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速軟體測的多半是頻寬,而不是所謂的速度。
SATA3標示的叫做訊號最大頻寬,也就是訊號tx & rx的可達總傳輸極限值,會因為諸多原因,必須調整來加強訊號的正確率,所以才會在排線異常等因素時,出現降為SATA2的運作。
HDD硬碟跑測試軟體,所顯示出來的,只能叫做磁碟傳輸可達頻寬,也只有所顯示反應時間的ms或者是us,才是叫做所謂的"速度"。
頻寬是基於檔案大小,加上反應速度所得到的,不同檔案大小,搭配不同磁碟的反應速度,就會得到不一樣的可達頻寬。
HDD為何跑4K如此之慢,就是因為卡在磁頭存取的延遲過長,所以必須不斷地,在等待磁頭的移動,才導致效能不彰。
你如果裝滿一缸水,拿的是臉盆操作(128K大小),雖然一樣要彎腰舀水,跟轉身倒水,不過因為每次的量夠大,所以顯示為2000cc,而這就是一般人所謂的速度,但實際上其實是頻寬。
同樣的行為,如果你是要裝滿一杯水(4K大小),那當然一下子就滿了而結束,但因為實際只倒了100cc,所以顯示出來的,自然不是最大水量的顯示。
這個叫做磁碟實際運作速度

這個叫做磁碟最高可達總頻寬

這樣說明,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