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2012 update: 當天會議簡報檔及錄影檔下載
這些簡報是提供給今晚無法與會的網友, 同時也是對小弟的記憶力大考驗, 因為 DSM 4.1真的多了很多功能, 更因上了年紀, 回來以後看了相片, 很多細節都記不清楚了, 再加上右有 Aven 大師在側, 嚇都嚇的半死了, 所以如果有寫錯的地方, 歡迎指正.
今晚 Synology DSM 4.1 Beta night, 約莫是三百人的場子, 小弟為了搶好位子, 所以就在六點半前先到了會場, 會場外有數攤 DSM 4.1 的展示, 看起來都很炫, 但其實小弟主要是來抽獎的, 所以就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這些實機展示上.
報到後每人就有一些 Synology NAS 相關產品的 DM, 以及一支螺絲起子的禮物, 因為小弟有去 facebook 按讚, 所以多送了一台桌上型吸塵器. 這些小弟都沒有拍, 因為前面說過, 主要是來抽大獎的.

話說前一次 DSM 4.0 Beta night, 小弟也有參加, 而且一直待到最後等抽大獎, 但很烏龍的是, 竟然忘了把抽獎聯投入了, 唉, 這次就不會那麼笨了.
看圖說故事
今晚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 有開車的記得因為主人家包場子辦活動, 事先可以打聽是不是可以免費停車, 這樣就可以省下停車費. 活動完去領停車券就對了.

很早到, 小 DC 拍不了 300 人的盛況.

4.1 Beta Night

Agenda.

Synology CEO 先說了有關混合雲的概念, 以及 DSM 4.0 User 使用的盛況.

DSM 4.0 開始將一些模組套件化後, 高達 400 萬次下載.

DSM 4.1 儲存智慧化. 以前小弟都是傻傻的用 NAS, 從 4.1 開始要很 smart 的用它.

這是今晚要講的五大重點.

首先是企業環境的應用. 虛擬化, Synology 是台灣廠商唯一支援 VMWARE VAAI (這是講師說的)

VAAI 據說是讓虛擬化更有效率, 這塊小弟不熟, 請大家自行Google.

這看起來很厲害.

初始化的速度更快了, 主要是虛擬化主機傳送指令給 NAS, 有效利用 NAS 主機的效能

透過 VAAI, Hypervisor 主機只要傳送 command 給 NAS, 我現在要做 VMs 的 copy, 你自己給我搞定. 搞定後通知我. 以前據說不是這樣的, Hypervisor 要介入負責讀取及寫入, 很耗時 - 但以前 Vmware 設計時就沒有想到這一步嗎?

實機 demo, NO VAAI & 啟用 VAAI 的差別.

你看有啟用 VAAI, VMs copy 就很快, 沒有 VAAI 慢的想跳樓.

Storage Reclaim, 據說是 NAS 很聰明會自己做空間的回收使用.

既然 AVVI 這麼好用, 那麼在 '備份精靈' 裡面加入類 AVVI support, source & destination 在 VM 看起來是不同主機, 但確是在同一 NAS 主機內, 是不是也可以比照辦理?

應用程式全面升級, 據說改很大.

Syslog Server 功能提升.

有動態圖耶.

test message 是用 Kiwi SyslogGen 產生的, 測 syslogd 很實用的工具, 有興趣的人自己 google.

syslog server 可以設定 trigger.

Mail server 大進化.

即時的 email inbound & outbound 數量圖 (這是因為 SNMP 加強而一併得到的好處嗎?)

SMTP Relay. 可以透過第三方的 mail server 來遞送郵件 (不過這些 3rd party mail server 不會 reject 嗎? 通常如果 sender domain 和寄件主機不符, 會被認定為 spam)

email server 有詳盡的 log (不過這只是信件寄出及接收的明細, 不曉得是不是可以看到更清楚的 smtp connection logs)
Cloud Station:

之前 Cloud station 只能同步 home folder, 現在可以同步指定的共用資料夾.

套件中心加了不少網路上蠻流行的 package.

智慧化資源共享.

SFTP, FXP 的支援, 據說是跟長榮面對面開會所得知企業應用上所需加入的功能. SFTP 就是 FTP 加密, FXP 是 ftp server 對 ftp server 直接傳檔. 而 SAMBA 3.6 是因應 AD Server 安全性的提升.

以前是 samba 才支援 recycle bin, 現在很多服務也都支援 recycle bin.

檔案分享不用再設定什麼 port forwarding. 這個厲害, 如果在社區網路的 User 就很實用.

Cloud Station 支援 proxy & https, 這之前很多網友反應過, 尤其是 derliang 兄幹樵過好幾次. 這次加進來了.

QoS 功能加到了 NAS 裡面來.

SNMP.

by user 設定其各 service 的頻寬.

也可以 global 在 Firewall > 流量管理裡面做.

SNMP demo (好像用 PRTG 這套, 自己 google 囉)

現場示範拔 HD, NAS SNMP -> PRTG

以前 share folder sync 要配對, 現在可以多對一. (這個以前也有唸過)

這裡強調個人雲的重要, 因為每個人硬碟裡面的資料都是滿滿的, 但上傳到公共雲卻只有 7% (這要怪中華電信的上傳頻寬不足嗎?)

Video Station. 以前有 Audio Station, Photo Station, 現在加這個就圓滿了.

DS Video - iOS 上的 App, 以後也會有 Android App.

Video Station 會根據影片去自動下載相關的影片訊息. (據說是 link IMDb, 那國片呢?)

Video 也可以分門別類

demo.

電視影集收藏

結合 USB 數位電視棒, 可以錄影. 這個功能很 cool. (既然數位可以錄, 那 HyBrid TV dongle 不曉得可否錄類比的? 如果可以錄又可以串流, 那 slingbox & UPMOST NETTV 就可以丟掉了)

也可以即時串流看數位電視. (用 VLC demo, 但現場沒有說 iOS 也可以即時串流看電視嗎?)

home video demo. 講師說這部自己去 youtube 找, 值得看. (點我觀看)

Photo Staton 加了 time line 及人臉辨識功能.

Time line demo, 如果相片裡有座標也會標示出來. 因為多了人臉辨識, 所以相片裡可以標示人(要標示寵物也可以啦), 用人名來檢索及搜尋也是很方便.

人臉辨識 demo (之前小弟以為是用 iPad, 它會自動辦識 user 登入, 原來跟我想的不一樣)

Audio station 新界面. by user 個人的 audio station. AirPlay 同步播放.

新界面, (講師說周董的公主病不錯聽. 自己去抓)

哈, 有歌詞功能. 又是誤解, 小弟以為是跟千千靜聽一樣, 自己會去 download 歌詞. 看來是要自己手動加.

DS Audio App 也加強了.

離線下載這個 cool, 可以把想聴的歌曲一次下載到 iPhone/iPad, 沒有上網時也可以聽.

DS Audio 也有歌詞功能.

DS Download new app. 在 iOS device 上操作 download station.

覺得它好像是 for iPhone only. iPad 看起來會小小的.

DS Download 內建 browser 功能, 然後看到 download link, 可以即時把 job 丟給 download station. (不曉得在看 youtube 時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

控制 download station 的設定.

DS file 也結合了 cloud station.

DS file 上可以看到 Cloud Station 上的同步資料夾. (這應該只是把 Cloud Station 所設定的諸個資料夾獨立顯示)

demo, DS file 即時編修檔案.

Windows Phone 也推出 DS Autio & DS Photo+ app.

Surveillance Station 監控模組出到 v6 了.

UI 可以自行客製化.

demo 如何客製 UI.

時間軸可 by camera 分離. (如圖四個時間軸)

這個 cool. 看了就懂.

用來計算人數.

看了就懂.

Auto count 實際 demo 影片, 自行定義 in & out 方向. (片中都是一次一個人進出, 不曉得同時多人會不會算錯? 而且這樣 CAMERA 就要架在正上方, 還是 SASA 在門兩側裝上遮斷式 sensor 比較簡單好用, 不過這算是附加功能啦.)

demo 如何定義警示線.(trigger)

Web API, 提供給其他廠商開發用.

ONVIF 18 個最高等級會員之一. (ONVIF member 等級看這裡 click here)

抽獎
因為沒有抽到大獎, 所以就沒有拍了. so sorry.
忘了寫
中場休息主人家有為每人準備一份餐點, 是一人一份送到桌上喔!
這個或許可以申請專利
因為坐的位子問題, 每一張拍的都是歪的, 大家就忍一下, 不過當下覺得, 數位相機為何沒有人做梯型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