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最近,家裡多了一位新成員。

自從我那親愛的數位相機決定轉職成單眼後,相片增加的速度就好比在周年慶期間踏進百貨公司──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原本用來備份的500G外接硬碟瞬間被蠶食殆盡,採購新貨已經勢在必行。

考量到安全性和管理上的方便,加上家裡其他人也有儲存上面的需求,這回除了硬碟軍團外,我還決定聘請另一位”專業人士”來幫忙,講的好像很神秘,說穿了其實就是最近周邊越來越多朋友都開始使用的NAS。(現在才注意到這項新科技的我,是不是太落伍了?)

比較完幾間大廠的產品規格及價位,最後是看上了色卡司近期剛推出的新品-N5550。本來是沒打算買5bay以上的NAS (覺得不會用到這麼多),但”McAfee防毒軟體”這幾個字硬是讓我改變了心意 (McAfee?這不正是從X頓手中拯救了我家電腦的那位大功臣嗎),NAS和電腦兩端都有防毒保護,聽起來就很安全,既然如此那也沒什麼好考慮的,立刻決定把他迎回家。

好了,廢話說太多,接下來趕快進入最重要的開箱任務!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在暴力拆解之前,讓我們先看一眼外箱最後的身影。
上面條列的規格如下:
‧Intel Atom Processor
‧McAfee Antivirus
‧USB 3.0 Connectivity
‧iSCSI Thin Provisioning
‧HDMI Connectivity
‧Acronis True Image Personal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打開上蓋,嗯...要拆的東西還很多,看來想要見到本尊沒有那麼容易。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正主出來前,先看一下箱子裡附的其他東西。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重頭戲來了!在我的三催四請之下,嬌羞的N5550終於現出了他的廬山真面目。純黑極簡的風格,金屬外殼摸起來舒服又有質感,兩側皆有弧形散熱孔,正面下方是LCM螢幕和四顆按鈕。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體重實在有點超出我的預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給搬上桌,體積明明就不大阿!難道...是我太瘦弱了嗎?(想太多)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將前方遮蓋打開,又是另一種樣貌,左側由上而下依序是LED指示燈,USB 3.0插孔以及電源按鈕。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把放置硬碟的Tray拉出來瞧瞧,這個可需要點技巧,因為它是直接扣在機器上面固定,這樣也能避免硬碟的晃動。N5550最多可放五顆硬碟,不過目前我覺得三顆已經綽綽有餘,剩下的打算視情況以後再補進。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一開始還不懂箱子裡為何要附一大堆的螺絲,此時看到Tray終於明白了,原來是要拿來固定硬碟呀。可是固定一顆硬碟會需要用到八個螺絲孔?不用懷疑,螺絲孔的數量確實有點多,那是為了因應不同尺寸的硬碟,在孔的旁邊有特別註明。不管是2.5"或3.5”都可以支援,是不是很貼心?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欣賞完正面,不能免俗的也要幫背板拍一張。
就像大部分的3C產品,N5550的背面果然也是充滿了密密麻麻讓人一看就頭痛的插孔,其中光是USB就多達四個,雖然目前還不知道可以拿來做什麼,不過多一點總是有備無患,至少不會像我的筆電還需要額外買個USB擴充器來插才夠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N5550有特別安裝了一個HDMI接口 (紅色圈圈處),可以直接把NAS跟家裡的電視做連接,將影片輸出到超大螢幕觀賞。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外觀介紹的差不多,也該是時候要把他給叫醒了!
按照說明書上的步驟,插電後按下前方電源按鈕 (請記得後方開關要先打開),開機期間他會不停發出可怕的嗶嗶聲,LED指示燈也會閃不停,請體諒他剛睡醒難免會有點起床氣,總之這是正常現象可以完全不用理他,靜候約莫三十秒直到奇怪的音效響起,噔噔噔!N5550開機成功!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在開機狀態下,底下的LCM螢幕會像跑馬燈一樣輪流顯示日期、IP等NAS目前的一些狀態。如果要進行設定,請按一下第三個按鈕,輸入預設密碼”0000”。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進入設定選單,透過四個按鈕可以輕鬆設定WAN、LAN等資訊。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硬體部分結束,接下來要開始讓N5550和我家小筆電彼此互相交流一下。
將網路線一端插入N5550的WAN接口,一端連接上家裡的router,打開電腦放入安裝光碟,點擊畫面中Setup Wizard這個選項。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安裝精靈會先將Setup Wizard這個程式Install到電腦裡,程式安裝完畢後直接執行,此時就可以開始設定N5550的IP,由於這個部分在隨箱附贈的快速安裝指南裡面有詳細解說,在這裡就不多加贅述。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設定完成後打開瀏覽器輸入IP,如果沒有意外,此時已經可以進入N5550的登入畫面了!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額外一提,點選左下角的黃色按鈕可以切換到美美的動畫版登入介面。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開始登入,系統預設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皆為”admin”。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順利進入UI!咦?怎麼是英文的?不用緊張,右上角有一個下拉清單可以選擇語系。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轉成中文後,畫面頓時順眼多了。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但下一秒我又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大致瀏覽了一下左側的menu,雖然是寫中文字沒錯,但有很多功能我還是看不懂,看來得花時間好好研究一番。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決定先來處理RAID。
點選”儲存”→”磁碟陣列”,按一下畫面左上方的”建立”。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我想建的是RAID 5,所以三顆硬碟都打勾。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這一頁有簡單說明不同RAID之間的差異。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這裡並沒有硬性規定要勾哪個選項,如果像我一樣是個懶人,就維持原樣直接按下一步。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同樣也是用預設的選項 (Stripe長度: 64KB; 檔案系統: EXT4)。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最後確認一下剛剛所設定的資訊。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沒有問題?那就開始吧!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建立RAID的時間依據磁碟數量和容量大小而有不同,不想浪費時間等待,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睡前設定完畢,然後,安心的去補眠吧。

【開箱】我與"他"的初次相遇!Thecus色卡司N5550 NAS
▲順利的話隔天一早,狀況那一欄會出現”Healthy”的字樣,代表RAID已經成功建立,恭喜任務圓滿達成!


簡單的總結一下: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NAS無從比較起,單就這幾天的相處,我對這位新成員說實話還算滿意,在安裝上並沒有碰到太大困難,尤其是建RAID時步驟式的設定方式更是省去我不少麻煩。也多虧這種直覺化的設計,讓我現階段還不太需要去翻使用手冊,不然一百多頁的內容憑我的英文能力大概需要研究很久...

第一次分享開箱文就暫時到這裡先告一個段落,接下來要開始把資料陸陸續續給搬過來了,又是一個費時的大工程阿…下次如果有機會再介紹其他幾個我覺得很實用的功能。
2012-05-13 15:17 發佈
V.W. wrote:
最近,家裡多了一位新...(恕刪)


感謝分享, 想不到這台這麼快就開始鋪貨,
不曉得是否針對 Local display 功能再加介紹? 謝謝.
FB: Pctine
N5550 看規格是使用新一代的 Atom CPU,對於效能及省電性比上一代都有進步,不過除了McAfee防毒外,HDMI真的是一大吸引我的功能耶!
Thecus 色卡司 的硬體用料一直都是超高CP值,軟體看來也陸陸續續在更新,有漸入佳境煥然一新的感覺.
但軟體功能上若可以花更多的工夫加快更新步調相信也可以有一大片天空. 台灣NAS加油,不要讓韓國在NAS產業也有機可趁.
pctine wrote:
感謝分享, 想不到這...(恕刪)



代理商還沒鋪貨上市


難得 Thecus
開始注重家用市場
也會派人PO文了
值得嘉獎
+U

NAS 愛好者 wrote:
已經有囉!! 只要注...(恕刪)



價格還蠻漂亮的

建議售價
$23900
感謝介紹與分享。
這個nas的功能相當的強大,不過我並不看好這個nas因為它的定位不是很好。家庭用的話,5bay根本就是多餘,企業用途的話hdmi等Local display 功能就是多餘,都是無端的增加成本的東西。
重視家庭使用的話,要加大多媒體方面的功能,降低在數據傳輸和數據安全方面的成本。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
現有的家庭用的1080p高清網路播放器,配置為1-2bay,採用RTD1186晶元,512Mb或以上的內存,內置Gb級網卡以及wifi,USB3.0介面,hdmi介面,採用Linux+Andriod雙操作系統。而價格約為$5000!!
在數據傳輸速率和數據安全方面,nas無疑是佔有優勢的,軟體的功能性不做評價,大同小異。可是價格差距就太大了,軟體的操作易用性和適用性更是nas無法比擬的。
感謝分享

看完圖片後的第一個感想是

前置USB為什麼要先開門才能使用?

感覺很不方便

而且位在轉軸處,如果插根隨身碟

門也無法半關
這台5 bay 機種讚喔~
比4 bay 的 N4800 還便宜2千Thecus N4800

省下的錢再貼一點就可多買顆硬碟,建議大大除了原本三顆做RAID 5做資料保護外, 也可以在加顆硬碟單純BT用~如果你有在用BT的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