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目前還有一些問題不太會設定(WebDAV),正常想方法中
PS:byethost.com申請網址,只支援 Firefox Chrome 申請
我兩台 Xubuntu 12.10
使用 owncloud client 1.0.5 數周
但在本周分別發生無法同步的情形
查了一些文件,昇級 client 至 1.2.5 就可以正常使用
參考網址http://software.opensuse.org/download/package?project=isv:ownCloud:devel&package=owncloud-client
不過我很好奇,那前幾周跑得很順,該怎麼解釋...
另外,1.2.5 的介面好看多了,中文支援也不錯
1.owncloud能上傳的最大的檔案大小為何?
嘗試將owncloud/.htaccess中的值修改為8G
php_value upload_max_filesize 8192M
php_value post_max_size 8193M
php_value memory_limit 8194M
以及php.ini中upload_max_filesize = 8192M
但能上傳的最大檔案僅只能2G以下,不曉得是否是哪邊設定錯誤導致無法上傳超過2G的檔案?
2.能支援撥放的影片格視為何?
使用內建的apps video view 並無法支援線上撥放AVI
以上問題不曉得是否有人能協助或知道小的錯在哪裡
先謝謝了
在工作上,小弟永遠都可以拯救因為刪除重要資料而焦急的同仁,小弟是專司備份與儲存系統(SAN)管理的,在家裡卻遇到自己的硬碟毀損而無法將資料救回的慘劇。下面小弟就稍稍描述下這次的糗事,希望不要有其他大大遇到像小弟這種情況才好。
小弟目前家裡並未購置磁碟陣列這樣的產品,頂多將資料分別存放在兩顆硬碟上,偶爾將資料備份在光碟上,因為資料並不多,也沒有在下載影片,兩顆2T的硬碟空間尚稱堪用。前幾週,小弟想買個小硬碟外接盒(Giga Ethernet介面、可以刷機的Buffalo Linkstation)來取代目前透過USB3.0存取的WD My Book Essential,為的是傳輸速度與使用彈性。
小弟的硬碟,一顆是Hitachi 2T企業級的硬碟,一顆是WD My Book內建的綠標硬碟,然後小弟想要將WD綠標硬碟拿來放在Buffalo外接盒裡蹂躪,反正資料永遠都有兩份,若不是同時毀損,資料都還是有保存在另一顆硬碟和光碟上。所以把所有綠標硬碟裡的資立全部複製到Hitachi那顆硬碟裡,等綠標硬碟在Linkstation上刷機刷完之後再複製一份過去。
資料複製到Hitachi上面後,重開機接換作業系統...... 這時,一切都死定了! 從此只要有接這顆硬碟在主機板上,就開不了機! 然後小弟開始進行各種修復Partition的救援,什麼testdisk, 什麼gpart, gparted, parted, fdisk, fsck, spfdisk, Minitool....全用上了,但是這個Disk Check越做,損害也就越大。看起來這硬碟在我重開機的那個時間點,應該就突然毀損了,所以小弟去做Disk Check的時候,偵測到的partition type全部都不對,連磁區的對應也都不對。即使從super block下手也無法複製回來,所以在兩週的救援之後,宣告失敗。
然而失敗是可以讓我們學習如何避免再次失敗,所以小弟大概列示自己對這個硬碟的蹂躪情況。
1. Multi-filesystem: 有NTFS, 有EXT4
2. 曾做過Resize, 曾做過move(更改磁區的順序),move導致磁區的順序不是從小排列到大,常常Partition tool都會警告這個現象,照理說這樣做是應該沒什麼不好。
3. 常用Linux系統對NTFS讀寫資料。
4. 常做大量的I/O(比如用virtual Machine搞storage Cluster)。
硬碟這樣的東西就是沒事就沒事,有事可以突然就完全死透。partition table毀損算是輕度而簡單易解的情況,再嚴重一點就連partition tool或disk rescue的工具都讀不出來。
所以目前小弟的環境還在再重建,之前分享給大大們的東西全部都死於這個硬碟裡了。
嗚呼哀哉,定期定額該買硬碟啊!!
等環境建立好之後小弟會繼續寫文章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熱情的支持與分享測試心得。
有沒有解決辦法?
fedora wrote:
chmod 2775 /home/bt/bt/file
chmod -R 664 /home/bt/bt/file/*
注意:目錄權限是 2775
(只適用 Linux 系統)
那個 2 是特殊權限 setGID
意思是:底下新增的子目錄、檔案,會繼承上層目錄的群組。
就是說:那個目錄底下建立任何檔案或目錄,擁有群組都會是 apache。如此才能讓 ownCloud 可以存取。
另外 /home/bt,/home/bt/bt
可能要改成 bt:apache 770
否則 apache 無法進入那個目錄
chlin16 wrote:
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有多個使用者的話,在 Linux 底下,設定檔案或目錄權限為 770,其他同樣是 apache 群組的人,會看到彼此的檔案。
有沒有解決辦法?...(恕刪)
RH 系列的 Linux,apache 是系統程序帳號(UID 在 500 以下),理論上一般使用者不應該加入 apache 群組(不應加入系統群組),會有安全漏洞。
把大量一般用戶加入 apache 群組,有比較奇怪,這是有什麼特別理由或應用嗎?
除非是網站管理員,要去管理網站的,但又不想給他 root 權限,所以才會給 apache 權限。
如果會有大量網站管理員的情況,推測那台伺服器可能有用做:網頁撰寫的測試用途。
那麼這樣的伺服器,並不適合用來架設 NAS,應該另外獨立一台出來,如電腦數量不足,則可以考慮使用虛擬化的方式。
舉例比方說有一個目錄:
擁有者:bt
擁有群組:apache
bt:apache
目錄權限:2770
bt 這位用戶,本身就有權限可以進入該目錄了,不需要加入 apache 群組
第一位 2,是 setGID,讓所有新建的子目錄,會自動繼承父層目錄的 GID(群組),即 apache 群組,以便讓 httpd 系統程序可以進入操作,也就是說:讓 php 程式可以對目錄操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