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AP體驗中心,發文好禮大方送:只要您在網路上分享活動心得,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的NAS一台
所以我就來發文了,而且還是第一次在mobile01上發文。
儘管動機不單純,但下面的文章絕對不會為了想得到免費的NAS,而猛拍QNAP的馬屁。QNAP可以引誘我上來發文,但是絕對無法左右我文章的內容,畢竟我不像台灣的媒體,這點堅持可是要遵守的。
既然這次QNAP的課程是「完全備份解決方案」,那我先從「備份」講起。
由於我對於電腦稍微了解那麼一點,所以朋友(或甚至稱不上朋友的人)碰到電腦相關問題就會來找我,例如有次手機響起,畫面顯示來電者是個好久沒聯絡的前同事,我手機接起來第一句話就說:「怎麼啦,電腦有問題嗎?」結果果然被我料中。
回到「備份」這件事。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來找我,說他的硬碟壞掉,或是檔案不小心誤刪,要怎麼救資料。
當然啦,這個時候如果你還跟對方講「為什麼沒有備份?如果有備份現在就不用傷腦筋了!」這種「於事無補」的屁話,那就太沒有同理心了。
所以,如果是軟體的原因,像是誤刪檔案或是分割區等等,我就會跟對方介紹「資料、磁碟救援軟體」。如果是硬體故障,我就會介紹硬碟救援的廠商,並告知可能的費用,請對方評估。
當他對目前的狀況與解決之道大致了解之後,我才會簡單地解說「備份」的重要,希望對方以後能做好備份,才不會再遭遇到同樣的慘劇。
先解決眼前的問題,然後才去談未來的事,針對過去的責難則能免則免。畢竟他傷害到的是他自己,又不是你,你一直碎碎唸他怎麼沒做備份,除了滿足自己之外,能幹嘛?
在處理過類似案件多次之後,我想趁機跟大家宣導一個觀念,重要的資料一定要備份。
什麼是「備份」:
就是資料(檔案)起碼要存在不同的兩個地方。例如存在兩個硬碟:存在電腦的硬碟一份,外接式硬碟也存一份。
或是一個存硬碟,另一份燒光碟。不過光碟也是有壽命的,而且檢查不易,所以最好還是存硬碟。
切記,在電腦裡的C槽、D槽各存一份,不一定有備份的效果,因為C槽、D槽可能是同一個硬碟去切出來的「分割區」,只要那一個硬碟壞掉,C槽、D槽就一起壞掉。
如果硬碟壞掉,資料很重要,一定要救,台灣一家知名的硬碟資料救援廠商的收費是:6,000~40,000(請參考:http://www.linwei.com.tw/charge.html)。
這筆錢足以去買一顆硬碟或是QNAP的NAS(工商服務)回家,然後把所有重要的資料備份起來,對不對。
知道什麼是備份之後,再來談「備份的方法」,也是這次參加「QNAP體驗中心 - 完全備份解決方案」的一些心得。
這次「QNAP體驗中心 - 完全備份解決方案」的課程有三個主題:
1. 最佳備份軟體NetBak Replicator
2. NAS異地備份Rsync、RTRR
3. NAS雲端備份Symform
按照次序來,先從「1. 最佳備份軟體NetBak Replicator」講起。
首先先吐個槽,「最佳」兩字應該拿掉。不過NetBak Replicator仍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備份軟體,簡述優點如下:
1.免費,不用買QNAP的NAS也可以從官網下載該軟體。
2.操作介面簡潔、直接、易懂,不用是IT專業人員也能輕易上手。有些備份軟體,如果不google網路上有沒有教學,一般人還真不知道怎麼用,但是NetBak Replicator完全沒有這個缺點,從安裝到執行備份,不用是電腦高手都可以自行完成。
3.可排程,指定時間備份,例如每天晚上八點備份。有些備份軟體雖然很強,但是排程需要搭配Windows的「排程工作」,雖然對於電腦高手是小事一樁,但是看到那些拿著硬碟、一臉絕望來找我的人,我知道NetBak Replicator的排程備份對他們而言親切多了。
4.自動備份:隨時監測你的資料,一有異動馬上備份。如果是排程每天晚上八點備份,假如你從五點修改一個檔案直到七點,然後 19:05 硬碟壞掉,那你這兩個小時等於做白工。所以「自動備份」對於無法容忍任何損失的人而言是很棒的功能。
5. E-Mail提醒。備份完成後自動寄E-Mail給你,不用再打開程式去找記錄看看備份成功還是失敗,方便多了。
6.支援微軟的VSS,檔案開著也能備份。
7.還原的介面也很簡單、清楚。如果不小心手扭到誤刪檔案,可以輕易地利用還原功能找到昨晚八點備份的檔案。
優點說完了,來說說缺點,或是我希望能加強的功能。
1.沒有「同步化」,也就是無法使「目的端」與「來源端」一模一樣。
我簡單測試過,在「排程備份」與「立即備份」兩種模式,如果把「來源端」的某個檔案刪除,「備份目的端」的該檔案並不會刪除。這樣會有一些問題,例如「目的端」的資料隨著時間過去會比「來源端」大上很多。另一個狀況是,如果哪天把「來源端」的某個100GB的資料夾更名,這樣備份時會把這個更名後的「新」資料夾備份到「目的端」,然後「目的端」原先那個資料夾還會留著,等於用掉200GB,多佔用100GB。
而且日子久了,根本已經忘了刪除哪些檔案、更動哪些資料夾,所以只能看著「目的端」的資料量比「來源端」多很多,但是無法知道「來源端」哪些檔案是「目的端」已經刪除的,也就是多餘的。
嗯,沒有「同步化」或自動刪除「來源端已刪除的檔案」的好處是,可以救回誤刪的檔案,但是應該要採取別的作法比較恰當。例如,備份時,比對「來源端」與「目的端」,把只存在於「目的端」的檔案(意味著「來源端」已刪除)移到另一個指定的資料夾。這樣以後要救或要永久刪除,也比較好處理。
2.沒有「版本控制」,或是在「自動備份」模式下無法預防誤刪。
例如啟動「自動模式」,不小心刪除檔案A,「目的端」也會立即把檔案A刪除。當然,NetBak不可能知道我是真的要刪除檔案A,還是一時手扭到,不過如果能有某種預防誤刪的機制,例如前述說的方法,我覺得會更好。
至於「版本控制」,舉例而言,當我今天按下存檔,無論是「自動備份」、「排程備份」或「立即備份」,都會把「目的端」的檔案取代掉,如果我後悔了(請原諒,人都會這樣),覺得前一個版本比較好,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如果NetBak能用某種方法做到版本控制,例如把「目的端」的前一個版本先移到某個資料夾,而不要直接取代掉,這樣不滿意新的版本時,還是能回復到前一個版本。
基本上,上面那兩個缺點可以算是同一個,如果能解決的話,那NetBek對一般使用者就真的很好用了。
下面幾點,則是針對企業環境中可以再加強的部份。
目前的NetBak執行時一定需要管理者權限,但是有些企業的資安規定,一般的使用者並沒有管理員權限,如果打算買一台QNAP NAS搭配NetBak來幫公司所有的同事備份個人電腦裡的資料,就得讓所有同事都有本機管理員權限,這樣可能會跟很多公司的資安規定相衝突。
無法備份ACL。如果備份的資料已經設定過ACL權限,哪天硬碟壞掉,想要把資料還原,結果ACL還要重新設定,萬一這個資料裡面有100個資料夾,裡面都有不同的ACL設定,那就很傷心了。當然,備份ACL要看「目的端」的檔案系統是否支援,不過NetBak還是可以把這個功能做出來,這兩點是沒有衝突的。
接著聊聊「2. NAS異地備份Rsync、RTRR」
這部份才是真的要買QNAP的NAS才能享用的。
先來解釋什麼是「異地備援」。
如果我們把檔案存在NAS,為了擔心NAS壞掉,也會把資料備份出來。可能就是拿一個USB硬碟接在NAS上,把NAS的資料備份到外接USB硬碟。
但是哪天不幸發生火災,把房子燒了,或是地震,房子垮了,擺在NAS旁邊的USB硬碟肯定是跟NAS同歸於盡。這樣就算你有備份,資料放在兩個儲存媒體上(NAS與USB硬碟),還是一樣天人永隔。
所以才有「異地備份」這種觀念,就是把資料備份到另外一個地點,當資料存放據點發生災難(火災、水災等)時,資料還是安全地存在另外一個地點。
不過「異地備援」這種備份方案應該算是企業才會用到,一般人應該沒有講究到這種地步。如果一般家庭也要「異地備援」,那大概會是這樣:「表弟,聽說你有台QNAP的NAS,我這邊也有一台,我們要不要互相分享一下空間,你分給我500GB,我也分你500GB,用QNAP的RTRR功能彼此備份,免得哪天你爸爸不想讓你沉迷於電腦,把你的NAS拿去丟掉時,最起碼你的電影和mp3在我的QNAP NAS裡面還有一份。」(工商服務時間)
舉了這麼生動的例子,大家應該都了解什麼是「異地備援」了,而rsync、RTRR就是QNAP的「異地備援」解決方案。
rsync是open source的備份軟體,並不是QNAP獨有的,礙於篇幅以及懶惰,就不介紹了。
RTRR (Real-time Remote Replication) 則是QNAP的獨有功能,也是他們的「賣點」(當天工程師說的),直接引用QNAP官網的介紹:
「你可以使用RTRR功能即時備份NAS上的分享資料夾至一個或多個FTP伺服器上。NAS會監控檔案的變化及時的與遠端的FTP伺服器同步資料。 資料並可在安全的加密連線中(SSL/TLS)傳輸。」
當然,RTRR除了提供「即時備份」之外,也可以「排程備份」,可以將備份安排在深夜對外網路用量較低時,以免佔用白天的頻寬。
另外,如果公司有很多分點的話,也可以在每個分點放一台QNAP NAS,然後利用RTRR每晚自動把分點的資料送回總公司的QNAP NAS。(再次工商服務)
除了「異地備援」的功能之外,RTRR也可以在區域網路做到檔案伺服器的負載平衡與高可用性,譬如買兩台QNAP NAS,用RTRR彼此即時同步,假使一台故障,另一台馬上可以接手,讓公司的營運不中斷。(最後一次工商服務)
最後來談「3. NAS雲端備份Symform」
「雲端備份」其實就是「異地備援」的一種(或是變種),把資料備份到外面的雲端上。感覺上,備份到雲端應該會比放在表弟的NAS更安全吧!?
QNAP目前支援三種雲端服務:Amazon S3、ElephantDrive 與 Symform。
前面兩個都是要錢的,Symform則是免費提供最多200GB的雲端空間,只是你要把你的QNAP NAS挪出部份的空間作為Symform的雲。這就有點像把Symform當表弟,你用他的,他也用你的。只是「雲端」聽起來比「表弟」穩定多了。
我的心得分享到此結束,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的初衷:為了得到免費的NAS一台。所以哪天QNAP真的送我一台NAS,我會回來跟大家報告。不過,就算QNAP沒送我,也可能是我寫得不好,不一定是QNAP言而無信。
最後,為了符合主辦單位QNAP的規定,我得附上當天活動的五張照片,但是我又不是3C迷,沒事身上不會有數位相機,也沒有智慧型手機,所幸之前手機壞掉時,朋友給我的淘汰手機有照相功能,拍了幾張算是交差。(QNAP要求五張,我可能因為手指頭發抖多拍了一張,算是額外贈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