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新一代NAS 標準,QNAP TS-251:硬體加速轉檔、HDMI 輸出、虛擬機/Widnows OS一機搞定

這幾年NAS 市場因為廠商的加入競爭之下,越來越豐富多元。等待了一陣子,終於盼到一些新的東西,讓我們這些老骨頭開始甦醒起來!

以下就是分享我喜歡的一些新功能,
還有開始嘗試把筆電/桌機的功能,移轉到僅用一台QNAP NAS來達到!

新一代NAS 標準,QNAP TS-251:硬體加速轉檔、HDMI 輸出、虛擬機/Widnows OS一機搞定


我在過去就擁有過QNAP 和一些其他NAS的廠牌機種,但最近讓我真正又注意到的,是來自許多功能亮點吸引了我。忽然感覺到,這些功能背後有無限的可能和好處。
TS-251 價位ok 設計中規中矩,不會給人有太大的距離感。

圖:TS-251 外觀簡潔,介面恰到好處:兩個Giga網路、HDMI 輸出。
新一代NAS 標準,QNAP TS-251:硬體加速轉檔、HDMI 輸出、虛擬機/Widnows OS一機搞定


因此新一代的QNAP NAS, 在幾週前開始宣布上市後,有幸透過熟悉的reseller 拿到這裡第一批現貨,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就很簡單的安裝了起來。搭配了剛發佈的QTS 4.1. 在這裡發表一些使用心得。


1. QNAP目前的雲端安裝,使用容易度大大的進步。使用我的Android 手機,QRCode 快照、掃描一下後,就非常順暢的安裝完成。

2. QTS 桌面在4.1版後,介面速度也大為提昇。非常順暢。
包括可供下載的Utility工具軟體、以及行動APP. 選擇豐富、實用。(在這裡不多贅述)

激賞的功能:(來了)

1. 離線、和在線轉檔

我在使用前,還在困惑與懷疑「轉檔功能」如何使用。後來發現:並不需要學習,非常簡單、順暢!

事實上,在QTS 瀏覽器介面,File Station功能裡,
每個影片檔案按下箭頭,就會出現兩種轉檔選項。
讓你可以進行「離線、或是在線轉檔」!
如圖:
新一代NAS 標準,QNAP TS-251:硬體加速轉檔、HDMI 輸出、虛擬機/Widnows OS一機搞定

手機觀看時的轉檔:

我使用手機的QFILE 軟體,按下影片檔案時,更是可以直接選擇解析度播放。
我手邊有收藏Star War 1-6全集, 試著傳到TS-251之後,使用手機 (LG G2) 我透過Wifi, 以及LTE (小弟我人在國外), 以及部分fall back 到低頻寬的環境,即時轉檔播放非常流暢。

因此,我的使用性上又帶給了我:備份高畫質影片、卻又不影響我的行動播放與分享!

2. NAS 整合桌機,一台搞定!

我開始做另外一種嘗試:

a. 準備工作:記憶體升級

在這之前,我先花了一些功夫把我的NAS RAM做升級。換上了兩條2GB 模組(一共為4GB) 。據原廠表示應該可以升級到8GB. 這目的主要是開始進行虛擬化的嘗試!

b. 接上HDMI輸出、以及Keyboard/Mouse

把QNAP NAS接上我的螢幕 我順帶又接上了USB 鍵盤和滑鼠。

c. 裝好HD Station, 啟動QNAP NAS的輸出功能
一直覺得這真是很酷的功能

d. 開始了。摸索與安裝VM 到QNAP NAS上!
新一代NAS 標準,QNAP TS-251:硬體加速轉檔、HDMI 輸出、虛擬機/Widnows OS一機搞定

Virtualization Station 真是難得一件的好東西。

我開始嘗試的把Windows OS 跑在同一台Linux OS的QNAP NAS上。由於介面設定過程都簡化了,所以我沒有太多困難的把Windows 成功跑在同一台QNAP 上。

由於平常公司作業都是Gmail信箱、很多工作也雲端化了。
所以我發現,不知不覺大致上的工作,已經可以用一台QNAP來替代。

以下圖,「瀏覽器上網」、「email收發」、以及「Windows OS 使用」,都是僅使用一台QNAP來完成。(我裝完Windows OS 在QNAP NAS上後,還是不可避免的加裝了Skype & Line 桌面版)

基本上 一台NAS, 整合簡單的Desktop 的運用就成形了!

新一代NAS 標準,QNAP TS-251:硬體加速轉檔、HDMI 輸出、虛擬機/Widnows OS一機搞定

這是我目前覺得,除了把QNAP NAS接家裡電視之外,我覺得也可以當做基本的Desktop的一個新用法。
我的下一步,會同時在台灣、美國的家裡,各多增加一台QNAP的設置,並精簡一些額外PC或筆電的teamviewer設置。

當然,以現在發展來說,大電動、美工或影片設計,這些還是需要更高速的CPU/ 顯示卡搭載的專業的桌機工作站。
但針對許多人的需求,這樣用QNAP原有的「儲存」、「備份」、以及「下載的」... 原有的豐富功能同時,運用這些新的VM 功能 以及HDMI輸出,來解決我遠端連線、Windows 環境的開檔與列印、以及檔案分享的需求。這是一個方便、以及精簡的新選擇!

QNAP這一次開啟了一個好的方向,希望之後還有更創新、更友善的roadmap 繼續發展。



2014-06-28 8:00 發佈
白色的外形,顯得活潑一點
想請問,外殼是金屬還是塑膠?
謝謝!

lolopo wrote:
白色的外形,顯得活潑...(恕刪)


應該是塑膠的. 金屬要沖成這樣的形狀就有點複雜了.
FB: Pctine
虛擬化 需要多一點的資源 , QNAP 有 高階一點的機器型號 ,
會比較適合 多個 虛擬機器的執行 .

QNAP Virtualization Station 也是有限制條件的 ,
某些型號 , 以及 至少2GB記憶體的需求 (參考 這裡)

依照圖表顯示 , TS-x51系列看起來是最低階的入門機種 , 除了記憶體要補充之外 ,
CPU (Celeron J1800)的效能恐怕也是一大限制 .

認真玩虛擬化 , 還是得找強化一點的平台 , 會好用些 .

QNAP 也有介紹影片 Virtualization Station
中小企業 基礎建設 採購參考文件 : http://www.PCPiLOT.com.tw
halobaby wrote:
以下圖,「瀏覽器上網」、「email收發」、以及「Windows OS 使用」,都是僅使用一台QNAP來完成。(我裝完Windows OS 在QNAP NAS上後,還是不可避免的加裝了Skype & Line 桌面版)


看到這些需求,我倒覺得是不是買台幾千塊有HDMI的迷你準系統,安裝幾個media server 套件就可以滿足?拿VM裝windows OS當上網工作機感覺很虐待NAS
kenny2888 wrote:
看到這些需求,我倒覺得是不是買台幾千塊有HDMI的準系統,安裝幾個media server 套件就可以滿足?拿VM裝windows OS當上網工作機感覺很虐待NAS
(恕刪)


樓上大哥講的沒有錯,目前桌機和筆電已經相對便宜。
針對只是需要PC 的人,不一定需要走這條路線。這討論,跟NAS可以DIY就好的論點是很雷同的。

但我提出幾個觀點和好處。

1. 這一台NAS 的配置,非常省電。我猜測運作時應該在20-30W附近,休眠應該可以降到10W 甚至5W以下。
同時,我對NAS的使用一直是以一台appliance的觀念來使用,24HR開機。若是要放到家裡,就是當做一個媒體儲存池,尤其現在又搭配了更好效能的「硬體加速轉檔」,我可以備份、儲存、同時又方便行動分享。



除此之外:

2. 目前在炒個人雲,美國這裡個人雲被WD炒的非常火熱。大家都希望可以隨時存取自己的資料。但對這樣的配置來說,又更進化了!!因為,我有一朵雲,不但可以存檔案,還可以把我的每個PC 和筆電跑在雲上。
請注意,是不只一台PC可以存在雲上。




這對常出差在外的我,已經提供了大大的益處!

3. 對於我在家的家人來說,他們一般都只是使用Tablet居多。但仍偶有Windows 開檔、列印等需求。
但有了這樣的配置,等於補齊了這一環。我用一台機器,就可以搞定!

重點還是跨平台!瀏覽器外加權限管理,非常方便!


這樣的規格、和功能,非常超值!
我的眼裡,VM的支援,是一種NAS的新革命。

我相信在一些不同聲音趕著打壓的同時,NAS的其他廠商早已急於開案、追趕。
每次看到其他廠商打著C/P C/P. 自己算一算,這一代的C/P 值,到底哪一款最高?先說,Evansport 是一款效能很差、轉檔也是半套的CPU平台!基本上是CE 4100系列 賣不掉的dumping貨!
其他的我就不繼續描述下去。

對於這一代結合QTS 4.1 以及VM應用的QNAP NAS, 就是一個爽字!
halobaby wrote:
同時,我對NAS的使用一直是以一台appliance的觀念來使用,24HR開機。若是要放到家裡,就是當做一個媒體儲存池,尤其現在又搭配了更好效能的「硬體加速轉檔」,我可以備份、儲存、同時又方便行動分享。...(恕刪)


有關於離線 video 轉檔的部份, 這部份在 QNap & Synology 都有提供此方面的做法, 但事實上在 TS-251 上面是否需要這個功能?

既然網路的速度不斷在提升, 又搭配硬體編解碼的功能, 那麼對於巨量的 video 來說, 這方面的需求已經非常非常少了, 畢竟一般 user 並不是要建置類似像 youtube or tudou 這類的 video 平台, 對於大量 user 存取的影片, 以及因應各種不同頻寬及輸出解析的需求, 事先將影片做離線的轉碼, 這種需求是有必要的, 但如果是一般 home or soho 的應用上, 做離線轉檔不但非常耗費空間及資源.

小弟只是覺得把開發資源投注在更多 User 用的著或是更實用的功能上, 比標榜一些實用性可能不那麼大的功能上, 來的更重要些.

不過小弟也必須承認, 曾經有一度相當依賴 Windows desktop 的環境, 希望能有一 windows pc 一直開機, 能夠隨時隨地存取上面的資源, 相信有此需求的 User 也不少, 但漸漸的當資料都儲存在雲端時, 手機平板上的 App 功能愈來愈多元及強化的狀況下, 慢慢的需要隨時 access windows desktop 的需求不斷的減少, 甚至於被 browser 取代了, 而 VM 大量的應用絕大部份都是在 service 的提供上, 但相對的需要的是更高效能的機器上. 但在商言商, 企業會用到 VM 功能的, 不會想在 NAS 上面去 build 這個環境, 而 soho 買入門機要跑 VM, 卻又只能跑跑基本的桌面環境, 加了這個功能進來是加分作用, 但投注的開發資源能夠帶來多少消費者青睞?
FB: Pctine
感謝回復。

可以裝的不只是有Windows. 其他OS也可以。

此外
使用者的需求,是來自於 不同OS 上的應用軟體,我不期待用這個來100%取代work station. 但對於遠端連線管理、列印、開檔分享桌面環境,在許多層面是有實質的幫助。

不知回文的大哥有多少自信代表全部的使用者?

QNAP 整體來說,儲存、備份、雲端文件分享、加以HDMI 輸出、VM 以及把NAS裝置的應用又推高一層面。

pctine wrote:
有關於離線 vide...離線 video 轉檔的部份, 這部份在 QNap & Synology 都有提供此方面的做法, 但事實上在 TS-251 上面是否需要這個功能?

既然網路的速度不斷在提升, 又搭配硬體編解碼的功能, 那麼對於巨量的 video 來說, 這方面的需求已經非常非常少了, 畢竟一般 user 並不是要建置類似像 youtube or tudou 這類的 video 平台, 對於大量 user 存取的影片, 以及因應各種不同頻寬及輸出解析的需求, 事先將影片做離線的轉碼, 這種需求是有必要的, 但如果是一般 home or soho 的應用上, 做離線轉檔不但非常耗費空間及資源.
(恕刪)


群揮所謂的DS214 PLAY 轉檔效能非常差。cpu也不夠力,一個session就KO了。是Baytrail 出來之前的中繼產物,行銷意義居多。整理效能比ATOM 還差。

halobaby wrote:
群揮所謂的DS214 PLAY 轉檔效能非常差。cpu也不夠力,一個session就KO了。是Baytrail 出來之前的中繼產物,行銷意義居多。整理效能比ATOM 還差。
...(恕刪)


我想這部份光是用猜想或是憶測是勝於雄辨的, Evensport 是較 J1800 早推出的產品, 拿不同世代的產品來說 Evensport 過時之說是不恰當的, 不曉得 halobaby 兄真的用過 Evensport 產品嗎? 實際用它來做過影片的轉檔嗎? 所謂轉檔效能非常之差只是你的猜測而已, 這部份都是經過實測的, 至少小弟現在仍在使用中,也明確的曉得它的能耐到那裡. 並沒有轉檔效能非常差的情況.

Evensport SoC 和 Atom D2700/D2500 相較, 各有其不同的應用, 而且也不是你所指的整體效能比 ATOM 還差, 至少在 Intel 非常明確的定義它應用的市場. 所以廠商拿它來做為 NAS 多媒體影音的應用是 fit 其原始的設計.
FB: Pctine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