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自組NAS分享

阿德Sky wrote:
小弟最近也在物色新的NAS...(恕刪)




大部分的NAS機殼都是這樣的風道,我有兩個4bay 有硬碟背板的機殼也是這樣的風道,用了兩、三年都沒啥問題。

如果你要另找散熱器,限高4cm 左右(手工量或有誤差)

版+U 組合 如果是玩你熟悉的系統 就建議找第八代、第九代的組合
現在的主力機 7500T 其實已經效能過剩了。

如果八、九代 嫌舊,盡量找11代以前,怕系統不支援 大小核CPU

主機板不一定要找雙M2 ,可以找單M2 然後利用PCIE轉NVME 上另一條M2

以下是我借某公司的主機板 針對"瀋陽事變"找主機板的心得


供您參考。
阿德Sky wrote:
小弟最近也在物色新的NAS...(恕刪)


這種主機板放在硬碟底下的設計,升級維護時會有點麻煩。

也不是說沒辦法維護啦!只是有點麻煩 ....
jeel54321 wrote:
這種主機板放在硬碟底...(恕刪)


側面的也很麻煩,最方便的是硬碟籠在主機板底下。

所以 建議在建構的時候就要一次想好到位
升級與打掃灰塵時要小心翼翼
jeel54321 wrote:
這種主機板放在硬碟底下的設計,升級維護時會有點麻煩。

也不是說沒辦法維護啦!只是有點麻煩 ....


我在掏寶有找到一款 叫拓普龍 他有4 Bay 6 Bay 8 Bay的殼

他8 Bay的設計就比較好點
CPU上的熱量風道,不會跟硬碟風道有所衝突
但不知道他的背板好不好買,怕哪天故障會比較麻煩
阿德Sky wrote:
我在掏寶有找到一款 ...(恕刪)


這咖 我知道,也看過很久,後來嫌它8bay有點大,6bay要吃itx 然後 itx要找6SATA 有點困難

如果怕背板的問題,就建議你多買一個背板備用 或者是 將壞掉背板拆掉 改用SATA線直插
阿德Sky

他6 bay 只能上itx的板,比較可惜點,不然我也想拿6bay的殼,就不用上到8 bay那麼大,另外他的電供似乎建議還要再接長,不然普遍flex 1u psu是不夠的

2022-11-22 10:09
hack.pc

有 M.2 轉 5/6 個 SATA 擴充板可用

2022-11-22 14:44
阿德Sky wrote:
但不知道他的背板好不好買,怕哪天故障會比較麻煩


背板?介面卡後面鎖在機殼那個金屬片?

這片只有全高跟半高兩種規格,你買卡的時候注意一下就好了 ....
阿德Sky

就是連接硬碟的介面卡

2022-11-22 10:11
阿德Sky wrote:
就是連接硬碟的介面卡


這個會壞?不是壞了就買個新外殼?一般外殼附的前面板開關,也沒得買啊!

不過前面板開關壞了,我去電子零件行,找過零件來修過。
阿德Sky

背板確實會壞,品牌機也是,因為打算從對岸淘,如果壞掉就打算換板子就好

2022-11-22 12:02
jeel54321

壞了再說啦!難道天天在那邊插拔硬碟?

2022-11-22 15:16
我是認為都要自組了,不要太在意機殼了,
我上週在市集收了一套
i7 7700T+H270F GAMING (保固內)+美光DDR4-2666-4Gx4隻,
賣4000,然後直接用PC的大機殼,組一個NAS就很好用了!
CPU要選T的,j3455 n4125 n5105這類的效能用起來真的不太行.
T系列6代及7代都OK.
阿德Sky

手邊是有多的標準matx殼使用,礙於佔用空間跟替換硬碟方便性,所以就放棄重新再建置

2022-11-22 15:06
阿德Sky

CPU J開頭也不考慮了,最低至少要N開頭或者T尾的U,起碼功耗跟效能都有兼顧到

2022-11-22 15:08
jackie07 wrote:
我是認為都要自組了,不要太在意機殼了,
我上週在市集收了一套
i7 7700T+H270F GAMING (保固內)+美光DDR4-2666-4Gx4隻,
賣4000,然後直接用PC的大機殼,組一個NAS就很好用了!
CPU要選T的,j3455 n4125 n5105這類的效能用起來真的不太行.
T系列6代及7代都OK.


您選了一個好CPU

我的想法剛好跟您相反,既然都要自組了,就多花一點時間去找機殼
至於CPU 就看用途,去決定。

原本個人有用7500T架Jellyfin 伺服器,提供室友工作外出觀看影集,效能也不錯
但是小毛病一堆
花的時間精力不說,還要占用大量NAS空間存放
對外提供給親朋好友 卻興趣缺缺或是嫌東嫌西
最後索性 回頭用win底下的Qloud Media 單獨給室友用
workduck

我不喜歡用留言,因為不好討論。to Jeel54321兄:我的片源很雜,從1080~2160,外掛字幕、軟字幕,編碼從H264、H265都有,除非都是即時轉檔,不然都要處理撥放的問題。

2022-11-23 13:30
workduck

我不喜歡用留言,因為不好討論。to Jackie07兄:您可以試試多人使用,看看平台與系統是否OK。

2022-11-23 13:33
總歸來說,就我這兒使用的習慣
利用了大量的NAS空間(10TB up),投入不少的時間 (找、下載、處理字幕)
去建構到頭來才服務一、兩個人的影音平台,
重點是 找到的影片不見得是這一、兩個人要看的
這一、兩個人看完的 是留還是不留......也都讓我很困擾
最後,我才回頭的去用Qloud Media處理
把室友想要看的影片傳到她電腦,
她自己再根據Qloud Media能否串流影片去決定
能串流的影集在她外出時觀看,不能串流的影集就留在家裡看。
看完她就自己刪掉。

至於 NAS原本的用途就把多出來的空間,就用在能夠讓我實現自由下載的PT站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