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QNAP TS-251家用NAS:Celeron CPU滿足挑剔效能與軟體應用的你



家中原本有3台電腦,每個人各自用光碟片或USB外接硬碟備份自己的資料。最近老媽退休,家中又多了1台新電腦,由於她不太懂得如何備份資料,所以我要想辦法讓備份自動執行。再加上要播影片、相片給小朋友看,原本是透過ASUS多媒體播放機O!Play HDP-R1外接一台Seagate行動硬碟,但每次要新增影片或相片就得拔起硬碟接到電腦蠻不方便,且硬碟容量已不敷使用,每次新增就要先刪掉一些才有空間。於是,終於下定決心弄一台NAS來用。

↑ 電腦資料用3.5吋外接USB硬碟進行備份


↑ 多媒體播放機搭配2.5吋USB行動硬碟

順便提一下,各位要買NAS還是挑大廠的較好,雖然比較貴,但貴得有道理。其實我之前買過便宜的NAS,就是那些非NAS專業大廠出的(硬碟廠、網路設備廠也有做),速度慢到爆,而且功能相對陽春,充其量不過就是採用網路介面的外接硬碟嘛!所以趁著7天鑑賞期內趕快退貨!真正專業的NAS不僅僅只是儲存裝置,還提供相當豐富的附加功能,以前捨不得花錢買,現在有4台電腦加上影音多媒體需求,算來這個投資也不會太貴。

↑ 便宜的網路硬碟傳輸速度慢而且功能少,主要是因為CPU等級低(單核心、時脈1GHz以下)、記憶體容量小(256MB以下)、韌體(作業系統)較陽春。

依我的需求,2Bay機種具備RAID 1資料保全模式,傳輸效能也有一定水準,同時要提供流暢的多媒體支援,原本是鎖定一萬元出頭的Synology DS214play。但上次參加QNAP TVS-470試用的印象還不錯,於是問了一下在威聯通上班的朋友,他說不久後會有一款價位差不多的新機TS-251上市,他手邊剛好有一台Sample問我要不要玩?廢話…哪有不要的道理!簡單比較規格發現TS-251明顯勝過DS214play:處理器Intel Celeron 2.41GHz雙核心 vs. Intel Atom 1.6GHz雙核心、記憶體8GB(可擴充) vs. 1GB、雙Gigabit網路埠、HDMI輸出、虛擬機…等等,與同價位相比較可謂CP值超高!而且QNAP豐富的App又能符合我的需求,試了幾天之後根本不想還回去了(怎麼可能不用還…),於是就直接請朋友幫我下了訂單,這樣我應該能在上市後第一時間拿到。以下簡單分享一下我在家中的使用情況囉!

↑ QNAP最新款TS-251,是同級產品中唯一搭載Intel Celeron 2.41GHz雙核心處理器的NAS(他牌通常是採用ARM或Atom處理器),性價比超高;從BIOS畫面可看出支援Intel Virtualization,這部分晚一點再介紹。

首先是資料備份方式大改變!以往我是透過備份軟體Cobian Backup,排程設定在電腦每次開機時自動進行增量備份,所以我的習慣是所有要備份的資料,都將它複製到電腦上,然後電腦就會自動在USB硬碟做一個備份。這麼做除了有點麻煩之外,最困擾的就是有些檔案公司、家裡都有,但新舊版本不同,在其中一處編修時無法確認是否為最新版本。現在透過TS-251的Qsync服務,我可以在任何一台安裝有Qsync功能的裝置新增、編輯檔案,然後TS-251就會自動幫我同步更新到所有裝置,實在是太方便了!外出旅遊透過手機的Qfile應用程式便可自動將拍攝的照片、影片上傳至TS-251,不但更容易分享給他人,還可以刪除手機中的檔案騰出更多儲存空間!

↑ 先在TS-251上建立使用者帳號


↑ 在電腦中安裝Qsync應用程式,往後只要是位於Qsync資料夾內的檔案,就會同步到所有裝置。


↑ 在手機或平板用Qfile將檔案複製或移動到Qsync資料夾中,就會同步到所有裝置。

再來是改善我用電視看照片、影片的便利性。用TS-251取代USB行動硬碟除了不用拔來拔去之外,也解決了容量不夠的問題,甚至將來升級智慧型電視還可透過DLNA協定直接串流播放TS-251內的影音檔案,連多媒體播放機都可以退休了!當然,要用電腦或手機、平板播放TS-251內的影音檔案也是沒問題的。雖然我家沒有智慧型電視,但重點來了,TS-251內建HDMI輸出,所以我可以直接將TS-251連接到電視,然後用手機當遙控器來操作TS-251直接播放!這也是我捨Synology DS214play就QNAP TS-251的原因之一。

↑ 透過Photo Station、Music Station、Video Station就可以在各種連網裝置上串流播放影音檔案。


↑ TS-251內建HDMI輸出


↑ 擺在電視機旁也很美觀呢!


↑ 在HD Station內透過XBMC播放多媒體檔案、透過Chrome可上網...其實,也不需要升級成智慧型電視了!


↑ 手機安裝Qremote就可以當作遙控器使用

開頭有提到Intel Virtualization功能,這也是我選擇TS-251的原因之一。儘管QNAP的App Center內容已相當豐富,但畢竟NAS不是灌Windows作業系統,出門在外要連回家中這朵「雲」存取資料有時並不是那麼方便。在TS-251的App Center中新增Virtualization Station,就可以將Windows灌在NAS中的虛擬機器上,之後無論身在何處,只要透過瀏覽器連回虛擬機器,就可以直接操作Windows的所有功能、開啟任何的檔案格式(當然Windows中要安裝對應的軟體)。

↑ TS-251出廠安裝1GB記憶體。一台Windows虛擬機至少要2GB記憶體,所以必須先擴充,最大可支援至8GB。


↑ 進入App Center,打開全部的應用程式,就可以找到Virtualization Station,點一下「新增至QTS」就會下載並安裝。


↑ 安裝完點一下「開啟」就可進入Virtualization Station。


↑ 在左側點「新增虛擬機」,根據自己的硬體需求建立一台虛擬的電腦主機,以便後續安裝作業系統。


↑ 決定電腦名稱和作業系統形式版本之後,告知作業系統安裝光碟ISO檔的位置,如果有第2條網路線可以指派給虛擬機專用,然後按下「建立」,不到1分鐘就準備好環境了。


↑ 按「開始」就相當於打開了這台虛擬電腦的電源開關


↑ 透過瀏覽器連進虛擬電腦,畫面呈現就相當於連接到這台虛擬電腦的螢幕。因為還沒安裝作業系統,所以此時看到的是我要安裝的Windows 7初始畫面。


↑ Windows安裝過程就不提了,最後我多了一台Celeron電腦可用,而且還是雲端的喔!

我在Windows虛擬機中安裝了Office、Adobe CS、AutoCAD等軟體,這樣我到客戶那邊做簡報時只需用智慧型手機或客戶的電腦透過瀏覽器連回家中開檔(需先註冊myQNAPcloud),不怕下載大檔花太多時間,也不擔心沒有軟體可以開檔;甚至能在編修之後立刻出圖,我一回到家就直接取圖轉往工地,不必再開電腦等待列印!

↑ 在虛擬機中安裝印表機,就可以透過網路列印NAS中的資料,比所謂的「雲端印表機」還好用!
2014-06-23 19:40 發佈
截個原價屋的頁面,結果原價屋沒在賣這台
QNAP價位跟ds214play價位一樣的TS-221反而是用Marvell 2.0GHz

我在Windows虛擬機中安裝了Office、Adobe CS、AutoCAD等軟體,這樣我到客戶那邊做簡報時只需用智慧型手機或客戶的電腦透過瀏覽器連回家中開檔(需先註冊myQNAPcloud),不怕下載大檔花太多時間,也不擔心沒有軟體可以開檔;甚至能在編修之後立刻出圖,我一回到家就直接取圖轉往工地,不必再開電腦等待列印!


說實話, 如果您的工作需要用到 Adobe CS or AutoCAD, 去客人那裡做簡報或 demo, 還不帶自己的筆電去, 而用手機或是客人的電腦連回家中 TS-251 上的 VM, 就能很 smooth 做完 demo, 是有點太理想化了. VM 很好用, 但也沒有誇大到如此神奇. 尤其您是在 J1800 上面安裝的 Adobe CS & AutoCAD.



>> 在虛擬機中安裝印表機,就可以透過網路列印NAS中的資料,比所謂的「雲端印表機」還好用!...(恕刪)

通常所謂的 '雲端印表機' 本身即已具 '連網能力', 基本上是不需要再透過電腦主機來做為 printer server. 唯一需要透過主機當做 printer server, 通常是該印表機無法連網 (如僅有 usb port).
FB: Pctine

zxzx8059 wrote:
QNAP價位跟ds214play價位一樣的TS-221反而是用Marvell 2.0GHz...(恕刪)


TS-221 & TS-421 應該算是前一代的產品線了, 因為是金屬機身, 所以訂價上也會比同廠牌同規格塑膠機身的機型貴一些.
FB: Pctine
可以虛擬window 是否也代表著,可以使用的下載軟體更多了???
通常NAS似乎只有BT HTTP 等等下載
有些奇奇怪怪的下載介面 SMG 啦 等等
好像就得到解放??
詹姆士的部落格 歡迎參觀 http://hohojames.pixnet.net/blog
>> 可以虛擬window 是否也代表著,可以使用的下載軟體更多了???

是這麼說沒有錯, 畢竟 Windows 下可以執行的下載軟體選擇很多.

>> 通常NAS似乎只有BT HTTP 等等下載, 有些奇奇怪怪的下載介面 SMG 啦 等等

不全然如此, 提到免空下載, 即使你用 SMG 等下載軟體, 免費會員都有很多下載限制,例如單一IP下載量,倒數計時畫面,輸入特定驗證碼, 如果你沒有白金會員帳號, 即使你在 VM 上面安裝 windows + SMG, 也是需要人工介入, 並沒有你想像中方便. 傳統的免空已經慢慢勢微, 逐漸被迅雷離線, 百度等取代, 而這兩者都是在 NAS 上面安裝同步套件, 就可以自動和 NAS 同步(即自動下載至NAS)
FB: Pctine
Jean-luc wrote:
家中原本有3台電腦,...(恕刪)


J1800效能不足以跑VM和AuotoCAD或PS,還是不夠順的,vNAS很明顯只是附加價值的功能而已,頂多讓你開個Windows7多養隻變種動物,跑跑日系P2P,就差不多了。

不過比起Synology萬年不變的D2700和沒有HDMI雙LAN,QNAP在硬體上是比較有誠意。
QNAP 推的這招 Virtualization Station 比 內建HDMI輸出 更兇猛,聰明會規劃的人,應該懂得利用 NAS+VM 兩者合體的優勢,且避開它的缺點,相信 NAS+VM 帶來的附加效益絕對是加成上去的!

現在就等 x53 的定價開出來,再決定買 x51(J1800) 還是 x53(J1900) 系列來補足另外兩家 S/A 無法作到的工作~

(這陣子看板上大家正/反方辯論這麼火熱,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都不是 PM 更不是 CEO,所以省下口水來瞧瞧,看 S 家可以嘴硬到什麼時候..呵呵)


pctine wrote:
...不全然如此, 提到免空下載, 即使你用 SMG 等下載軟體, 免費會員都有很多下載限制,例如單一IP下載量,倒數計時畫面,輸入特定驗證碼, 如果你沒有白金會員帳號, 即使你在 VM 上面安裝 windows + SMG, 也是需要人工介入...(恕刪)


pctine兄 應該不常用 SMG 吧....或許去了解一下 SMG 使用法與搭配使用的空間,作夢都會笑唷~

(隨手範例,開10線,pctine兄 要的話可以給你下載CODE自己體驗)
Metrostar Ghia-Limited 225/45/R17   power by MMC!
QNAP的硬體一向都給得比較大方

不過這顆cpu雖然用的是celeron的名字

但其實一樣是Atom系列的核心

只是它用的是最新一代的Atom Silvermont微架構

如果平常有在關注電腦硬體相關資訊的話

應該都對Bay Trail系列不陌生

http://ark.intel.com/zh-tw/products/codename/55844/Bay-Trail#@Al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lvermont


而一般桌機用的celeron是閹割版的core i系列

和這顆是完全不一樣的

filesystem wrote:
而一般桌機用的celeron是閹割版的core i系列
和這顆是完全不一樣的
...(恕刪)


所以 J1800 和一般市售的 Celeron CPU 到底那顆比較優??
FB: Pctine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