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文】Thecus N4200Eco。我的第一座NAS!(新增取得root權限&sshd)

新的年度馬上有新的敗家,今年度的第一敗還真是來的快啊!一直以來家裡的資料都沒有太完善的保護,加上曾經送修過兩顆硬碟,一次五千元、一次六千元,深深知道那種送修硬碟的心痛,於是在心中一直都有要妥善保護資料的想法,尤其拍攝的生活照片最為珍貴,又不想節省空間的一直壓縮圖檔(未來要使用就很麻煩),
於是決定要有大空間以及磁碟陣列的保護資料,於是在年初就敗入了【Thecus N4200Eco】。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會選擇Thecus的品牌?簡單來說就是有朋友在裡面啦!完全基於信任的基礎,有問題感覺管道也比較暢通,而Thecus原本主要都是外銷居多,近一兩年才有在市場上看到蹤跡,不過評測的文章不多就是了。



可以插四顆硬碟的N4200已經可以算是中小企業級的產品,基於我自己對於RAID 5的不信任,我選擇採用RAID 1的備份,等於說是兩顆硬碟完全的mirror,算是比較浪費硬碟空間的作法,而又希望容量可以比較大的情況下,我決定再加入RAID 0的機制,所以四顆硬碟的NAS算是我一開始就鎖定的目標,最終就是採用RAID 10,除了買了一座NAS之外,又買了四顆1TB的硬碟,這樣的作法等於失血+失血。不過若能妥善保護資料,總比把硬碟拿去救援時好多了~長久之道應該是要如此規畫才對。



那麼就來開箱囉!開箱文會寫一篇,NAS的操作會另外再寫一篇,讓大家可以看看外觀也可以看看實際可以運用的層面。



箱子內除了NAS主體,還有變壓器、電源線、網路線、螺絲、鑰匙還有說明書等等,後面的OPEN將只是被我拿來當成背景啦!



中小企業等級的NAS就長這樣子,老實說我是小小失望,因為其實這NAS也不少張小朋友,但是卻只有這樣塑膠質感的外殼,真想自己去買碳纖貼紙來貼皮,不知道會不會質感些?(前兩句說笑)最後只好說服自己資料保護比外在質感重要多了,反正我這台也不是展示機,我看也只有我自己會看到吧!



打開門來看看,可以看到四個硬碟槽。



沒想到這個硬碟裝上去之後還可以上鎖,很多大型主機的硬碟還不一定能如此咧!至少可以確認想把硬碟偷走不是那麼的容易,若我是小偷會把整台直接搬走比較快,哈哈哈!我覺得這頂多預防手癢的人把硬碟拔出來。



手把靠上去之後,後面有一個小小的圓柱(銀色)可以卡進去,之後就可以將硬碟上鎖,不過這手把感覺挺脆弱的,塑膠手把有一點軟,上鎖後若是稍微硬拉的話,我想手把可能就會分屍,姑且相信不會有人這樣做,只是希望整體質感細緻度可以再提升一些。



前門的卡榫處都是塑膠製作,稍微往內壓門就會彈開,這部分我也感覺到很脆弱,似乎容易壞掉的感覺,但是基本上儲存裝置應該不常去動才是,一年能開一次門就很了不起了,雖然說我寫文到這裡同時開開關關了好幾次^^。



主機後方小圓孔是DC電源,旁邊的是N4200 PRO才有的電池模組,就官方規格來說則是Battery Backup Module(BBM),Eco與Pro的不同就只有這個差別而已,其餘的則是一模一樣,若是家裡本來就有UPS的裝置,選擇Eco的版本一定會比較划算一些,好像差了2000元吧!



後方可以再接兩個SATA裝置,以及四個USB(前方還有兩個),兩個網路,不過我目前還沒有外接需求^^,RAID 10已經有2TB的空間了,預計頂個三年應該都還綽綽有餘,搞不好明年也會在台北家裡放第二座NAS,還有異地備援的機制XD。



來裝硬碟囉!硬碟跟硬碟盒很合,阿不然咧XD~這個不合就糟糕了~不過在這裡得提醒一點,隨機附上了兩種不同的螺絲,若是鎖不下去也不要硬鎖,怎麼鎖也鎖不緊的,螺絲沒有很硬,十字記號會被用壞的,換成另一種螺絲就可以鎖的剛剛好,而且很牢固。



硬碟盒可以裝2.5吋與3.5吋的硬碟,分別有不同的鎖孔,都可以插入NAS內使用。



硬碟裝好之後就馬上來開機囉!面板上會有開機時的訊息,可以看到各種服務啟動的順序等,開機完成後會有嗶的聲音。



開機後的訊息會顯示主機名稱、廣域網路IP、區域網路IP、頻寬聚集、處理器風扇、系統風扇、系統時間、硬碟IO及硬碟使用率,面板上還有簡易的管理找模式,可以更改一些比較基本的設定。



而一旁的燈號會顯示硬碟、網路、USB的狀態,硬碟當然還是永遠綠燈最好^^。NAS的開箱就簡單介紹到這裡,下一篇會和大家分享Thecus的網路管理介面,雖然說我沒有用到全部的功能,但是至少也翻過一次。



最後看看我從官方整理出來的比較表吧!點上圖可以看完整的。


我相信色卡司在台灣的用戶算是少數,或許還是比較多人在選擇NAS時,會選擇比較多用戶的QNAP,若是要問功能的比較也別問我了,因為我的確沒有去比較,基本上還是資料保護為主,功能上的差異我覺得應該還好,主要就是使用介面的差異及方便程度,因此這篇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介面的使用囉~,若是有人也要用色卡司的NAS,那麼也可以參考看看囉!



WEB介面的使用分為三部分,由左至右分別是管理、網路硬碟與網路相簿,第三個部份我是用不太到,因為感覺沒有多方便,而網路硬碟的部分只是方便從網路存取檔案,而我實際的運作並沒有讓NAS接上網際網路,純粹在區域網路內使用而已。



Web的操作支援IE、Firefox、Safari與Google Chrome,基本上不會有非IE不可的狀況。



登入後的主要介面,我是覺得介面普普通通,不過多有國語系的使用環境,至少有中文就方便非常多。



主要的選單如上圖,大概可以看出來有哪些功能,實際的使用還是得看說明手冊,若是要更進階的運用就得再去掛一些模組來使用。



系統狀態可以看到CPU負載狀態,我是有使用snmp去監控系統資源以及網路流量,不過設定snmp還要重開機這方面就差了一些,理論上應該是不需要那麼麻煩才是,不過重開可以測試是否會開機自動啟動。除了看到負載狀況之外,也可以看到其他網路服務的運作狀態。



磁碟資訊可以檢測硬碟的使用狀況,還可以檢測壞軌(希望不要有機會用到=.=)



4顆1TB的硬碟有很多種陣列型態可以運作,我就依照我原訂的計畫使用了RAID 10,這樣的使用只能有2TB的空間,然後我的影硬碟就用完了@@,沒有其他硬碟可以玩了,怎麼突然覺得4 Bay還不夠我用的樣子。檔案格式可以選擇EXT3、ZFS或是XFS,其實我很想試試看ZFS說,不過ZFS實在沒有太多的使用經驗,最後還是選擇了比較保險的EXT3。(要使用ZFS才可以使用快照的功能)



RAID建立完成,建立完成後我也沒有特別設定,一些分享的資料夾就幫我建立好了。



所有容量都被我當成Data使用了,忘記分配一些iSCSI的空間了~



啟動Samba/CIFS的服務,讓Windows可以透過網路芳鄰存取NAS內的檔案,預設是此用UTF8的編碼模式,剛好與我的Linux主機不同(我用Big5),Windows建的中文檔案Linux看到是亂碼,Linux建的中文檔案Windows看到是亂碼,這點讓我比較困擾,若是可以有辦法存取這方面的設定更好,就不會有亂碼的問題。



naswebsite是預設就幫忙建立好的,若是NAS上還有外接USB的話,usbhdd可以看到usb內的檔案,而在主機的操作面板上,可以手動執行usb copy的功能,會將USB內的檔案都複製到NAS之中(會依照時間新增資料夾),就可以在usbcopy的資料夾內看到,usbcopy的功能我覺得還不錯,不過在機身的面板操作還得進入管理模式比較麻煩。



usbhdd與usbcopy預設的權限不是全部開放,可以建立帳號設定存取權限,不過我怎麼設定都還是登入失敗,最後乾脆改成全部OPEN,重新開機後就可以直接讀取,方便多了~但是卻浪費了帳號權限的功能了,若是公司行號使用就可以設定一些個人資料夾等等,而我居家使用簡單就是最大原則。



亂碼問題雖然麻煩,在無解的狀況下,共用的檔案盡量使用英文為主,分享的資料夾也可以設定NFS讓Linux存取,我主要拿來備份系統上的檔案與資料庫。



RAID建立完成之後,我迫不及待的想試試看區域網路的傳輸速度如何,單檔每秒超過40MB/s的速度老實說我還頗滿意的,至少存放檔案的速度已經足夠了。



之後我測試圖片檔案,總共有超過25000個檔案,大小大概20GB,只花了10分鐘不到就複製完成,而且速度還有33MB/s,雖然說我日後也不會有太多的存取,只能確保複製檔案的速度還不慢。



最後分享一些其他的功能,N4200Eco比N4200Pro少了電池模組,而我不買Pro是因為我有UPS(不知道電池壞了沒@@),而且我沒想到從未使用的Console轉USB線派上用場了,接上USB之後有順利偵測到我的UPS,若是萬一家中有斷電的狀況,NAS應該會自動關機才是^^,對於我的資料保護計畫的確有幫助。



NAS中內建了自動開機與關機的功能,這功能的確還不賴,我目前也還在猶豫到底是否要使用,畢竟白天的時段卻是沒有人使用,若是能關機省電也很棒,但是很不想讓硬碟在那邊開開關關(雖然說電腦都這樣),一直開著也是會縮短硬碟壽命。



接上印表機之後有網路印表機的功能,而且的確順利偵測到了我所使用的型號,不過PC端的安裝方式得看看說明書,並非直接抓取網路印表機那麼簡單,老實說我頗想在家裡把印表機分享出去給大家使用,但是我的事務機的掃瞄功能就荒廢了~所以目前也只是確定網路印表機的功能正常,但是我沒有使用就是了。

以上簡單分享了我的使用經驗,還是有很多功能尚未用到,但是我該用的都差不多用了,比較有興趣的就只剩下itune的功能沒有試試看,若是有人對於這款NAS能有興趣,再和我討論吧~

原文在部落格分別發表成兩篇文章,在這裡與大家分享目前的使用心得
【開箱文】Thecus N4200Eco。我的第一座NAS!
Thecus N4200Eco Web操作使用分享

在12樓新增了取得root權限的方式,以及開啟sshd的服務。
2011-01-18 14:25 發佈

看來現在NAS 也都是intel CPU solution 的天下了,尤其Atom D525 的NAS都好貴喔


S.Bruce wrote:
看來現在NAS 也都...(恕刪)


其實我沒有仔細去比較CPU的部分

但是大概有大概去查CPU BENCHMARK的分數~

原來和我多年前的X60差不多強!!!
綠色工廠 http://portable.easylife.tw/
請教樓主是否有試過透過ssh或telnet登入N4200 ECO?謝謝!
最近一直想在過年前買壹台家用的NAS,注意了市場上眾多品牌,其中以CP值來說,Thecus 這個品牌我也有看到!也相當不錯,身邊也有朋友用她們大概三年多以前的機型 N5200,以當初 NAS 市場來說,算是第一款用 X86 來製作 NAS 的產品!效能在當時真是打遍天下無敵手,而這款 N4200 看起來也很出色,剛好樓主開箱了!省下我親自跑到光華去看實機!看起來質感真是不錯,不知道樓主入手價格多少?

我是真的研究了很久!NAS一台貴參参,年終又少少想要多比多研究!

CoCoandMay wrote:
請教樓主是否有試過透...(恕刪)


沒有辦法~~我也很想直接ssh進去~~應該會很有趣吧!!!

snmp可以看到很多process的資訊,可惜還是沒辦法登入啊
綠色工廠 http://portable.easylife.tw/

mrs.lu wrote:
最近一直想在過年前買...(恕刪)

我覺得買NAS真的要把價錢做一個長期的分攤~
心理層面會比較好過啦

像我是真的送修過兩次硬碟~那種花費比買NAS更痛啊
綠色工廠 http://portable.easylife.tw/
最近也買了一台N4200pro, 感覺還不錯~準備大操特操一下~
歡迎來人偶同樂會一同分享人偶大小事! http://figurehobbyclub.tw/forum/forum.php

josky wrote:
最近也買了一台N42...(恕刪)

被操的還是硬碟吧XD~

記得開啟SNMP監控流量和CPU使用率~~
綠色工廠 http://portable.easylife.tw/

mrs.lu wrote:
最近一直想在過年前買...(恕刪)


hi MRS.lu 已提供你一些網路上的報價作參考,這台要入手比較不會那麼心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