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篇
自組 NAS 要找到一個適用的機殼一直是不容易的事, 主要是一般的 PC Case 體積都不小, 而要能夠支援熱插拔 HD Tray 的 Case 也不多, 這次使用的是 Chenbro(勤誠) 針對 Mini-ITX server 所設計的 ES34069 Case, (詳細規格請參考官網)
(以下圖片取自官網)
前面是深色透明壓克力面板.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c3b51d489932cece8f7dc683c3886ea4.jpg)
已內建四個 HD Tray. SD Card 讀卡機是 option. 在電源鍵旁邊那個應該是可以擴充紅外線 IR 模組用的.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1b9334c5d2e33f59df8127799fcd8823.jpg)
後方配置兩個 70mm*70mm 風扇, 風扇不馬虎的採用 Protechnic Dual Ball Bearings 2500RPM 風扇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a5ff9d4bb4566fee3df71b78f521c325.jpg)
側視圖. 機殼可以裝一 NB 型式的 DVD燒錄機(已附轉接板).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89c8088f271ce0c75f1a9eeb5c73ceb4.jpg)
以上是實拍圖. 這個機殼是真材實料, 機身是鋼板再覆以塑材, 做工相當好.
機身體積為 260 x 140 x 260 (mm), 以內建 4Bay 來說算是相當迷你的機殼.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b671693c86f599b4554d6ce9a40f588b.jpg)
硬碟抽取匣.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6be0d4ed35ae85d8a9f440815a4e8550.jpg)
已附上一全漢 120W 變壓器.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d372d46a6ba8867a578fb38e6e6dbb94.jpg)
而主板選用的是 Intel 原廠內建 ATOM D2700 主板, 特別挑此主板, 主要也是夠省電, 而 2012 QNap (x69系列),Synology(DS1512+,DS1812+,DS412+),Thecus(N4800) 也都推出了內建 ATOM D2700 CPU 的 NAS, 這樣也方便比較. Intel 提供三年保固 (主機板詳細規格請參考這裡)
支援一 PCI slot, 2 SATA Port.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e91ff3147c077dcab50e3a97eaa5ef5d.jpg)
後方 I/O, 可惜沒有 HDMI 輸出. Single GbE port.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8a5983da25174135731bf1703c1f336f.jpg)
板上有一 mini pci-e slot,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72a1371ca7dba59190da533920ad4d77.jpg)
組裝完成圖: 組裝上相當容易.(上面所有的線材出線等在機殼上都已經拉好了, 前面原廠的相片是為了美觀, 所以把線材都拿掉了)
原廠也提供 PCI 90度轉接板,如果搭配轉接板,可以將所有的電源及SATA線改由下方左側的位置穿出. (前面原廠相片是舊版的)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f01c2c1478736cd8bad7aed63e7eb8c8.jpg)
機器到底多大台呢? 拿來跟 QNap TS-469 Pro 比看看. 小弟是覺得體積還好啦!)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72ff0ff7ad653ddf58daa60ac8d1316.jpg)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b2f7f912c9e0ead553506d7862d2b98.jpg)
這塊主板的優點是夠簡約, 但缺點是 SATA Port 只有兩個, 沒有 USB 3.0 & eSATA. 網友可以找其他更高階的 ITX 主板, 不少廠商有推出完整 I/O 的主板, 但小弟只做 RAID1, 就沒有再多花錢了.
全部組裝時間大約 15~20 分鐘左右.就鎖四顆主板螺絲及整線 (組裝速度視每個人熟悉度而定).
這樣的機器要花多少銀兩
1.Chenbro Case(含120W變壓器): NT$2500 (露天價,正規貨約兩倍價)
2.Intel D2700 主板: NT$2850
3.創見 DDR3-1333 4G RAM: NT$670
總計: NT$6020
耗電量
空機尚未安裝 OS, 未插入硬碟開機約 18Watt, 每加一顆硬碟多了 6Watt, 現總共插兩顆 WD Blue 1TB 硬碟, 耗電 30Watt.
其他主板的選擇
經網友提醒, 現 Intel Celeron CPU 也相當省電, 手上剛好有一台 Asus PC. 規格為 Asus H61合板, 搭 Intel G530 CPU, 4G DDR3 RAM, Hitachi 500G SATA HD, ASUS DVDRW, 安裝 Windows XP, 經測試平常運作約耗電 40W, 其他在 Play Video 等最多也僅 50W, 看來除非真的要極為省電, 再挑 Atom CPU, 不然像 G530, G620 CPU 在效能上好非常多, 而且也相當省電.
軟體篇
Windows 7
誠如諸位網友建議的, 採用 Windows 7 做為家用 NAS OS 是不錯的選擇, 主要是支援的軟體相當多, 但很可惜的小弟一開始沒有做好功課, Intel D2700 Atom CPU Graphics Driver 的支援度並不完整, 首先 Windows 7 64Bits 就不支援, 這只怪功課做的不足, 之前只曉得有推出 Windows drivers, 想不到只支援 Windows 7 32bits, Windows XP, 所以如果打算拿它來當 Media player, 看來要失望了, 或者只能退而求其次, 改裝 Windows 7 32bits. 而 QNap & Thecus 一直無法推出 D2700 NAS media player firmware 真的也不能怪他們, 真的是被 Intel 擺了一道.
Windows Home Server 2011
HP & Acer 之前推出好幾台 Micro Server & Home Server, 搭配的就是 Windows Home Server 2011, 小弟在 DIY NAS 首先想到的就是 Microsoft Windows OS, 就來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真的適合家用, 這次裝的試用版是英文版, 安裝上並沒有遇到問題, 直接以 DVD 開機以預設值即可完成安裝, WHS2011 是以 Windows Server 2003 SP2 為核心, 再佐以一些 wizard 所組成, 於此塊主板上安裝約莫需 30~40分鐘.
安裝完成後, 於 client 端輸入 http://whs2011_ip/connect 可安裝 client 端軟體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7067471a9c6988ccef5d54315a60568.jpg)
在 WHS2011 是以 Dashboard 來設定一些常用的 task.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ee4c46ea3181f6963ad0277bb93e708b.jpg)
WHS2011 Dashboard, 舉凡 user & share folder 管理都是在這裡做.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0f62811bdff5e273c80e709aa4c93357.jpg)
就來建一個 share folder 試看看.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f80a3b37734a59816c3ebe872d0efb4b.jpg)
WHS2011 在目錄權限設定上做了一些簡化, 盡可能讓 home user 可以很容易操作.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ea1d972df65101992a559e1b3c578af8.jpg)
建立完 share folder 後, 它會一併問你要不要做 backup 的設定, 在 WHS2011 備份大致上是從一顆硬碟備份到另一顆, 當然如果要做 RAID 的設定也可以, 畢竟它是 Windows Server kernel, 但此時就要 RDP 遠端登入 server, 進 '磁碟管理' 操作了.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654edc42293952d605d33c307214cc0b.jpg)
WHS2011 強調它可以自動備份 client 端的資料, 如圖 joe-pc 就是小弟的電腦, 在前述安裝完 client 軟體後, 它就會自動將此台電腦加入 WHS2011 backup 裡. 至於那些檔案會備份? 大致上除了系統檔案外, WHS2011 是自動全選(基本上 user 應該也不會希望全備份). 你日後也可以自己手動再修改.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99ce70661a489ad0c8f291f75b28dc3.jpg)
Remote Web Access 設定主要是設定 IP 分享器(需支援 UPnP) 及一些遠端登入的權限.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29a0d695b5ffc595ac89c9b8da876b3a.jpg)
WHS2011 也有支援 photo, movie & music, 來看看它能做什麼?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6d5cb5f0d9ab25a3ff6e940b5d74a90.jpg)
先來看看 WHS2011 的目錄結構, 它將所有的共用資料夾建在 \ServerFolders 底下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f8db357e1736816c1ace24ba1b82911.jpg)
前面提過, WHS2011 簡化了權限設定方式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54f43441c1b2ce67c8021eb1bcb30d1d.jpg)
登入 http://whs2011_ip/remote 頁面就可以看到所有共享的目錄, 而 Media Library 就是多媒體.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7490eb0a1576408cc44a17018cfe5313.jpg)
WHS2011 支援 video streaming, 但你不會想用它, 影像品質設定為 Best, 但在區網上 play 真是慘不忍睹, 比例也完全不對. (這已經是 best, 設定為其他更不能看)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6413bf2b6bd070d0758484c23b584f55.jpg)
真正的品質應該是這樣的.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2874b32ce9513973809ddac4453da530.jpg)
它也有相簿及 slide 功能, 不過很陽春啦.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f34444e19fc7052b7f790c8a53f27d2.jpg)
至於其他功能呢? WHS2011 基本上大致就是如此, 雖然 Microsoft 有提供 '增益集' 下載, 但套件少的可憐, 其他的功能或是支援 iOS & Android? 那只有自己想辦法了, 它是 Windows, 大家只能各憑本事, 從 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0 至 WHS2011, 小弟倒是沒有看到它有多大的進步, 都是做了一些 UI 重新包裝後就推出一個版本. 至於家用好不好用? 小弟覺得要做為家中的 file server 算是 ok, 但要做為多媒體中心就差太遠了.
另外 Windows Server 並不支援 Apple Time Machine, 如果 User 使用的是 MAC OSX 且希望能夠支援 Time Machine, 那麼 Windows Server 也不適合.
補上讀寫效能. 單檔 4GB read/write, 讀取約 100MB/Sec, 寫入約 90MB/Sec, 和小弟預期的差不多.(Intel Atom 雙核 NAS single GbE 傳輸效能大致上都相當接近此數字)
Read: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5ec8aa29c3db2c73fb5a1bb616c9e828.jpg)
Write: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56f52da88215709a900266efd03d397f.jpg)
Microsoft Windows Home Server 2011 官網 (要體驗 WHS2011 不用辛苦自己灌, 官網提供 demo site)
網友分享的 WHS2011 安裝
FreeNAS
由於此台手工打造 NAS 當初就設定要當做多媒體播放機, 所以 FreeNAS 一直未在小弟口袋名單中, 主要是 FreeNAS 以 FreeBSD OS 為核心, FreeBSD 社群的活躍度遠不及 Linux, 上面所支援的軟體就更少了, 但不少網友推薦 FreeNAS, 就來看看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FreeNAS 的來龍去脈及相當安裝教學, 小弟推薦這位前輩寫的數篇文章 (click here), 小弟也是照著這篇教學文做的. FreeNAS 8 比較特別的是, 如果你將 FreeNAS 主系統安裝在硬碟上, 那麼雖然主系統佔用的空間不大, 但剩下的空間卻不能再拿來利用, 所以該文建議將 FreeNAS 主系統做在 USB隨身碟 or CD 光碟片上.
小弟將 FreeNAS 8.2.0 x64 版本寫入 USB隨身碟後, 試圖用 USB 隨身碟來啟始 FreeBSD, 但完全看不到 FreeBSD 載入 driver 的畫面, 畫面上只有最後一行字在不斷跳動, 原本以為當機了, 後來進入 IP 分享器 check, 發覺 DHCP 有配發 IP, 以 google chrome 登入, bingo! 可以 work! (Intel D2700MUD 板子的顯示有問題吧!)
只因為 Intel D2700MUD 顯示和 FreeNAS 不合, 為了下面這個畫面著實花了不少時間.
![[分享] DIY NAS 分享 (7/9更新)](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a2dd410340a66d8fd03f50dd6a4de403.jpg)
...
待續...
相關資源
網友熱心提供了相關多 DIY NAS 的資源, 以下的資訊會不斷的更新 (*代表需付費購買)
NAS4Free (FreeBSD Base)
FreeNAS (FreeBSD base)
Open-e DSS*
Windows Home Server 2011*
OpenMediaVault
openindiana
openfiler (可購買技術支援服務, openfiler為純NAS, 並不提供其他 plug-in)
unRAID*
FlexRAID*
Crypto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