TB or 3TB 硬碟, 至於套件部份會預先安裝一般 User 最常用到的 Photo Station, Video Station, Audio Station & Note Station.

(ps:小弟猜測這二台應該是 DS115j & DS215j NAS + 硬碟)

DS2015xs NAS
有關於 DS2015xs NAS 在之前已經不少討論, 這機種一直未見有網友開箱, 或許是因為內建 10GbE 網路的 NAS 屬於很新的領域, 加上 DS2015xs 採用了一顆絕大多數人都不了解的 CPU, 至今除了官方的規格及數據外, 似乎也還沒有相關 review 的文章出現, 這部份期待網友開箱囉.

這次 CES 2015 展中感覺 Synology 的力道小了些, BeyondNAS 系列不曉得自己要背多少硬碟的庫存? 另一點是現在 NAS 安裝並不會太難, 預載硬碟及系統是打算搶攻 WD MyCloud 的市場?

Synology NAS 於 CES 2015 展示的最主要兩項產品.
BeyondCloud 系列 & DS2015xs
Synology New Products
2015-01-22 21:33 發佈
感謝分享~!
pctine wrote:
這裡提供一些 CES...(恕刪)

pctine wrote:
這裡提供一些 CES...(恕刪)


Synology 的 Beyond Cloud 這裡有寫是哪兩台,
1 bay是 DS115j 沒錯,2 bay 是 DS214se。
SYNOLOGY在虛擬化這塊落後QNAP很多...
加油一下吧...
起碼QNAP在VM管理上對於主流平台提供各種管理協議支持於VMware/vsphere, SCVMM等...

SYNOLOGY你在這部分有嗎?...
你甚麼都沒有啊....囧.......

一個iSCSI拋出去給VM使用這就叫管理?...~"~?...

eugenelu wrote:
1 bay是 DS115j 沒錯,2 bay 是 DS214se。...(恕刪)


感謝告知, 不過 DS214se 沒有 USB 3.0 Port, 小弟還以為會以 DS215j 來組裝.
FB: Pctine
2bay 是用 ds214se?? 看來是用來消庫存的產品...很多地方應該沒市場吧。

pctine wrote:
感謝告知, 不過 D...(恕刪)


可 DS115j 好像也沒有 USB 3.0,
會做這種產品線的規劃,應該是針對完全不懂網路和電腦規格的人吧。

vxr wrote:
SYNOLOGY在虛擬化這塊落後QNAP很多...
加油一下吧...(恕刪)


我倒已經看開,
應該是 Synology 的 PM 對於產品線區隔的看法,
認為 end user 不需要 VM,
但 QNAP 也好不好哪去,
TVS-x70 系列定價太高,賣不動,
過了一年停產,
今年一下子又推兩個產品線出來⋯⋯
>> 應該是 Synology 的 PM 對於產品線區隔的看法,
>> 認為 end user 不需要 VM,

在 HDMI 輸出以及 VM 方面, Synology 有它的堅持吧!

>> 但 QNAP 也好不好哪去,TVS-x70 系列定價太高,賣不動,
>> 過了一年停產,今年一下子又推兩個產品線出來⋯⋯

TVS-x70 到底賣的好不好這就不曉得了, 畢竟它的客群也不是在家用市場. 企業用戶可能比較多.

現在的產品線算是做齊了, 但如果對於各系列的特性不是很了解的話, User 實際上是很難選擇的. 如果官網能讓 user 很簡單的勾選一些要項自動挑選適合的 NAS, 這樣應該會簡單明白多了.

大致上可以這麼區分.
猜測漸漸的淡出市場: x20, x69H, x69, x70 Pro
初階及入門, 可以選 x12, x20, x31 系列.
入門且有 volume 加密需求: x31+
HDMI 輸出 & VM 需求: x51, x53 Pro
企業用戶, 10G需求, or Power User: x63, x71
完整4K播放: x71

但在定價方面, 現在有些產品之間的價差似乎怪怪的. 例如

TVS-871-I3-4G: $46000
TVS-871-I5-8G: $57000
TVS-871-I7-16G: $69500

這中間是 Core i5 vs i7 & 8G vs 16G 的差別, 但價差就高達 $12500, 有的 user 如果精算一下, 自己去買一顆 i7 CPU & 8GB RAM 來升級, 反而多出來一顆 Core i5 CPU. (同樣的計算方式 871-I3 & 871-I5 之間的價差也不少), 這樣會不會變成 User 都買最低階的機種回來自行升級? 反而辜負了原本全系列產品線為 User 量身打造的美意?
FB: Pctine

pctine wrote:
大致上可以這麼區分.
猜測漸漸的淡出市場: x20, x69H, x69, x70 Pro
初階及入門, 可以選 x12, x20, x31 系列.
入門且有 volume 加密需求: x31+
HDMI 輸出 & VM 需求: x51, x53 Pro
企業用戶, 10G需求, or Power User: x63, x71
完整4K播放: x71
(恕刪)


x51跟x53都還有SSD系列的TS-451S跟TS-453S,
就是2.5吋硬碟或SSD的專用機種
可以給本來就是要用SSD為主的情境選擇,
價位也比一般的TS-453,TS-451便宜

pctine wrote:
但在定價方面, 現在有些產品之間的價差似乎怪怪的. 例如

TVS-871-I3-4G: $46000
TVS-871-I5-8G: $57000
TVS-871-I7-16G: $69500

這中間是 Core i5 vs i7 & 8G vs 16G 的差別, 但價差就高達 $12500, 有的 user 如果精算一下, 自己去買一顆 i7 CPU & 8GB RAM 來升級, 反而多出來一顆 Core i5 CPU.笑 (同樣的計算方式 871-I3 & 871-I5 之間的價差也不少), 這樣會不會變成 User 都買最低階的機種回來自行升級? 反而辜負了原本全系列產品線為 User 量身打造的美意?...(恕刪)

企業的用戶有時就是不能自行升級吧?
公司非得買原裝的,IT人員要自己換掉升級都不行,看公司政策吧。
就像蘋果電腦也是自己選規格都比外面DIY貴了不少,但就是會有市場在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