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組NAS,軟體應用

前言
其實之前根本沒想過需要NAS這種東西,但小朋友出生後,為了方便分享影片、照片給長輩看;方便撥音樂給小朋友聽(用iPad一代16G、手機);順便方便家中影音分享;也順便自己無聊時寫寫部落格。所以就開始了這一連串的試驗之旅了。不過很抱歉的,因為這些東西都建置完成了,所以沒有完整的圖文分享。

硬體部份
雖然網路上很多參考了,且目前的設備是先跟家人借來的,之後還會更換,不過還是提一下。
CPU:G530
MB:H61M/U3S3
RAM:DDR3 4G*2
HD:Toshiba 2TB
OS:Ubuntu 12.04 LTS server

CPU/MB到時可能會更換,不過我想G530以桌機來說,已經算是比較弱的CPU了,所以可以作為一個低標的基準。MB應該會換成B75N吧,看上的是雙網卡功能。(不得不提一下,雙網卡+ITX在台灣真的太少選擇了。)

軟體部份
作業系統的選擇,其實考慮過Windows/Linux/FreeBSD,其實各有優缺點,也沒說哪個一定好之類的,最後選擇Linux,是因為免錢,再加上比FreeBSD熟悉,因此選定她作為我的作業系統。OS的安裝我就不介紹了,網路分享很多,文筆也比我好,就不獻醜了。

我心目中的NAS需要幫我做哪些事情呢?我想每個人的對她的定義都不一樣,依我的需求來看,就是:
1.音樂串流播放:因為人家說要給小朋友多聽音樂,所以必備。再加上外出時,可以不需要塞一堆音樂到手機裡面,只要有電有網路,就可以開心聽歌。
2.影片串流播放:這主要是家人想隨時看小朋友的影片所設置(以解阿公阿禡思念孫的相思之苦),但剛好也可以把影片也放上去一同分享。
3.相簿:同上。
4.雲端:單純丟文件上去,其實對我們來說使用率不高,就拿來替代FTP吧!
5.部落格:其實都只有我在用,因為只有我會無聊再上面亂寫。 XDD

好啦,需求列出來了,那軟體呢?這其實是讓我很頭痛的,畢竟現在平板、智慧手機這麼方便,要統統符合大家都能用的前提下,真的要好好找找。中間找了很多軟體,但不是不喜歡就是建置不起來,所以下列介紹的是我後來選定的,當然或許有更好得選擇,也歡迎大家分享。

Subsonic
這軟體我覺得滿不錯的,且支援度高,在Windows、Android、iOS上面都有支援,Dona後似乎也可以支援影片串流,但我還不確定,因為我要等家人都認為OK後再dona。但光就播放音樂部份,我自己是滿喜歡的,方便、簡單、支援繁中。
且安裝非常的簡單,官網下載安裝檔,安裝完畢後直接使用http://localhost:4040http://ip:4040連進去做設定。登入後,到設定->General->Default language,將語言改成中文;接著選音樂夾,設定你的音樂資料夾名稱及位置,以及掃描頻率。
當然,也可以另創使用者給家人使用,以避免設定被更改的問題。

[分享] 自組NAS,軟體應用
[分享] 自組NAS,軟體應用
播放音樂的話,可以直接使用瀏覽器登錄(Chrome有app可以安裝),也可以從官網查到支援軟體。
當然,裡面的設定滿多元化的,需要的朋友可以研究看看,我的需求單純,就沒有多做深入研究了。

Plex Media Server
在找影片串流軟體時,其實她不是首選。原本是想跟Youtube一樣的播放方式,因此有找到osTube(後改為VIMP)、Red 5之類的軟體,可惜的是我功力不夠,一直無法架設成功。
後來找到了PMS這套軟體,雖然對我來說不算完美,且還需要到官方網站註冊帳號,然後發布Server後,才可以從外面連近來。不過因架設簡單、使用簡單,所以最後還是選定她了。
安裝方式的話,我是增加sources.list,讓後續更新方便,當然也可以直接下載deb檔案自行安裝。若要以增加sources.list的方式安裝,可以參考http://forums.plexapp.com/index.php/topic/26727-how-to-plex-media-server-on-ubuntu/
這套軟體已經很多人分享過了,尤其在iOS上面,且新版的已經有中文化了,我就不再介紹了,只說說用起來的感覺。
1.如果想看高畫質的話,CPU能力要好(目前x86結構跑不掉,G530算可以勝任,但在強一點更好。),若是處理不夠快,就會發生一直loading的狀況。當然可以先設定暫存去,讓她放著處理,不過變成每一個影片播放前,都必須要稍待好一陣子才行。
2.可以依照網路速度選定播放品質,滿不錯的。
3.若是自行拍攝的影片為直的,在播放時會被拉寬,一樣變成橫的影片播放。
縮圖看起來正常
[分享] 自組NAS,軟體應用
播放時被壓扁
[分享] 自組NAS,軟體應用
原本的檔案格式為mts,有試過不同格式都一樣,所以我想應該是軟體強制為橫式播放的問題。
4.不知道為什麼,用firefox開啟都沒有辦法顯示縮圖,但用Chrome/IE就可以。

基本上用起來感覺還不錯,在公司因為不能安裝軟體,所以這種網頁就可以播放的功能非常好用。但是因為直式的影片播放上目前無解,所以我還是幫家人安裝了XBMC,若在家使用,就用XBMC連到server觀看,若在公司或外面想看或分享,就使用PMS。

Owncloud
這軟體是在版上看到a00ylc00分享得到的。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a00ylc00的文章。(OwnCloud, 一套適合自建的網路同步硬碟(DropBox-Like))。
這軟體也有外掛可以使用,且有先前介紹的Subsonic的外掛,但因為雲端對我及家人來說,只是單純的放文件檔,就沒再去安裝額外的外掛了。


Zenphoto
相簿軟體其實很多,我找到的有Coppermine、Gallery、Zenphoto、Piwigo、Pixelpost、4images。我當安裝過,其實都滿不錯的,不知道如何挑選的話,可以先去看看哪一個軟體的版型有想要的?剩下的後台管理,就端看個人的要求了。
那時看到這一篇<Piwigo and Zenphoto; a Comparative Review>對我幫助很大,且他的使用歷程也跟我相近,其中文章內的Wikipedia連結是十分有用的資料。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而我認為的差異點如下:
1.Zenphoto原始支援的格式較多,可以上傳照片跟影片,而Piwigo則只能上傳照片,影片似乎需要依靠外掛,但是外掛又不支援最新版本,因此若要使用,目前只能將影片上傳到youtube後,再用快掛掛進相簿。
2.後台管理上Zenphoto可設定的選項較多。
3.外掛及外觀安裝兩者皆很容易。但Piwigo的外框選擇及美觀,似乎都較Zenphoto好。
4.外掛上Zenphoto似乎較多,Piwigo卡在不同版本不能相容。
5.WordPress上對於兩者的外掛都可以使用,但似乎Piwigo較好用、美觀。

Wordpress
相信這部落格軟體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也不再介紹了。不過要另外提的是,因為Wordpress滿肥大的,對於一些老舊機器會造成比較大的負擔,若有這困擾的,可以試試看Habari。不過我沒玩過,無法給評價,但看過介紹後感覺滿不錯的。

後記
其實在這之前我也考慮了很久,到底要自組NAS?還是買現成的NAS?仔細算了一下花費後,我決定先自行測試自組NAS的可行性後再決定。一開使是使用8年的老筆電來玩(原本只架設blog/albums),慢慢搜尋需要的軟體,看看有沒有介紹過?好不好用?還有再開發嗎?適合我嗎?一步步嘗試、篩選後,打造出自己想要的NAS(基本上應該算是server啦!不過因受限上傳速度,所以基本上以家用為主,就看何時100/100可以降價摟。)這過程滿有趣的,雖然花時間(其實熟悉後很快,大約半天~一天就可以初步建置完畢),但卻有成就感。
以上就是東拼西湊完成的家用NAS,好用嗎?我個人覺得不錯,因為該有的東西都有了,iPad上播放影片/音樂/相片,手機播放音樂(不惜慣用手機看影片,太小了。)等功能都可以做到,且都有相對應的app可以使用,目前算是滿意使用中。
2013-02-08 13: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軟體應用 NAS
感謝分享,自己也在做相同的nas計劃,用的是atom d525
應用大致相同,推荐幾個程式
1.Forked-daap:daap itune server
2.ajaxplorer:網頁檔案總管
3.twonky upnp server:upnp/dlna server
4.airvideo server:idevice 串流影片server
可以試試看!
自己建置的成就感真的會比較高,
但是相對的,要花上很多時間以及要具有一些基礎才行!

我是選擇了用金錢來換取時間以及提供資料的保存。
光是安排好陣列,定時備份,相片及影片上傳就差很多時間了!!
nas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達成目的,
但是要自己架服務的話,要分別安裝不同的套件,除了累,我是認為還有安全性的問題,
光是那個防火牆的設定,我就很頭大……看不懂!!
哪個允許,哪個拒絕,哪個目錄開放等等…真的很麻煩。
所以…
還是交給專業的吧…
以前我會自己重頭開始架站安裝,但是現在…
我都直接用nas…
連個人的網站也是啊…
真的差很多…
這幾天我狂試wordpress的功能,
真的是差太多了,備份也是,全部都可以快速搞定,
不需要再備份目錄,再進去把資料庫倒出來,還要注意編碼的問題等等…
差很多嘍……呵…

只是一般來說nas的速度真的慢……但省電!呵…

http://tontonwang.selfip.net
有空來逛逛喔~~~ http://tontonwang.synology.me
其實備份wordpress很簡單,資料庫+資料夾備份一下就好了。還原就倒退回去。防火牆部分,基本上都是linux base,也沒有NAS就比自架安全的說法,端看防火牆則麼設定。其實自架跟直接購買都可以達成目的,就看每個人的著重點在那了,對我來說,省錢比較重要,且用較低的價格可以讓我得到較高的效能,為何不要?當然,犧牲掉的就是時間。整合性對我來說沒差,一樣都可以使用web界面處理。最大的缺點其實是要自己解問題,發生問題時不能丟給別人等結果。
還有,其實我真的不覺得自己建置會花很多時間,畢竟現在linux已經很人性化了,安裝軟體的相依性問題已經比較少見了,sources.list設定好,後面就很快了。當然,跟直接買來的NAS比較,應該還是需要多1~2小時的時間啦!
prsb wrote:
當然,跟直接買來的NAS比較,應該還是需要多1~2小時的時間啦!...(恕刪)


能在 1~2 個小時搞定樓主所言的所有功能, 想必也下了幾年的苦工吧! 再者還有一些維護上的工作, 例如 RAID 的維護, 排程備份的細節, 這些對於 Linux 不熟悉的人, 要搞定可要耗費一番功夫.

不過不管自組或是買現成, 能達到各人的目的是最重要的. prsb 兄的經驗分享確實給欲自組 NAS 的網友一個參考, 也達到很好的運作效能.
FB: Pctine
pctine wrote:
能在 1~2 個小時...(恕刪)


其實我也只是門外漢,但比較敢嘗試罷了。

基本上現在的linux安裝都有圖型化,在安裝初期就可以建置好RAID了,系統安裝好後,再安裝xrdp就可以使用windows的遠端桌面連線,進入到伺服器內操控,我想桌面的操控大家都會相對熟悉以及有安全感吧。

我所謂的多花1~2小時,主要的差異就在於安裝linux、安裝遠端連線、修改sources.list。剩下的安裝wordpress、subsonic、PMS等軟體,我想時間上差異不大,因為只要打apt-get install xxxxx,剩下的就交給電腦搞定啦!畢竟買現成NAS也是linux/freebsd為基底生產出來的阿。

當然啦,如果資金足夠,買現成的一定會比較方便,至少出問題不用傷腦筋。但若預算不足,或是需要效能較好的NAS,托科技進步快速、廠商競爭、軟體自由的因素,還是可以拼湊出自己想要的NAS。所以就看個人的需求及預算自行決定摟。多點選擇去傷腦筋,也好過沒得選擇。

prsb wrote:
基本上現在的linux安裝都有圖型化,在安裝初期就可以建置好RAID了,系統安裝好後,再安裝xrdp就可以使用windows的遠端桌面連線,...(恕刪)


由於沒有用過 Ubuntu & CentOS, 請教一下這個 RAID 如果硬碟故障, 需要置換硬碟 rebuild 時, 不曉得是否也有現成 GUI 的操作環境, 之前看了不少網友分享, 大抵都需要在 command line 操作.
FB: Pctine
pctine wrote:
由於沒有用過 Ubu...(恕刪)


映像中webmin可以設定,是使用web介面。
不過因為我還沒用過,所以沒辦法很確定的回答。
不知道有沒有linux高可以幫忙補充?
其實我是被硬逼著要學伺服器系統的,
從最早的linux到紅帽到mandrake到ubuntu好像都一直學不完,
而這些系統的速度真的很快,不到二年,就要換了!!
家裏的書更是多到一個不行,每本又不便宜!!
而且只寫到操作沒寫遇到問題怎麼辦,
所以撐了沒幾年,我就放棄買書了。
然後新的系統出來,就是想辦法弄一台電腦出來嚐鮮、測試…決定是否移資料換平台…

在我工作的小學校一定要有一位資訊組長,而且往往是由會電腦的開始派起,
負責的就是整個學校的網頁和整個運作,
這幾年還包含了資安檢測回報…修複…
這些,我發現我要花掉大量的時候來拜託很多前輩的心血,
而且三不五時要看英文討論區,
對我來說,很頭痛!!
最後也只能拜託認識的高手來協助而已,
因為當按下同意鍵時,就要把所有的資料全部刪除移轉時,
我的心臟會受不了,尤其是將近十多年的資料,真的很容易壓力大!!
尤其是要換系統還是硬體故障時,很不容易,
光是開不了機,用live cd 進去找不到資料時,會剉…
基本的一些操作會,
但真的遇到問題時,還是要花時間解決,查討論區,看英文說明和操作…欠人情…
這些…
我都累了…
所以…
到了後來,我還是習慣了用nas來工作,
簡單,好用,設定快速…
不必要一直不停的學習和更動系統。真的省了很多時間…
而且架站程式的更新,真的很可怕,版本後來不支援還是要換新版本時,
會出現新舊資料庫的問題,怎麼移都失敗,而用舊的擺明有漏洞,一直會很不心安…
還不如直接用nas的更新,比自己動手,壓力小多也快多了,唯一要確定的只有外接硬碟的備份資料在就好了。

所以連自己個人使用也是買了nas,
省電、穩定、個人資料雲端化,上傳照片、影片超方便及快速,還當動物機、抓bt…還可以定時備份到外接硬碟,這些自動化的功能,真的差太多了…尤其是最近的雲端功能及資料夾帳號權限的設定…又更好了…
所以…
我完全不想再學習了…哈!!省錢不省時…
雖然我確定我學了電腦相關的知識,
但是更確定的是,電腦知識過時的很快!!
沒幾年就完全派不上用場了,
因此除非我是靠電腦吃飯的,我才會不斷的學習,否則…就是我的現況,早放棄學習了。
真的,電腦學習是永遠追不上資訊的…唉…無底洞啊!!
學不完,學了也撐不久………唉…
有空來逛逛喔~~~ http://tontonwang.synology.me
sy0215 wrote:其實我是被硬逼著要學伺服器系統的,
從最


辛苦了。被逼著學東西是最累、最辛苦的。
不過我想說,資訊東西會一直推陳出新,不過若舊有的基礎有學好,怎麼會那麼累呢?linux的版本很多沒錯,但是基本架構是相似的,也許不能說懂一家通百家,但應該也沒到重新開始吧?
其實若真的在意所要保存的資料,還是懂點系統的好,至少生殺大權自己控制。
我想你說的更換版本後會遇到的問題,不論自組或買現成的都有機會碰到。因為那是那軟體造成的,若要持續更新,勢必就是要跨過這一關。
相信你買了NAS後,也愈過一些小問題,則麼解決呢?我想不論找廠商或是上網求救,最後你也會學到這技巧,這些累積的技巧,才是真正的保護自身資料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